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後金”和“清朝”之間是何種淵源關係

由 漆雕佁 發佈於 經典

歡迎觀看
編者導讀:
公元1636(後金天聰十)年,後金大汗皇太極正式宣佈即皇帝位,定國號為“大清”,並改元“崇德”。至此,中國歷史上又誕生了一個與歷代封建王朝相似的新王朝——即大清王朝。
作為大清王朝的奠基人,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由建州女真中一個小部落首領的身份轉變為“女直國建州衞管束夷人之主”,再到薩爾滬戰役勝利後,開始自稱“後金國汗”,直至最後直接稱之為“大金國皇帝”,在這整個過程中倘若摒棄民族立場和仇恨,從客觀上講,對於努爾哈赤這一生身份的蜕變筆者打心底裏表示欽佩。縱觀歷史,不難發現,努爾哈赤把國號定為“金”,其意圖實際上是十分明顯的,就是想將自己作為公元十二世紀時期中國歷史上的女真人(完顏阿骨打)所建立的金朝的繼承者。因為在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以前,對於大部分女真人來講,十二世紀的金朝從某種程度上講是他們在歷史上最為輝煌和最值得驕傲的一頁,在這種觀念的驅使之下,使用“金”作為國號無疑是統治和團結女真各部最有效和最直接的一大政治手段。至於努爾哈赤本人究竟是不是金朝完顏阿骨打的真正後裔,這一點並不重要。
努爾哈赤畫像
在稱呼上,“汗”即“可汗”的簡稱,屬於蒙古語,相當於漢語中的“王”或者“皇帝”的意思。因此,對於當時的女真人來講,“汗”與“皇帝”在所要表達的意思上其實並無差別,但對於明帝國的漢人來講卻截然相反,在他們眼中只有明朝的最高統治者才配得上“皇帝”這一偉大的尊稱,如此一來,在當時漢人的潛意識裏“皇帝”與“汗”從本質上講其實是兩個不同等級的稱呼(皇帝比汗高一個等級)。這就是為何在皇太極與袁崇煥議和時,後金方面曾將“大金國皇帝”與“明朝皇帝”等字樣並寫導致袁崇煥指責這一寫法乃是不尊重大明帝國而不予回信的一大主要原因,最終,皇太極不得不在後面的一系列議和活動中只稱汗而不稱帝。但隨着後金勢力的逐漸強大,“大金國汗”向“大金國皇帝”的過渡是必然的,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一稱呼上的改變不僅僅是後金政權實力的強大所導致的最終結果,更重要的則是其直接統轄的漢人人數增多的另一種體現。
努爾哈赤時期後金勢力範圍(遼河以西)
十七世紀三十年代,皇太極在征服了蒙古勢力、李氏朝鮮和屢次對明作戰的勝利之後,在降金漢人眼中後金大汗作為“皇帝”的條件已然是完全具備了,最終於公元1636(天聰十)年,皇太極在建國號為“大清”的同時,他欣然的接受了“寬温仁聖皇帝”這一尊號。此舉意味着,皇太極不僅當了原後金國家的皇帝,而且還當了以漢文化為標準的“皇帝”了。説到這裏,難免會有部分讀者的腦海裏“蹦”出這麼一個疑問:皇太極接受以漢文化為標準的皇帝的尊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這一點不予否認,那麼,在其將身份“升級”的同時為何要將國號也由“金”改為“清”呢?此舉豈不是違背了努爾哈赤的最初意願了嗎?關於這一系列問題,筆者在該篇文章當中就從“後金”和“清朝”之間的淵源關係入手,來與讀者朋友們做一番深入的探討。
清朝地圖
本文的研究內容:
國號由“金”改為“清”,皇太極在做這一更改時,史料中其實也並沒有查找到過多與之附帶的説明,或許在皇太極當時看來這也無須説明吧。但由於“清朝”的日益強大,一些人便從字面上去刻意的附會,譬如:將其聯繫到五行中的水火相剋,又或者聯繫到與女真人信仰的薩滿教等等,但實際上在這之間並無多大的實質性關聯。
根據當時的情況來看,皇太極更改國號主要是由於當時形勢發展的趨勢所造成的最終結果,換言之,皇太極建立的清朝與努爾哈赤所建立的後金其實是兩個性質完全不同的政權體系,相較於後者,清朝是一個全新的王朝國家。那麼,作為一個全新的王朝國家,重新設定一個國號也就處於合情合理的地步了,但是為何偏偏要將國號定為“清”而不是其它的字眼呢?
皇太極雕塑
在筆者看來,這與二者的發音相似有着極大的聯繫。“金”也即滿語“愛新”的意思,這一國號在當時已經通行了二十餘年了,在此之前並沒有什麼不妥,但自皇太極建立了這個新朝代、新國家之後,“金”的原始性、落後性等等不利因素也就一一顯露出來了。另一方面,這在當時儘可能的由狩獵採集文化過渡為先進的農耕文化的女真人眼中看來也存在着一定的衝突,如果為了區別二者而稱之為“後金”,正式的朝代國號還沒有過這樣的先例,我們現在所聽到的“後金”、“後漢”等也都是後代史學家才這樣稱呼的。更何況皇太極本身也十分的清楚,自己並不是什麼完顏金國的後裔,建州女真也與完顏阿骨打的女真貴族沒有任何瓜葛。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區別新舊政權,“金”也就改為了與之發音相似的“清”。但從嚴格意義上講,皇太極其實並沒有真的改了國號,僅僅是用了一個發音相似的“清”字代替“金”而已。
山海關
除此以外,由“清”改為“金”其實還有另一番用處。明末時期的漢人對於“金國”從骨子裏其實是十分忌諱的,皇太極的金國常常使人不經意之間便聯想到十二世紀的完顏金國,如此一來“以宋為鑑”的禁忌便充斥着當時的明帝國內部。崇禎初年,袁崇煥與皇太極之間的議和活動便常常被朝廷上的臣子們以“宋金議和”的最終下場作為攻擊手段對袁崇煥進行了一系列的打壓,最終招致袁崇煥被逮捕入獄。此番舉措致使在當時的明廷演變成了這麼一種政治氛圍:即誰若敢提出與後金議和的想法(無論對錯),都會被認定是步當年北宋之後塵,在這種巨大的輿論壓力之下,使得崇禎皇帝最後真心想與後金議和都不得不秘密進行。因此,從某種層面上講皇太極此番將“金”改為“清”,也有刺激漢族的“以宋為鑑”禁忌的作用。
參考圖1
由“金”改為“清”有何意義?
第一,之所以用“清”為國號比用“金”(愛新)更妥,主要是因為它標誌着這個以女真族為主體的金(愛新)國,此時已經發展成為了以女真族(滿族)為主體,但同時又包含了其餘諸如漢族、蒙古族及其東北地區的其他民族在內的一個多民族命運共同體。也可以這麼説,“清”所代表的民族意義或許比“金”淡了許多,但包容量卻大很多,這為清國往後的“事業”發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自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起兵以來,女真人的生產方式、生活習俗、經濟模式,乃至人與人之間的思想等等都在產生着巨大的衝擊,這個衝擊力度隨着後金勢力向內地的深入愈加強大。在這個過程中,女真人曾使用武力來強迫當地的遼東漢人去適應他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但漢人人口的數量佔據着整個後金國家的絕大部分是擺在統治者眼前的一個不爭事實。在這種形勢之下,要使後金社會能夠維持正常的運轉(以供戰爭所需),就必須使女真族的生產關係去適應遼東地區漢人原有的生產關係,與此同時,國家的管理機構、行政體制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去向明朝原有的模式看齊。清國的出現是這些變化所產生的最終結晶,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一種變相的“漢化”。
參考圖2
結語:
後金在努爾哈赤時期,其本民族的文化色彩相對來説還是比較濃厚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到了皇太極當政時期,一個明顯的標誌便是引領本民族逐漸開始“漢化”。儘管皇太極曾在思想上對於“漢化”有所牴觸,甚至還一度不願意放棄本民族的生活習性與特點,但隨着後金的一步步發展,這一漢化的過程是皇太極一人所不能阻擋的了的,這是女真族文化和漢族文化之間的文化落差所造成的必然結果,在這個過程中,皇太極將國號由“金”改為“清”也是這一現象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感謝觀看
參考文獻:
陳動:《論國名與國號》
李秀蓮:《大金國號考釋》
陳柏霖:《滿洲族名與清國號的文化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