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中有“捨生取義”的説法。彈盡援絕時,中國人往往會選擇死戰到底,不但能贏得本國人民的尊重,也會贏得對手的尊重。無論哪個陣營,凡是戰鬥到底的人都會受到後世的敬仰。受中國文化影響,日本對這種做法也非常推崇,“武士道精神”更是猶有過之。抗戰初期,我軍連一個俘虜也抓不到;太平洋戰場上,日軍常常整師團陣亡而鮮有投降者。
西方人面對這種情況卻截然不同。西方人講究契約精神,直接表現就是忠於職守,雖然缺乏為國犧牲的精神,但往往能在戰鬥崗位上堅持到最後一刻。在西方人看來,軍人也是一種職業,只需要完成與薪資相應的工作量即可,為此付出生命卻大可不必。因此,西方人常用的勸降詞是“你已經為國家戰鬥到了最後一刻,現在該為自己考慮了”。聽到這句話,西方軍人一般都會放下武器停止抵抗。
東方軍隊也有成建制投降的,但無論出於什麼原因,都會遭到本國人民的唾棄,也不會受到什麼優待,西方人對投降一事卻相當寬容。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第6集團軍被全殲,主帥弗雷德裏克·威廉·保盧斯投降。希特勒對此非常失望,但僅僅是因為他是德軍歷史上第一個向外軍投降的元帥。1955年,保盧斯返回德國,受到了德國民眾的唾棄,原因是他在1944年通過廣播進行了反戰宣傳,而不是因為投降。
其實,西方軍隊的戰鬥精神並不比東方軍隊差,只要還有一戰之力就絕不會投降,直到彈盡糧絕。這是由東西方的不同國情決定的。近代西方工業發達,後勤保障先進,至少為軍隊提供了65%的戰鬥力。一旦陷入重圍彈盡援絕,就意味着失去了戰鬥力,自然可以毫無心理障礙地投降。而東方國家在近代較為落後,軍隊的戰鬥力來源於人的戰鬥意志,後勤保障只佔很少的一部分。即便後勤斷絕,也能保持大部分戰鬥力,因此不存在彈盡糧絕就可以投降一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