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活得最明白的人:一生3次抵達巔峯,3次歸零重啓

大家好,我們的大橙橙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史記》記載,他從齊國遷入陶(今山東定陶,或肥城),兩次創業都成為千萬富豪,但都將這些財富捐贈出去。所以當地人稱他為“陶朱公”,即如今人們祭拜的財神爺。
引言
史上活得最明白的人:一生3次抵達巔峯,3次歸零重啓
因為他的獻計獻策,越王勾踐才能很快地從夫差處逃離。在勾踐十年的卧薪嚐膽中,如果他不一直在安撫,那麼勾踐復仇的成功概率極低。
幫助勾踐復仇後,他沒有留在勾踐身邊享受榮華富貴,而是偷偷地逃到別國去。此後,在從商的過程中又經歷了人生中的三次零開始,被稱之為“活得最明白的人”。那麼,他的人生是怎麼樣的?
一、裝瘋結知音
楚國可謂是人才輩出,伍子胥、孫叔敖、巫臣等都是影響春秋戰國時期的重要人物,在秦國的20多個丞相中,有7位就來自於楚國。
在楚國的宛地(今南陽淅川縣滔河鄉)出生的范蠡,亦是不可小覷的人才之一。在他的影響下,越王勾踐不僅僅成功地復國和復仇,成為春秋末期的最後一位霸主,還形成了“卧薪嚐膽”的佳話。
史上活得最明白的人:一生3次抵達巔峯,3次歸零重啓
他們第1次見面的時候,范蠡依然很瘋癲,甚至學狗叫。不過,這並沒有引起文種的不滿,倒是讓他主動邀請范蠡光顧他的府邸。
第2次,范蠡一改之前的形態,衣着端莊,舉手投足之間皆是文雅之氣。兩次見面的比較起來,范蠡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文種認為,這才是范蠡應該有的樣子。
兩個人在文種的府邸上談得很歡,基本上都是徹夜未眠。幾個日夜下來,他們決定共同投靠吳越兩國,一起創造一番事業。
他們最初投靠的是吳國。因為吳國不僅僅是後起之秀,極有可能成為當時的霸主,那裏還有他們的楚國老鄉伍子胥和太宰嚭等人,在這一層人脈關係的幫助下,距離實現人生夢想更近一些。
不過,在吳國逗留一段時間後,他們才清楚地認識到,那裏已經沒有立足的空間,很難實現人生目標。所以,大約在公元前510年,兩人又共同投靠到越國,越王允常收留了他們。時年,范蠡才是25歲左右的熱血青年。
二、輔佐越王勾踐
從范蠡和文種投靠越國的那一刻起,長達40多年的吳越之爭已經悄然開始。在這以後,歷史就過渡到了著名的戰國七雄時期。雖然他們趕上的是春秋爭霸的末班車,但這也不妨礙他們才能的表現。
史上活得最明白的人:一生3次抵達巔峯,3次歸零重啓
其大意是,國家的強盛保持在一種穩定的狀態就可以,要注重以民心(天道)為基礎,才能長久地立國;治理國家需要任人唯賢,才能讓國家機器有序地運轉;國家的經濟建設是最根本的,唯有注重生產,生活作風良好,才能奠定強國之基。
在這一條策略的影響下,越王勾踐才定下心來進行十年的卧薪嚐膽,最後一戰定乾坤。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突然去世,勾踐成為新的一代國君。當時正春風得意的吳王闔閭認為:“新居即位,國基不穩”,這是攻打越國的大好時機。
不過,讓霸主闔閭沒有想到的是,勾踐是一位明君,在范蠡和文種的獻計下,讓吳國大敗。
闔閭也在這一次戰役中被射傷,最後在鬱悶中去世,從而出現了“一箭之仇”的詞語。為報父仇,夫差每天出門都讓僕人大喊復仇的事。不過,他自己也忙於喪事,沒騰出手來攻打越國。
史上活得最明白的人:一生3次抵達巔峯,3次歸零重啓
這時,越王勾踐則認為滅掉吳國的機遇已到,便向手下聽取相關的滅吳計劃。范蠡堅決反對此事,認為時機未到。但建功心切,勾踐還是在公元前494年挑起了吳越之戰。雙方的軍隊在五湖(今太湖)激烈對抗,以越軍的慘敗而告終。
勾踐狼狽地逃回越國,如果吳國採取了乘勝追擊的策略,打得越國只剩下5000名護衞。在後衞的幫助下,勾踐被圍困在會稽山上。最後還是范蠡的干涉,越國才被保存下來。
三、急流勇退和三次起步
在范蠡圓滑的外交策略及貢獻美女與金錢的誘惑下,吳王夫差接受了勾踐的投降,並讓勾踐到吳國去當奴僕,保存越國的社稷。
據説,勾踐對此極其不樂意,想要以榮華富貴和共同治理國家來將他留下,並用“不聽吾言,身死,妻子為戮…”來威脅他。不過,他還是偷偷地跑了。
在《國語》中,范蠡後來的足跡就此消失。不過,在司馬遷的《史記》倒是可以看到他後來的人生。
史上活得最明白的人:一生3次抵達巔峯,3次歸零重啓
據説,在齊國飄蕩期間,范蠡將自己的名字改為“鴟夷子皮”,並開始了經商的生活。
他先是與自己的兒子在海邊耕作,經過長時間的財富積累和貿易,成為當地的一代富豪。因為這件事,齊國人共同推舉他為齊國的宰相。不過,由於看淡了官場,所以他將所有的財富都捐贈他人,然後離開齊國。
八十八歲那年,范蠡去世。
結語
從《史記》中可以看出,范蠡離開越國以後,在山東地區遊歷,並經過自己精明的頭腦,成功地三次變成富豪。而當每一次成功了之後,他都選擇將自己的財富捐贈出去,然後再重新開始。
史上活得最明白的人:一生3次抵達巔峯,3次歸零重啓
這裏也可以得知,在他看來,權力和錢財都極有可能會帶來殺身之禍,它們都只不過是獲取名譽的工具而已,當這些目的達到了以後,他都能夠隨心所欲地將之拋棄。如果當時他迷戀于越國的權力,那麼極有可能會和他的好朋友文種一樣,最後被越王賜死。
而他明智的離開,看起來倒是可惜,但卻保住了他的性命。自古以來,能功成身退的人真的很少。這種急流勇退的舉動值得後人學習。
參考資料
《范蠡生平考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52 字。

轉載請註明: 史上活得最明白的人:一生3次抵達巔峯,3次歸零重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