楠木軒

以評價為牽引 催生更多不同類型好大學

由 都超英 發佈於 經典

  【案例】

以評價為牽引 催生更多不同類型好大學

——上海高校分類評價改革實踐

作者:平輝(上海市教委總督學)

長久以來,受評價體系不夠科學完善的影響,辦學規模、辦學層次等成為衡量大學發展的重要參數,這導致大學比大求全、盲目升級,千校一面、同質化辦學嚴重。為此,《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立高校分類體系,實行分類管理。”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繼續深化要求,提出“推進高校分類評價,引導不同類型高校科學定位,辦出特色和水平”。

上海按照中央部署,在2014年啓動了教育綜合改革國家試點,把實施高校分類管理評價作為重大任務,着力將以往高校“一列縱隊”式的單一化管理導向和評價模式,調整為“多列縱隊”的分類評價,鼓勵全市62所高校在各自縱隊中錯位競爭、內涵發展,在各自領域類型中爭創一流。經過7年持續推進,上海高校分類評價制度體系已構建成型。

破解同質化辦學的前提是要科學分類。上海結合國際分類經驗、國內高校結構特點和地方實際,按照人才培養主體功能和承擔科學研究情況,將高校劃分為學術研究型、應用研究型、應用技術型和應用技能型四個類型;按照學科專業設置和建設情況,把高校劃分為綜合性、多科性、特色性三個類別。經此縱橫交錯設計,“十二宮格”格局形成。在此基礎上,各高校結合辦學實際,經與教育部門溝通,自主選擇了相應類型。學校類型一旦選定,原則上短期內不能再變動調整。

分類只是手段,引導良性競爭、內涵發展才是目的。上海在完成高校分類後,就開始着手研製分類評價指標。2018年,經多年前期研究,上海發佈指標體系,啓動評價工作,並結合新業態、新要求、新需求進行逐年優化。指標體系深入落實“破五唯”要求,分類型設置,每類型含指標35個左右。指標體系的主要特點,一是強化綜合評價,內容覆蓋五大職能,做到治理評價與產出評價的統一;二是突出重點,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質貢獻作為重中之重;三是加強共性與特色融合評價,除設共性指標外,還充分考慮行業學科特色,給予學校充分的特色表達空間,做到“一校一方案”;四是引入負面評價,督促學校守牢辦學底線。

一項評價是否有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程序是否有公信力。為確保公平公正,上海努力把分類評價打造成“共建共享”的平台,建立從評價動員到結果使用的一整套透明公正的操作程序,實現了評價程序的全閉環、評價過程的全開放。一是圍繞指標優化,每年數輪徵求高校、教育主管部門、高教專家的意見建議;二是加強數據清洗,實行定量數據“兩輪次公示”“三階段核實”(公示前、兩輪公示間、公示後)等制度;三是堅持政府、專家、高校等多主體定性評價,確保結果符合實際;四是形成綜合評價、增值評價、效益評價三種結果,立體化呈現學校發展成效;五是加強服務反饋,為每所學校量身定做結果分析報告和專題研究報告。這些舉措有效激發了學校參與評價工作的積極性。

高校追求規模發展和綜合轉型的衝動根深蒂固。作為“指揮棒”的教育評價要扭轉這樣的局面,就必須強化權威性,充分運用結果。從政府層面看,上海高校分類評價結果已與教師績效經費分配、內涵建設經費投入、高校班子年度考核掛鈎,實現了“類型不同、要求不同、評價不同、支持不同”。從學校層面看,絕大部分高校把分類評價與自身評價體系的建立健全緊密銜接,推動了內部治理變革,激發了辦學活力。

分類評價的實施,有效促進了上海高等教育的分類管理、精細化管理,使高校的類型意識、類型自信和類型道路逐步強化,高校間“比學趕超”的氛圍越來越濃厚,“一招鮮”的學校迅速崛起。

《光明日報》( 2021年10月19日 13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