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説:覆盤思維,可能是唯一一個通過後天不斷訓練,能填平智商差距的思維能力。
“覆盤”一詞最早來源於棋類術,是指下完棋後在腦海裏重現模擬自己的表現,並挖掘自己的錯誤。這種挖掘不僅僅停留在“發現”,還要深入地“分析”:我在什麼情況下會犯錯,我為什麼會犯錯,除了這種做法外還有哪些更好的解決辦法等等。
善弈者,常覆盤。學霸究竟厲害在哪兒?很可能只是因為學霸願意並擅長覆盤而已。
今天,鵝會長特地請來了騰訊企鵝輔導的數學名師——紀曉斐老師為大家講解該如何培養覆盤思維,教大家秒變學霸!
名師介紹
紀曉斐:
騰訊企鵝輔導初中數學名師,邏輯超強的統計學碩士。
雖是小肥老師,卻能舉重若輕。把握知識點的同時還賣得了萌,耍得了帥,土味情話也略通一二。帶學生走進數學,愛上數學,讓學生從心底覺得自己是最棒的人!
01.
“覆盤”有多重要?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有學者曾做過“培養學習者反思性學習能力”的實證研究。該研究採用定量與定性研究相結合的方法,選取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為期12周的培養學習者反思性學習能力的實證研究。
對照班採取傳統教學方法,不做學習策略的培訓。實驗班則指導受試者應用反思性學習策略進行學習。
最終結果表明,在學習中進行不斷地覆盤和反思,實驗班的學習者學習能力有了顯著的提升,學習成績也得到了改善。
北京科技大學的博導趙曉老師也曾表示,覆盤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中幹、幹中學的方法。
“覆盤之後,將得到的方法以及經驗投入到隨後的事情中,然後在隨後的事情中繼續覆盤,這樣就形成一個覆盤—提高—覆盤—提高的正向循環,會推動我們的能力不停地提升。”
由此可知,覆盤對於我們的學習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不僅如此,形成良好的覆盤思維,還會對我們以後的工作生活大有益處。
著名導演張藝謀在1991年《大紅燈籠高高掛》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後,第一件事不是去慶祝,而是拉住編劇蘆葦,徹夜在酒店討論這部電影的失誤。兩個人覆盤整個過程,總結出三十多條缺點,説還能做的更好。
擁有這種令人敬佩的覆盤能力,是張藝謀導演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注意的是,覆盤和總結是不一樣的。總結是對已發生的事情進行回顧、分析並作出評價。而覆盤除了包含總結的動作以外,還會對未發生的行為進行探索,以找到新的方法和出路。
想要變成學霸,總結是不夠的,還要學會覆盤。
02.
“覆盤”要怎麼做?
日常覆盤
1/ 設置學習的覆盤計劃表
在覆盤之前我們需要列出幾個表格,這些表格可以是以天為單位,也可以是以星期或者以月為單位,在這裏我們以每天為例。
表格中包含6大板塊:日期、今日學習事項、優先級、時限、完成情況和分析。
· 今日學習事項
包括了當天的課堂任務、作業等,把事項一一列出才能做更細緻的分析。
· 優先級
給任務分重要程度,數值越高,代表任務越重要,難度也越大。列出優先級有助於自己調整日後的計劃,如果不重要但又耗費太多時間的任務,日後就可以剔除掉。
· 規定時限
給自己規定一個完成任務的時間,記錄自己有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完成情況如何等,這是我們衡量作業完成情況的一項重要指標。
· 完成情況
這裏用N表示未完成,Y表示完成。
· 完成情況分析
分析是指當前任務完成情況出現的原因,或者説影響我們完成情況的因素。
2/ 完成情況分析
積極和負面的因素,我們都要考慮到。把這些因素找出來是我們每天覆盤的關鍵所在。要注意的是,這些因素一定要細緻,不能太籠統。
正面因素
學習任務為什麼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背後的原因一定要挖掘出來:
是因為前一天提前預習了相應的知識,還是因為自己吃了什麼東西心情好,或者周圍沒有干擾自己的因素,所以效率很高......
只有不斷挖掘這些正面因素,才會知道自己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學習狀態最好,學習效率最高。
負面因素
沒有按時完成,或者完成了卻出錯率極高,這背後的負面因素也需要我們去關注:
是因為任務量太多了,還是因為做題的時候有同學打擾自己了,或者是對某個知識點不熟悉而停留時間過長了......
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才可以有針對性地解決。
3/ 針對情況作出調整
把當天學習情況進行全面回顧並解析,掌握自己實際狀況的同時,還能綜合正面因素和負面因素,進行下一個學習階段的調整。
對於正面因素,我們要保持;對於負面因素,則要做出改變:
假如自己是因為經常被周圍環境打擾而無法專心學習,可以用耳塞等方法來隔絕外界的干擾;
假如是覺得作業量太大,則要多多利用零碎時間先完成一部分作業;
假如是因為自己死鑽某個步驟而用的時間過多,下一次做題前就要提醒自己要注意時間的安排;
不要忽視這些小改變,把這些因素都排除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的學習效率就會不知不覺地提高!
考後覆盤
1/ 針對每一道錯題
每次大考後,老師讓我們做的事情就是改試卷,整理錯題。但由於種種原因,同學們改正錯題的行為慢慢流於形式。即使有同學認真修改了試卷,也發現效果不大。
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同學們對試卷分析得不到位。
試卷分析不僅僅只是分析自己錯在哪,怎麼錯的,還要覆盤當時自己做這道題的狀態:自己當時是怎麼想的,為什麼會這樣想等等。
我們可以針對每一道錯題,列出這樣的表格:
記錄當時做題的狀態,把錯題一一進行整理,才算是真正地把錯題吃透。
2/ 錯因分析
總體來説,錯因一般分為兩大類:知識性錯誤和習慣性錯誤。
知識性錯誤就是因為沒有完全掌握該部分知識而導致的錯誤。對於這種錯誤,我們需要回歸課本,對該部分知識進行一定的強化訓練。
習慣性錯誤的成因有很多,但很多同學習慣把這種錯誤原因歸咎於“馬虎、粗心”。錯因分析最忌諱的就是籠統,我們要進一步分析原因:
當時身後同學的翻卷聲讓我很焦慮,讓我忽略了題目的一些關鍵詞;
當時時間不夠,想盡快做完題目,來不及思考太多;
當時急着做題,沒認真審題,一些關鍵信息忽略掉了;
△解決不了的問題一定要及時找老師哦!
把問題細化,才算是真正地抓住問題的本質。
把自己最容易受干擾的情形和自己當時考場上的身心狀態與反應如實記錄,達到脱敏效果的同時,也能在以後的做題中進行有針對性的修正。
養成覆盤的思維習慣,知道自己最容易踩哪些雷,才能在日後的戰場上避開這些雷區。
逆襲,從覆盤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