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辦好“富教育”“大教育”“名教育”丨天台推動山區教育跨越式高質量發展

由 泉亮霞 發佈於 經典

近年來,天台縣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全力以赴辦好“富教育”“大教育”“名教育”,推動天台教育跨越式高質量發展。

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教育事業取得了新突破、邁上了新台階,在全市率先通過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省級評估,並以100%的滿意率位居全市教育滿意度測評第一。

窮縣辦起富教育
天台雖然屬於山區26縣,但始終堅持“再窮不能窮教育”,在戰略上優先佈局。

縣十四屆五次黨代會提出了“十四五”教育投入總量翻番的目標,以超常規的思路、超常規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實現教育投入逐年快速增長,確保用現在的投入致勝未來教育。今年教育投入16.3億元,佔財政支出22%。

發展特殊教育是推進教育公平、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秋季開學第一天,天台特教中心的孩子們懷着歡快的心情踏入了新校區,走紅毯、跨福門、敲大鼓,在滿滿的儀式感中開啓了新徵程。8月底投用的天台縣特殊教育中心新校建築面積11682平方米,總投資6856萬元,可容納24個教學班、200餘名學生,形成了15年一貫制,集教育、康復為一體的特殊教育體系。 

與此同時,南區小學、南洋幼兒園、恩美城西分園等一批優質項目正緊鑼密鼓、對標對錶加快推進,技師學院、外國語中學、教師教育院等一批重大項目即將上馬建設。為確保項目順利推進,縣四套班子成員直接聯繫項目建設,近三年保障教育用地450畝,新改建校舍32所,2021學年新投用5所、新增學位2430個。

今後三年,我縣計劃投資30.91 億元,完成39個項目建設,新增土地692.74畝,新增學位約1.5萬個,努力實現年年有新建、年年有投用、年年有新貌,讓學段協調、區域均衡、城鄉共富的規劃藍圖,在羣眾家門口精準落筆、精細打造、精彩呈現。


小縣辦出大教育

天台是資源小縣,但始終以全局視角謀劃教育、發展教育。

6月13日,浙江省山區26縣教育共富發展論壇(2022)暨浙師大服務山區26縣教育發展行動推進會在我縣召開,全省首個“基礎教育共富研究院” 落地我縣。接下來,我縣將全力承接浙師大的優質教育優勢,努力打造新時代校地合作和教育共富的最佳實踐。

早在2018年,大公中學便與浙江師範大學聯姻,對接浙師大的品牌優勢、人才優勢和教育資源優勢,對所有學科實現全覆蓋指導,全面提升教學水平,生源迴流增幅超150%。

這是我縣實行教育合作大開放的生動實踐。我縣還與學軍、杭外等名校進行戰略合作,引入先進辦學、育才機制,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在優質共享上大覆蓋,在中小學均衡佈局基礎上,重點實施幼兒園擴容提質工程,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74.96%、全市第一;大力推廣校企共建職教模式,每年為縣域上市、擬上市企業定向輸送技能人才;用心用情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問題,做到100%就讀公辦學校、100%同城待遇,讓均衡共享一個不落。在舉縣興教上大聯動,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氛圍,讓教師成為最受人尊重的職業。平橋中學獲社會捐贈2500萬元,鄉賢出資2000萬建成革命老區歡岙小學,四年來累計獲得社會捐資1.7億元。


山區辦好名教育

天台是山區縣,但堅持跳出山區看教育,堅持名校建設和名師培訓兩手抓,對標一流辦教育。

在鄉村,通過教共體建設,打造鄉村名校。2020年以來,天台將建設“鄉村名校”、探索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列為民生實事。走進海拔800米高的石樑學校課堂,六年級的同學們正通過網絡和城區實驗小學的師生們同上一堂數學課。為讓更多鄉村的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教育,縣教育部門爭取專項資金對石樑學校擴建綜合樓和運動場地,還引導學校與城區的赤城中學、實驗小學組建教育共同體,實現教育資源共享,石樑學校20多年來首次實現生源迴流。在石樑學校的試點基礎上,我縣又通過強師資、促共建、優課改等措施,帶動全縣域鄉村學校高質量發展。

在城區,通過集團化辦學,依託名校,帶動區域教育水平整體提升。2020年7月,實驗小學福溪校區正式投入使用。這所由赤城三小和實驗小學融合的學校,既擁有實驗小學師資、教育優勢資源,又傳承了赤城三小圍棋特色的優良傳統,可容納近1500名的學生,不僅緩解了區域內學位不足問題,也整合優質資源,提升了教學質量。

抓好隊伍建設,名師基礎更紮實。建立書記與名師、名校長懇談會機制,設立名教師、名校長專項培育基金。近年來,累計培育全國優秀教師1人,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省功勳(傑出)教師2人,正高級教師8人,省特級教師9人,市縣名師工作室32家,市縣級名師名校長225人。

藍媒聯盟·天台縣傳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