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發佈“公務能力與公務員文化素養”微專業招生簡章,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
招生簡章顯示,“公務能力與公務員文化素養”微專業系對標公務員和行政事業公務人員公開遴選所需核心知識而建設的應用型專業,整合了歷史學、民族學、文學、心理學、社會學、行政管理學等學科、專業的資源,通過公文寫作、公務禮儀、行政能力測試與申論訓練等課程系統培養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和未來職業生涯的決勝力。
圖源: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官網
該專業單獨編班,實行線上線下混合制教學模式,主要安排在暑假集中授課,部分實作可根據需要,安排在寒假、週末。招生對象為西南大學大二及以上年級全日制在校本科學生,學制1年,學期兩學期,學分24學分。
學費方面,該專業按學分收取學費,收費標準按重慶市物價局核定標準執行,每學分80元。學生因各項原因終止或自願放棄微專業修讀,可按未修課程學分所佔比例退還學費。
近年來,“考公熱”居高不下。國家公務員局披露數據顯示,2023年國考計劃招錄3.71萬人,共有152.5萬人實際參加考試,參加考試人數與錄用計劃數之比約為41:1。對西南大學此舉,有網友認為這是高校主動接軌社會、造福學生之舉。但也人質疑,“開設以考公務員課程為主的專業是否太過功利?”“高校有資格開設這樣的專業嗎?”
值得注意的是,微專業是非學歷教育,不在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學信網)備註信息,不授予學位。《西南大學微專業管理辦法》顯示,開設微專業是為了“促進學生跨學科知識能力的交叉融合,提高學生從業競爭力和對未來社會適應力,豐富學習方式”。
“從課程設置來看,這個微專業是該校為了適應就業需求和社會需要做出的探索。”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公務員管理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郝玉明在接受潮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不能因為學生通過學習提升了考試分數,就將該專業與培訓機構畫等號,“這些課程效果如何,能否真正提升學生公共服務的能力,還需實踐進一步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