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有出息,至少要自己過得好,如果能從事一些能為國家做大貢獻的工作那就更好了。所以,大多數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都比較重視教育,但是有一部分家長對於教育感到茫然。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下關於教育關鍵期的知識,掌握好了關鍵期,事半功倍。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的就是,什麼是“關鍵期”?
關鍵期就是在孩子生長髮育過程中,有一個時期最有利於身體或者心理某一個方面的能力的形成,而這一個時期我們就稱之為關鍵期。孩子在這個時期對於外界的刺激會變得很敏感,對成長的幫助特別大,如果過了這個時期就很難再形成影響了。
所以,想孩子長得好,我們做家長的就要懂得掌握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關鍵期,在關鍵期裏多刺激他,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孩子教育關鍵期是什麼時候呢?
俗話説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很多專家通過研究表明3到7歲是孩子教育的關鍵期。
孩子從出生到兩歲時,這個時候成長很快,形成不了記憶,所以跟兩歲的孩子談教育是沒有必要也是沒有效果的。而到了孩子三歲的時候,他開始建立三觀,有了自己的獨立意識,這個時候的孩子不再盲目相信家長,開始用自己的想法來做事了,所以從三歲開始,家長要開始重視教育了。
而孩子到了七歲,他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已初步形成,如果他的生活環境沒有特別大的刺激,他的三觀基本上不會再發生變化。
因此,我們如果想好好教育孩子的話,抓住3歲到7歲這個時期是有道理的。現在知道了教育關鍵期,那麼家長具體應該怎麼做呢?做好這三點,孩子將來比同齡人出色!
父母多讓孩子練習“看圖説話”
孩子三歲的時候,語言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父母在給孩子讀繪本時,不要只顧自己讀,應該讓孩子多開口,多練習看圖説話。這樣的話,能夠鍛鍊到孩子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提升他的想象力。
所以給孩子讀繪本,不要照着字讀,應該多參考圖片,語言要儘量形象生動,父母在讀的時候還應當加上動作,這樣能加深孩子的印象。父母講完一個繪本,可以讓孩子簡單複述一遍,孩子複述時,不要要求和書本內容一模一樣,孩子看圖想到什麼説什麼,這樣就很好。
父母多協助但不要干預
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經歷很多,當他在經歷每一步時,父母不要冷眼旁觀,請多協助,但不要干預。比如孩子到了三歲多,好奇心特別重,這個時候他看到什麼都會問你為什麼,看到別人做個實驗他也想試試。這個時候你應該協助他,幫他準備好所需材料,但是孩子模仿實驗時,你不要在一旁幫倒忙了,不要指責他這錯了那又不對。你應該讓他自己操作,發揮他的想象,也許他能得到更大的成功,我們要的不是和被模仿的實驗一模一樣,我們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開動了腦筋,鍛鍊了手眼協調能力。
所以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我們要適時予以協作,和正確引導,但絕對不要用你的思維去幹預他,固定他。
父母想讓孩子天天向上,父母也要好好學習
都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見父母的言行對於孩子的影響是特別大的。俗話説一顆再好的種子,如果不每天給予水分、陽光、空氣,這顆種子也不能健康成長。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這樣,你的孩子基因再好,如果不注意後天的培養,不給他良好的成長環境,父母回到家不是爭吵,就是隻顧自己玩手機,對於孩子的學習漠不關心,一點沒有教育過程,一個學生只看期末考成績,考得好沒反應,考得不好一頓打,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最終也很難有所作為。
所以想讓孩子學習好,將來有出息,那麼家長也要做出榜樣,自己也要好好學習。這一點我的妹妹給我分享了一件事,她家兩個兒子,一個十歲,一個八歲,以前他們做作業時,她陪在旁邊,但是光坐着也坐不住,她就看看手機購購物,倆孩子看她拿手機做作業一點不認真,兩兄弟做作業還經常嘻嘻哈哈。她認識到這點後,最近報了一個會計學習班,每天要聽網課,做筆記,準備考證。現在兩個孩子回家做作業很積極,每次做完作業,看媽媽還沒聽完課,兩兄弟還自覺看課外書了。這是妹妹意外的收穫,也證實了她的決定是對的。
所以以後下班回到家,夫妻倆多討論積極向上的觀點,多看書,少玩手機。請記住身教重於言教,以後請與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