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年7月9日,張居正死了。
在張居正陰影裏生活了10年之久的萬曆皇帝長舒一口氣。這下,終於不用看“張先生”臉色做事了!不僅如此,萬曆皇帝還做了一件讓所有人意外的事情:清算張居正。在萬曆皇帝的授意下,張居正的家被抄了,家屬或被流放,或被逼得餓死。就連屍骨未寒的張居正,也差點被開棺鞭屍。
這時,一種很有意思的現象出現了。當初張居正信任、提拔的大臣,如張四維、丁此呂等人,對張居正落水下石,無所不用其極;而平日裏跟張居正不對付的大臣,如潘季馴、申時行等人,卻不顧冒犯萬曆皇帝的威嚴,為張居正辯護。
更令人感慨的是,多年以後,一位曾經因為得罪張居正,被打斷腿的大臣,竟然冒死為張居正平反。
這位大臣叫鄒元標。鄒元標,字爾瞻,江西吉水人。鄒元標嫉惡如仇、剛直不阿,一生幾起幾落,屢遭貶謫。如今,江西吉水流傳着一句“割不盡的韭菜地,打不死的鄒元標”的歌謠,為他的百折不回寫下生動的註腳。
鄒元標天性聰明,9歲就能誦讀“五經”,獲得了“神童”的美譽。1577年,鄒元標金榜題名,高中進士,步入官場,在刑部觀察政務。
就在1577年,明朝發生了一件大事,這就是歷史上很有名的張居正“奪情”風波。當年9月26日,張居正父親病逝。按照明朝制度,張居正應該離任回鄉服喪三年。張居正不願意在改革的關鍵時刻離任,萬曆皇帝也捨不得張居正離開。兩人一拍即合。在萬曆皇帝的支持下,張居正選擇了“奪情”,沒有棄官去職,而是以素服辦公,不參加吉禮。
由於張居正權傾朝野,大部分大臣都支持張居正“奪情”。但也有少部分大臣指責張居正違背“萬古綱常”,屬於“貪位忘親”。張居正大怒,將為首的四人施以廷杖之刑,打得他們皮開肉綻,鮮血淋漓。
就在大家噤若寒蟬之際,鄒元標衝上來了。他尖鋭地批評張居正剛愎自用,雖然以“非常之人”自居,但“若以奔喪為常事而不屑為者……則以為禽彘”,直截了當地罵張居正與豬狗禽獸無異。
張居正見了上疏,又是惱怒異常,賞了鄒元標80大棍。鄒元標被這80大棍打得半死,一條腿也斷了。他就拖着這條斷腿,流放到貴州。
後來,張居正死了,萬曆皇帝將張居正升任的官員,有的削職,有的棄市;將張居正貶斥的官員,全部召回京師。鄒元標得以從貴州回到朝廷。沒想到,鄒元標一張“臭嘴”又給自己惹麻煩了。
當時,慈寧宮發生火災,鄒元標上疏,陳述時政六事,稱:“語云:‘欲人勿聞,莫若勿為。’陛下誠宜翻然自省,加意培養。”什麼意思呢?用現在的話來説,就是“陛下你要自己控制你自己”。
萬曆皇帝那段時間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他以為鄒元標是在指責自己,很不高興,下旨罵了他一通,又將他貶斥到南京。
直到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後,已經70歲高齡的鄒元標才再次回到京師,任吏部左侍郎。鄒元標發現朝廷里黨派紛爭不斷,大臣勾心鬥角,不由懷念萬曆新政時期朝廷裏的勃勃生機,感到張居正的確是難得的中興名臣。為此,鄒元標上疏為張居正平反:“江陵功在社稷,過在身家,國家之議,死而後已,謂之社稷之臣,奚愧焉?”
張居正是湖北江陵人,被人稱為“張江陵”。在鄒元標看來,張居正是有功於社稷的。國家搞成這個樣子,就是因為把張居正的改革成果推翻了。應該為張居正平反,為有志報國者樹立楷模。
在鄒元標的倡議下,明熹宗為張居正復官復蔭,開啓了平反之門。
【參考資料:《明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