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後曹丕為何伐吳?三軍大軍伐吳,為何還是竹籃打水?

夷陵之戰過後蜀漢非常虛弱,按理説應該是最適合攻打的國家,畢竟柿子都挑軟的捏,更何況國家了。但是曹丕出人意料的選擇攻打東吳,此舉遭到了劉曄、賈詡的強烈反對。為什麼曹丕不顧眾議攻打東吳?而且三路大軍伐吳,為何最後還是竹籃打水?

夷陵之戰曹丕為何伐吳?

曹丕:夷陵之戰前孫權就向我求和,結果現在這小子仗着打贏了夷陵之戰就不聽我的了,我能不打他嗎?

劉曄、賈詡:不要打啊,別打。

曹丕:我意已決,就這樣。

根據本台記者報道,曹丕是因為孫權反悔才攻打東吳的,但是當時劉曄和賈詡兩個重要謀士都不贊成攻打東吳。為什麼曹丕執意攻打東吳?我們來連線一下歷史學者,看看史學界的説法。

歷史學者:目前史學界的説法主要有三種,分別為:泄憤説、平衡説、轉移內部矛盾説。

1:泄憤説:夷陵之戰前孫權為了避免兩線作戰,所以就承認了曹丕篡漢。於是曹丕封孫權為吳王,在夷陵之戰時沒有趁火打劫,曹魏和東吳進入了蜜月期。但是夷陵之戰過後東吳蠢蠢欲動,試圖重新恢復與蜀漢的邦交關係。曹丕這下火大了,用我的時候我就是魏文帝,現在不用我了,你又開始嫌棄我是漢賊,你孫權是什麼意思?於是就提出讓孫權送長子到洛陽做人質,孫權自然是回絕了曹丕,之後惱羞成怒的曹丕下令伐吳,自己坐鎮宛城督三軍

這一種説法是有道理的,曹丕三次南征東吳,次次都是親自督軍,可以説是非常重視伐吳的。但是很多人認為兩國交戰如果只是因為個人泄憤,那就太過草率了,所以就開始分析當時的局勢,試圖為曹丕伐吳找一個合理的説法,也就是所謂的“平衡説”、“轉移內部矛盾説”。

2:平衡説:夷陵之戰後孫權佔據荊州、揚州、交州,南方大半土地都歸東吳統治,劉備只能龜縮益州。按照時局發展,東吳會沿長江西進伐蜀,最後與曹魏劃江而治。曹丕洞悉到東吳統一的危害,所以出兵伐吳,為劉備爭取喘息之機。

這一種説法説服力不足,因為如果曹丕認為劉備會輕鬆被滅,那為什麼曹魏不攻打劉備?我們打開地圖一看就知,東吳攻打益州和曹魏攻打益州的難度差不多。東吳可以順長江伐蜀,曹魏可以順漢江伐蜀。如果東吳能輕鬆滅蜀,那為什麼曹魏不能輕鬆滅蜀?一旦曹魏滅蜀,那麼就對東吳呈高屋建瓴之勢,統一指日可待。

3:轉移內部矛盾説:曹丕是如何稱帝的?他是篡奪漢家江山所得,他篡位之後並沒有什麼顯著建樹。他可以通過行政任命來掌握權力,但是他無法得到所有人的認可。他要想改變僵局,那就必須要有強大的功績。孫權求和時曹丕不斷拋橄欖枝,為什麼?就是因為他想要樹立一個榜樣,證明他執政是有意義的。

但是孫權只是表面求和,這就尷尬了,曹丕的想法落空,他只能通過對外戰爭來強化個人威望,轉移內部矛盾。這也就是為什麼賈詡、劉曄都不贊成他對外征伐,但是他執意南征東吳的原因。

以上這三種説法是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一時間誰也説服不了誰。曹丕本身就有大一統的志向,南征也不足為奇。唯一有爭議的就是他選擇伐吳,而不是選擇最弱的蜀漢。我個人比較傾向於曹丕因為個人因素南征的,他本人傾向於一統,現在孫權反叛恰恰給曹丕提供了發起戰爭的名頭。平衡説、轉移矛盾説都有一些過度解讀的嫌疑,因為史書並沒有提及到有這方面的傾向,個人泄憤是最有可能的。

曹丕三路大軍伐吳的過程

黃初二年,曹丕下令三路大軍伐吳,自己親自坐鎮宛城。當時東吳內部有山越造反,孫權特意上書曹丕,又要求和。曹丕認為孫權是被嚇到了,所以就暫停了伐吳。結果沒想到這是孫權的緩兵之計,孫權趁機平定山越,並且開始整肅各地防備。曹丕這個半桶水本身軍事就不怎麼強,他還嘲笑劉備不知兵。就這樣,他被孫權忽悠了,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最佳戰機已經錯過了。

同年十月,曹丕下定決心伐吳,三路大軍幾乎同時開戰。有意思的是曹丕廢了原有的黃初年號,該年號為黃武,這一件事一度被視為曹丕執政的分水嶺,曹丕打破了原有的和平,開始連年征伐。當時雙方的部署如下:

東線戰場

東線總指揮是曹休,其陣容十分豪華,僅張遼一位元老就嚇得東吳聞風喪膽,更別説十萬州郡兵了。他們的目標是洞浦,洞浦是東吳北伐合肥的重要據點,拔下這顆釘子那東吳就很難再北伐合肥,同時曹魏可以渡江攻打建業。

曹丕能派張遼參加東線戰場,可見曹丕還是非常重視東線的。但是關於曹丕的真實意圖至今不清,如果真要是想從這裏打開突破口,那麼曹丕應該坐鎮合肥,而不是宛城。曹丕之所以坐鎮宛城,很明顯其意圖就是荊州的江陵。如果是要牽制東吳,那這陣容真的是大材小用。張遼雖然老了,但是仍就能嚇到孫權,東線戰場開戰時孫權還下令要將軍務必警惕張遼。

目前史學界普遍認為曹丕這是聲東擊西,讓曹休、張遼牽制住孫權,使其不得援救中路戰場和西線戰場,同時肅清長江北岸的東吳軍事據點,徹底阻斷東吳北伐的可能性。在沒有更多的史料之前,這個説法還是有可信度的。

曹魏軍隊在曹休的指揮下迅速攻破東吳設置的防線,東吳雖然派呂範救援,但是呂範因為遭遇暴風雨導致船隻被吹至沿岸,曹魏軍隊抓住機會,大破東吳水軍,包圍洞浦。而且呂範的軍需物資被孫仁給燒了,導致呂範軍隊喪失戰鬥力,只能退至長江南岸防守。隨後臧霸渡江猛攻長江南岸,但是遭到全琮反擊,臧霸大敗。自此東線戰場只是小規模廝殺,東吳不能擊退曹魏,曹魏不能剿滅東吳。不幸的是曹魏元老張遼病逝,名震東吳的猛將就此退出歷史的舞台。

中線戰場

曹仁也是一員猛將,昔日跟着曹操征戰四方,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但是在此戰中曹仁並沒有親自出場,聯想他在兵敗不久病逝這一點看,曹仁應該和張遼一樣,都是病危狀態。

曹仁派蔣濟攻打羨溪,朱桓錯誤的判斷曹仁的目標為羨溪,於是火速分兵去救羨溪。結果中了調虎離山之計,曹仁派兒子曹泰猛攻濡須。一時間城內守將人心惶惶,在軍心動盪之際朱桓:就算曹丕來也沒用,區區一個曹仁,我難道對付不了他?

朱桓堅守濡須,曹仁見曹泰無法攻取濡須,於是派王雙、常雕等將攻打中州。之後救援羨溪的吳軍回救濡須,朱桓和援軍裏應外合擊潰曹泰,繼而猛撲王雙。王雙大敗,中線戰場以吳軍大獲全勝而告終。

西線戰場

西線戰場的陣容更加豪華,曹丕親自坐鎮,曹真、張郃、夏侯尚全部上陣,可見其重視程度。曹魏的目標就是荊州,此番首要攻擊對象就是江陵。昔日劉備和孫權反覆爭奪荊州,足見荊州的重要性,此番曹丕定是想要取荊州。

曹丕是十月開戰的,天寒地凍,渡江難度下降不少。當時張郃率軍攻打徐盛,曹真和夏侯尚兩個人包圍了江陵。諸葛瑾率領援軍趕至時已經完了,而且自己的大軍還被夏侯尚擊退,江陵形勢不容樂觀。

江陵守將朱然只有五千可戰之士,佈防都非常危險。不過江陵城池堅固,糧草充足,據守一陣還是沒問題的。曹真猛攻江陵六個月,但是江陵絲毫沒有被攻破的跡象。夏侯尚想要搭浮橋渡江,董昭卻認為這是兵家大忌。一旦江水暴漲,那麼魏軍死無葬身之地。曹丕突然會想到了赤壁之戰,他擔心東吳再來一把火。因為久攻不下,外加上瘟疫橫行,曹丕下令撤軍。而就在魏軍撤軍之後,江水暴漲,曹丕幸運躲過了一劫。

江陵久攻不下,外加上瘟疫橫行,曹丕擔心步曹操後塵,所以不敢再南征。恰巧此時孫權提出議和,曹丕就破下路,放棄了南征,三路大軍全部撤退。

曹丕失敗的原因

首先在戰機的選擇上就不對,孫權在七月時結束夷陵之戰,如果曹丕在這個時候進軍,雖然孫權軍事正盛,但是可以把東吳軍隊截擊在秭歸,東線戰場會輕鬆很多。曹丕最失敗的就是等到十月進攻,這個時期是最差勁的時期。錯過了截擊陸遜軍隊的機會,同時又趕上東吳軍勢最盛的時候。劉曄建議曹丕在夷陵之戰時偷襲孫權,賈詡建議休養生息後再南征,這兩個正確選擇都被曹丕完美避過了,這種判斷能力不是一般人具有的。

曹魏南征將領也沒有什麼不妥的,只不過是東吳超常發揮了。朱桓大獲全勝、朱然堅守江陵六個月,這都是屬於超常發揮,因為這兩件事兩個人將領名震中原。曹丕失敗最大的原因就是戰機選擇的不對,至於江陵瘟疫,這個只要打仗基本上都會有疫病。赤壁之戰如此,曹丕南征也如此,並不是説上天刻意針對曹魏,而是北方人水土不服,外加上死人沒辦法即使處理,很容易滋生瘟疫。曹丕就是因為在不合適的時期開戰,以至於落得個竹籃打水的結局。而且隨着張遼和曹仁相繼去世,曹魏南征的勢頭開始變弱,三國也開始進入短暫的和平時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72 字。

轉載請註明: 夷陵之戰後曹丕為何伐吳?三軍大軍伐吳,為何還是竹籃打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