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前期和後期判若兩人? 什麼原因造成後期朝政的混亂
唐玄宗
李隆基即位後,先起用姚崇、宋璟為相,其後又用張嘉貞、張説、李元紘、杜邏、韓休、張九齡為相。
這些宰相各有所長,並且盡忠職守,朝政充滿了朝氣。而此時的唐玄宗,也能虛懷納諫,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穩定。
公元715年,唐玄宗明確宣佈:“官不濫升,才不虛授,惟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由此他採取了很多有效措施,第一,精簡機構,裁減多餘官員,不但提高了效率,也節省了政府支出。第二,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加強對地方官吏的管理。派按察使到各地巡查民情,糾舉違法官吏,嚴懲不怠。第三,重新將諫官和史官參加宰相會議的制度予以恢復。
國家漸入正軌後,李隆基要以法治國。於是,打擊政敵、搞小集團的姚崇便下台了,換上了為人耿直、講原則的宋璟。宋璟為政期間,敢於直言上諫、嚴於律己,並且也很重視對人才的選拔任用,雖然他掌握朝政大權,但他決不徇私枉法,相反,對自己的親屬還更加嚴格地要求。最後,宋璟因工作失誤以及過於守舊被罷相。
宋璟
社會經濟的高度發展促進了文化與科技的繁榮。開元時期,唐朝在詩歌、繪畫、書法、音樂、歌舞等文化藝術的各個領域,都湧現出了一大批傑出的人才,創造了令人歎為觀止的不朽作品,也達到了後世難以逾越的高度。
唐詩在開元年間,出現了井噴現象。除了張九齡、王維、孟浩然、王昌齡、賀知章、王之渙、崔顥、岑參、高適等著名的一流詩人外,“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兩位大師將唐朝的詩壇裝點得無比璀璨。
詩仙李白
畫家有善畫仕女圖的張萱、周昉,其代表作《虢國夫人遊春圖》《簪花仕女圖》等,被後世尊為“畫聖”的吳道子。
在書法方面,湧現出“草聖”張旭,僧人懷素,後人將張旭、懷素並譽為“顛張醉素”;又有將篆、隸等筆法揉進楷書、獨創“顏體”的顏真卿,他被後世並譽為“楷書四大家”之一,和柳公權並稱“顏筋柳骨”。
音樂則以李龜年最為知名,後人稱其為“歌聖”。
科學技術方面,僧一行編成了《大衍曆》,他發明的《覆矩圖》,在世界上第一次測出子午線的長度。
地球子午線
這是一個盛世,一個真正的盛世。
開元盛世的巨大成功,國泰民安的景象,讓唐玄宗陶醉了。在長期彈心竭慮理政之後,他感到一種極大的身心疲憊,疲憊之餘,對永無盡頭的政事,產生了難以言説的厭煩。他也想躲進深宮去徹底地放鬆放鬆,享受享受人生的樂趣。
公元737年,唐玄宗聽信讒言,將三個兒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廢為庶人並殺害,改立三子忠王李璵為太子。一下子痛失三子,對這個老人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武惠妃的病死,又使得唐玄宗悵然若失。後宮雖多美人,但沒有一個能使他滿意。
聽人説武惠妃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楊玉環美貌絕倫,豔麗無雙,於是不顧什麼禮節,就將她招進宮裏。
楊玉環
公元745年八月,冊楊玉環為貴妃。為了討貴妃的歡心,李隆基費盡了心機。為了迎合她喜歡服裝的心理,有專門為貴妃服務的七百多人給她做衣服。為了讓她吃上喜歡的荔枝,李隆基還下令開闢了從嶺南到京城長安的幾千裏貢道,以便荔枝能及時地用快馬快速運到長安。
有了楊貴妃,李隆基的奢侈之風越來越盛,大臣、貴族、宗室也開始效仿。
唐玄宗去享受了,但國家政務還得有人來總領,於是他把這個以前由自己擔負着的重擔,交給了宰相。
張九齡
當時的宰相有兩個,一個是具有強烈儒家觀念的張九齡,此人是個不知轉彎的直臣,無論遇到什麼他看不順眼的事,就要諫,且不停地諫,搞得唐玄宗挺煩;一個是具有法家觀念的李林甫,此人善於處理各種複雜的政事,也有讓百官唯命是從的能耐,他做事,很讓唐玄宗放心。
但這倆人是栓不到一個槽中的叫驢。由於政見不同、門派不同,時常明裏暗裏鬥個不停。最後,唐玄宗踢開了張九齡,將朝廷的政事全部委託給了李林甫。
李林甫
李林甫獨掌大權後,為能徹底控制朝政,先堵塞了言路。
他召集全體諫官進行訓話,説:“今明主在上,羣臣唯恐順從還來不及,豈用多言!諸君看見儀仗馬嗎?吃的是三品料,然稍有一鳴就被斥去,後悔也沒用!”
諫官們被鎮住了,不敢再上言。從此,李林甫得以為所欲為,唐玄宗只顧在深宮盡情的享樂,再也聽不見外面的聲音了。
《霓裳羽衣舞》
李林甫大權獨攬後,他因自己沒有兵戎的經歷,如果那些在邊關立下奇功的元帥們“出將入相”,自己很難控制住他們,自己也就很難長久把持朝政。所以,必須封死這條道路。冥思苦想,想出一條注意,於是向玄宗提出了一條重大的人事建議,他説:“文臣為將,不敢身先士卒地抵擋敵人的弓箭炮石,不如起用那些出身寒微的胡人為邊防將帥。這麼做有兩個好處:其一,胡人勇猛善戰,遠比文臣更適合馳騁沙場;其二,這些胡人沒有顯赫的門第,勢單力孤,難以在朝中交結朋黨。因此,陛下若能以恩義感召他們,他們必定能為朝廷效死。”
胡舞
唐玄宗聞言大悦,覺得李林甫説得很有道理,當即採納了這項建議。於是,自開元末年以至天寶年間,一大批胡人迅速被提拔為帝國的高級將領,並紛紛出任邊鎮節度使,成為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這其中,除了高仙芝、哥舒翰等人外,還有安祿山。為邊將的人十多年都不替換, 以至於逐漸做大,根深蒂固,形成自己的實力圈子。
這些邊關大將中最耀眼的當屬安祿山了。唐玄宗不僅把他收為乾兒子,權力也無限擴大。最後竟至於一人身兼河東、范陽、平盧三鎮節度使,轄下的總兵力已達到十八萬五千人,足足佔了全國藩鎮總兵力的三分之一強。除了三鎮節度使,同時還兼任河北採訪使,受封上柱國,賜爵東平郡王。大唐開國一百年多來,外姓武將封王者,唯安祿山一人。
安祿山受到這樣的恩寵,也飄飄然起來。放眼滿朝,他就服兩個人的管教,一個是唐玄宗,一個就是李林甫。除了這倆人,在安祿山眼裏,儲君都不算回事,以表現對皇帝的一心一意。
楊國忠
隨着李林甫的過世,楊貴妃的族兄楊國忠做上了唐朝宰相,後又封衞國公,身兼四十餘職。在楊國忠的專權下,整個唐朝開始混亂起來。
楊國忠打破過去的選官規定,籠絡人心,極力發展自己的勢力。後來演變成選官大權就由楊國忠一人壟斷。從此門下省不再複查選官,致使選官質量下降。
安祿山
在楊國忠的一手遮天之下,首先是朝政混亂,由此影響到了國家的經濟。但這還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隨着安祿山的權勢不斷膨脹,他怕安祿山一朝入朝拜相,威脅他的地位,於是就和安祿山對掐起來。
一個是朝廷重臣,一個是戍邊大將,兩人對掐的結果是引發了大地震。公元755年12月16日, 安祿山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15萬士兵,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
“安史之亂”就此爆發,一場徹底改寫唐朝歷史,並將深刻影響整個中國歷史的戰亂就此拉開序幕。
從此,大唐從頂峯迅速滑入谷底。直至唐朝滅亡,中間雖然冒出幾朵小浪花,但再也沒有真正的崛起。
烽火戲諸侯
結語:
西周時的周幽王為了獲得褒姒的一笑,點燃了烽火台,戲弄了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了,也就漸漸不來了。
後來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於是就有了“紅顏禍水”這個成語。
其實,這只是為周幽王找藉口而已,他不拿國家安全當回事,能怪得了褒姒嗎?
馬嵬坡
在這裏也同樣,楊貴妃的美麗並不是罪過。沒有楊貴妃,還會有李貴妃、王貴妃。
但的確有些事情和楊貴妃脱不了干係。唐玄宗愛屋及烏,這邊寵幸楊玉環,那頭重用楊國忠。
專寵楊貴妃,可能更有利於朝政建設;但專寵楊國忠,那就不得了了。
正是楊國忠敗壞了朝綱,又逼反了安祿山,造成大唐的迅速衰落。所以,在馬嵬坡楊氏兄妹以死謝國,大家也沒有什麼可惋惜的了。
參考資料: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