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年間,朝廷大興文字獄,家破人亡者數不勝數。當時屯留有個知名的趙縣令,他為官清廉,勤政愛民,不與無良貪污之輩同流合污,因此得罪了一些達官貴人。後來同僚在趙縣令寫的詩中雞蛋挑骨頭,借文字獄誣告他心思前朝,因此,趙縣令蒙冤被斬,一家老小發配遼東。
趙縣令在任時,愛民如子,深受百姓們的愛戴。趙縣令被斬後,百姓們就私下籌了些錢財,將他的屍體葬在離縣城不遠的一個叫郭義莊的山坡上,由於怕官府追究,因此不敢立碑。到了雍正皇帝繼位,人們早已淡忘了這位趙縣令,莊裏人也清楚那座立在山坡上的墳包裏埋的是誰。
這一年,朝廷鼓勵農民開荒,郭義莊的年輕一輩仗着身強力壯,開墾山田。開墾到那個墳包時,就商量着乾脆把那墳開了,或者移走。莊子裏有個郭丙的老漢,年過七旬,當年他是親眼看着趙縣令下葬的,他知道下葬的這個人是受百姓愛戴的好官,見到後生們商量着平墳移墳,老漢着急地説道:“那個墳動不得!”
村裏人都很敬重郭丙,就請教説:“為什麼啊?”老漢此時靈機一動,説:“莊裏老祖宗留下的規矩,‘遇墳三尺不動土’就是説,遇到墳包,周圍三尺之內是不能挖掘的。”後生們聽從了郭老漢的勸阻,就留下了那個墳包。兩年後,郭老漢十九歲的孫子郭琛赴京城科考,郭琛自小聰明好學,一家人拼命賺錢,供郭琛讀書,一家人期盼他這次科考中第,為郭家光宗耀祖。
進到考場,郭琛見考試的題目和自己最近一年複習的內容相符,開心不已。郭琛下筆如神,發揮自如。誰知高興之餘,竟出現了馬虎,一篇策論中,文章中的一個“帝”字竟漏寫了上面的一點兒。交卷之後,郭琛才想到了這處疏忽。
科舉時代,文章中有錯字會被斥責為“學風不謹”,更可怕的是“帝”字上面缺一點,文字獄時期,鬧不好是要掉腦袋的。想到此處,郭琛嚇得魂飛魄散!呆在客棧裏吃不好睡不着,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能保住一大家人的性命。
誰知放榜後,郭琛竟然榜上有名,中了貢士。郭琛高興之餘心中疑惑不已:“難道自己寫錯字主考官竟然沒發現?”不久後參加完殿試,郭琛中了二甲進士。見到了主考官後,才明白了一切。
主考官笑着對他説:“本官閲卷時看到了那個‘帝’字少了一點,雖不想上奏你不敬之罪,但這“學風不謹”之錯,你是怎麼也逃不掉的。就在我要判分的時候,有隻蚊子停在那個‘帝’字上面缺的一點上,怎麼轟它也不走,我一惱怒,直接用書本使勁一拍,沒想到正好成了缺的那一點!哈哈!”“竟然有這麼巧合的事情?”郭琛心中慶幸之餘,也有些疑惑。
當晚郭琛做了個夢,夢見一個面容慈祥的老人對他説:“那隻蚊子乃老朽所化,我是為了報恩。”郭琛趕忙問:“小生實在想不起何時曾施恩於你啊?”老人笑道:“你雖沒有施恩於人,但你的祖父郭丙卻曾施恩於鬼,老朽便是你村裏山坡上墳包中人。”郭琛正想再問,那老者突然消失不見,郭琛一個激靈醒了過來,發現是做了一個夢。
回到家鄉後,郭琛將實情經過稟告了祖父郭丙,並問山坡墳包中葬的是何人?郭丙感慨地説:“趙大人生前一心為民,不想死後還如此重義,真令人敬佩啊!”然後便把趙縣令當年蒙冤被殺的事情説與了郭琛,郭琛聽後也是敬佩不已。
幾年後,郭琛因政績突出調京城任職。郭琛通過職務之便向雍正皇帝講了當年趙縣令蒙冤之事,主考官也説了考卷落蚊之事。雍正皇帝令有關人員重新複查當年趙縣令一事,不久後,雍正皇帝為趙縣令翻案,並命人去往遼東尋找趙縣令後人,給予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