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樂毅本身考慮和保持穩定,剖析燕國為為何不滅齊國?儲存自身使用價值
導語:為何樂毅能破齊而不滅齊,是燕王決策失誤嗎?從樂毅自身考量和保持平衡狀態入手,保存自己的價值,各方面不希望打破平衡狀態,否則會引起利益糾葛
燕國是西周開國諸侯國,固守王道政治,當其他諸侯國變法圖強時,燕國不思進取,墨守成規,致使燕國在整個戰國時期都是以貧弱的國家出現的,燕國在諸侯國中的地位甚至沒有韓國、趙國高,但燕國也有一段高光時期,那就是燕昭王時期,燕國大將樂毅領導的五國伐齊,差點將強大的齊國滅亡。
樂毅伐齊是戰國時代一次重大的軍事活動,在那場戰爭中,燕國聯合了趙國、魏國、韓國、楚國、秦國等五個國家聯合攻打齊國,並且獲得了豐富的戰爭成果,不僅打下了齊國七十多座城池,攻破了齊國的都城臨淄,更是將齊國這個經濟大國多年以來積累的財富幾乎全部運往了燕國,也正是這些財富支撐起了燕國在戰國後期的國家生存,如果沒有這些通過戰爭而得的財富,那麼燕國的滅亡和衰敗恐怕會來得更快。
在樂毅伐齊之前,燕昭王做了細緻的謀劃,不僅聯合了其他五大諸侯國,更是在國內展開變法,讓本來衰敗的燕國有了強盛起來的氣勢,同時,齊國在那個時候行事魯莽,狂傲,以大欺小,齊王的所作所為引來了其他幾個國家的不滿,於是才會面臨這樣的滅頂之災。
不過讓人們比較驚訝的是,在樂毅領導的五國伐齊過程中,燕國其實已經幾乎將齊國吞併了,那時齊國只剩下了即墨等兩座孤城,試問一個國家幾十多所城池都被攻破了,單純這麼兩座小小的孤城拿下來就這麼困難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在這裏面肯定擁有着其他的許多原因,本篇文章分析一下,樂毅為什麼能破齊,卻不能夠滅齊?在這當中又存在着哪些利益糾纏?
樂毅大破齊國後,為何不趁機滅掉齊國?
很多人説燕惠王后來在黃金台更換將領的行為,是導致燕國伐齊行動最終失敗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確實燕惠王后來受到流言影響,將本來燕軍的將領樂毅更換成了騎劫,導致了燕軍破綻百出,才讓即墨城的守城將領田單抓住了機會,從而一舉擊潰了燕國軍,齊國才有了後來復國的機會。
這確實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卻不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試想一下,在燕惠王產生疑心之前,齊國已經被樂毅帶領的燕軍圍困了長達六年之久,樂毅能夠以雷霆之勢打下齊國七十多座城池,卻圍困了即墨城幾年的時間都沒有攻破城池;如果説沒有隱情,想必大家都是不能夠理解的,而也正是因為樂毅選擇了通過圍困即墨城的方式,來進行這場戰爭才引起了燕惠王的疑心,想必每一個君主在遇到這樣的情況的時候都會有所懷疑,畢竟樂毅所表現出來的前後差距太大了。
就如同在長平之戰當中,廉頗固城不出同樣引起了當時趙王的疑心一樣,樂毅的這種表現引起燕惠王的那種反應其實也屬正常。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了樂毅寧願去圍困即墨城都不將其攻破呢?今天就讓我們把目光放在其他的幾個原因上面來進行分析。
滅亡齊國後,燕國將領樂毅將無用武之地
首先第一點,我們先來從樂毅身上找找問題,樂毅作為當時燕國的將領,他自然明白自己的價值是體現在戰爭中,如果一旦齊國被消滅,那麼燕國也就失去了長期與其對峙的敵人,到了這個時候,樂毅的價值還能夠再體現得出來嗎?就算是能體現出來,又能與之前那般重要嗎?
當然也有人説了,除了齊國之外,燕國還有趙國,還有魏國作為它的敵人,樂毅同樣有帶兵出戰的條件和機會,但在那個時候,燕國是極其崇尚王道的政治統治手段的,也就是説,其極力地反對通過軍事戰爭的行為來吞併其他的國家,如此一來,樂毅根本就沒有機會通過壓迫性的手段讓齊國臣服。
而跟“狡兔死走狗烹”同樣的道理,我們想,樂毅也是十分明白的,恰巧那個時候燕國的君主並不希望齊國就此滅亡,不希望通過犧牲一個齊國,來破壞國內王道政治傳統,所以在這當中是不是也有樂毅順水推舟的作為呢?當然,這只是我們的一個猜測,並不能夠從歷史記載當中尋找到太多的支撐。
天下安定後,武將很少得善終
不過在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當中,天下安定之後,武將的去處總是不大好的,像在大漢王朝建立之後,韓信就成為了呂雉立威鋪路的跳板,名將樊噲雖在鴻門宴上拼盡全力營救劉邦,但最後也成了劉邦與自己妻子鬥爭的犧牲品,哪怕是為他出謀劃策的蕭何,最終也只能夠用貪污的方式來保全自身。
我們再對比一下後來的明王朝,朱元璋弒殺開國武將等等事例;所以,儘管武將能在戰爭中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天下安定後,很多都會出現生存問題,武將很少得善終,這是普遍會發生的事件。
司馬懿、諸葛亮、曹操善於保存自己使用價值
哪怕我們在後來的“三國演義”中也能夠看到這種較量,就好比諸葛亮的空城計一般,如果當時司馬懿真的入城消滅了諸葛亮一行人,那麼司馬懿本人對於曹丕的價值還有幾何呢?同樣的,如果諸葛亮真的在華容道里殺死了曹操,那麼諸葛亮這個人對於蜀漢的價值又有幾何呢?
所以我們不得不猜測,樂毅也是有這方面考量的,在伐齊戰爭結束之後,在樂毅被更換之後,他並沒有選擇回到燕國,而是直接逃往了趙國,並且無論後來燕王怎麼説,樂毅也是終其一生沒有回到燕國的。
樂毅圍齊不滅齊,是有其自身考量
樂毅十分明白,那時燕國實力已經不足以在與任何的國家相抗衡,這也就表明着燕國面對正面戰爭的機會就少了很多,如此一來,武將能夠顯現出來的價值也就大打折扣,所以樂毅在那場戰爭當中,也不免會有為自己謀取後路的一些私心。
當然,當我們在通過樂毅的角度去分析這個問題的時候,燕國固守王道政治傳統的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如果燕國能夠摒棄那種太平天子的夢想,相對樂毅也就不會面臨着進退兩難的抉擇了,説到這一點,我們也不得不為燕國感到悲哀,一個一直將心思放在西周正統傳承上的諸侯大國,最終被引以為傲的歷史底藴所拖垮,這又怎麼不能説是作為一個大國最大的悲哀呢?
各諸侯國實力相對均衡,燕國不希望打破相對平衡狀態
第二個原因我們還要看當時的外部環境,齊國是中原地區的大國,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不僅是因為它是西周的開國諸侯,更是因為齊國具有強勁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齊國是傳統的大國,春秋五霸有齊國,戰國七雄也有齊國。事實上,在整個戰國時代能夠稱得上是國際大都市的城市並不多,除了秦國的都城咸陽,也就只有魏國的都城大梁和齊國的都城臨淄能夠稱之為是國際性質的大都市。
同時,齊國又是地處東海之濱的強國,在經濟發展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海上貿易是進行經濟發展的另一條道路,比其他中原諸國都多一條謀生的方式,所以齊國在整個山東六國當中是非常具有地位的。
進入戰國時代後,天下是戰國七雄並立的情況,那時,秦國雖然在戰國中期崛起,但各大諸侯國並沒有獨自一國滅另一國的能力,彼此之間都沒有壓倒性優勢,也就是説,在那個時代裏是真正的諸侯並起羣雄逐鹿,沒有誰能夠在一方單獨稱霸,沒有誰擁有這以一敵六的實力。
所以,每個諸侯國的存在都是對這種平衡的一種維持,同樣的每一個諸侯國的破滅也都是對這種平衡的一種打破,在每一個國家都沒有把握能夠以一對多的時候,就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希望這種平衡被打破,放在樂毅伐齊的事件中,就是沒有任何的一個國家願意齊國被吞併。
六國不可能讓燕國吞併齊國
最重要的是,那時燕國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弱小的國家,在諸侯爭霸當中,燕國的存在感也比較低,一直都不是其他諸侯國首要考慮的目標,但燕國畢竟是一個諸侯大國,畢竟是戰國時期唯一的西周開國諸侯,是個歷史底藴相當深厚的國家,可以不將其放在戰略的第一步,但是絕對不能將這個國家忽略,尤其是在各個國家實力相當的時候,任何一個對手都是不能夠嗤之以鼻的。
所以,當六個國家可以聯合起來共同的攻打齊國,可以希望自己能夠在這場戰爭當中分一杯羹,而除去燕國之外的五個國家,同樣會反對燕國吞併齊國,因為一旦燕國將齊國吞併,那麼戰國中期的那種諸侯平衡就會被打破,燕國的國家實力就會陡然上升,到那個時候誰也不能夠決定中原地區的走向如何?
一旦燕國一家獨大,難保不會出現戰國初期魏國那種超級大國的地位,難保後來的燕國不會像之前的魏國那樣對其它的國家構成威脅。所以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冒這樣的風險,所以哪怕是燕國想要去吞併齊國也不得不考慮外部環境對他施加的壓力。
齊國滅亡影響整個戰國格局,容易出現利益糾葛
這第三個原因就是各大諸侯國之間的利益問題了,我們上面已經説到,齊國是中原地區的大國,它的生死存亡影響着整個戰國格局,一旦這樣的一個國家被消滅,還是在六國共同的進攻之下被消滅,它的滅亡必定會牽扯出複雜的利益關係。
哪一個國家在這場戰爭當中要獲得怎樣的益處?肯定每個人心目當中都存在着自己的小算盤,到底誰去佔領齊國的土地?到底誰去佔有齊國的財富?在這些土地的分配當中要怎樣才能夠顯得相對公平?怎樣做才能不引起其他更多的糾葛?這是不得不去考慮的事情。
即使燕國要滅亡齊國,也不可能單獨的去佔領齊國這塊土地,與其如此,燕國倒不如將齊國留下,畢竟齊國這個國家的國家財富已經被吞噬殆盡,留下一些老弱病殘,留下一些經過戰爭洗滌的荒城,對燕國其實已經夠不成威脅了。所以為了避免利益糾葛的出現,為了避免更大的利益紛爭的爆發,不只是其他的國家,就連燕國本身也不願意被牽扯其中,所以在那樣的一個時間段裏齊國是不可能會被滅亡的。
綜述
筆者認為,齊國之所以能夠擁有復國的機會,這裏確實有田單軍事才能的貢獻,有齊國人不卑不亢的精神的體現,但同樣,也與燕國一直以來的政治傳統,與樂毅本身的私心有關,而導致這件事情發生最為重要的原因,還是當時外部環境施加的壓力。
事實上,在戰國時期,諸侯爭霸,大爭的時代裏,每一個國家都不能夠在中原的紛爭中置身事外,每一個國家其實都是當局者,既然已經深陷在迷局當中,只有拼盡全力才能夠找到出口,而在生死存亡的時候,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願意做一個落後者,所以在局勢還不明朗的時候就必須保持一種平衡,因為一旦平衡被打破,那麼接下來需要面對的就是腥風血雨。
其實,整個戰國時代最為平和的階段就是戰國中期,在那個時候,魏國超級大國的地位不復存在,秦國又迅速的崛起,各大諸侯國可以説在實力上相對比較均衡的,各個國家都在謀求自己的發展,既不讓自己鋌而走險也不允許其他的國家獲得較大的利益,大家對這樣的情況心知肚明。
於是這相對種平衡狀態也就漸漸地被保持了下去,直到秦國登上了歷史的巔峯,這樣的平衡被打破,戰國時代從諸侯爭霸的實力均衡階段過渡到了秦國一家獨大的階段,到那個時候開始各大諸侯國之間的利益關係開始重新的劃分,實力弱小的國家才正式的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刻。
後記
我們在樂毅伐齊當中能夠看到的也不僅是這些,很多人都在分析燕國的成敗到底得益於什麼,很少有人將目光投向齊國,其實在這樣的一場戰爭當中,最應該反思的還是齊國,在戰國時代能夠引起六個國家共同討伐的,除了後期強盛的秦國之外也唯獨一個齊國而已,可是齊國所引起的這場戰爭,並不是因為強大,而是因為它在邦交策略當中的重大失誤,齊國在面對盟友時代冥頑不靈和桀驁不馴。
事實上,邦交的政策和策略對於一個處在和平期的國家來講是最為重要的,哪怕是相對和平的年代邦交策略,也對維持這個國家內部安定有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在那場戰爭當中,齊國雖然後來複國了,但是依舊是那場戰爭最大的失敗者,或許我們可以穿過歷史的風沙去看到些什麼從而去避免那樣的悲劇再一次的重演。
參考文獻:《戰國策》、《呂氏春秋》、《國語》、《左傳》、《漢書》、《資治通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