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屍還,“盧閻王”死得悲壯

大家好,我們的扎克來説事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明朝末年,山河破碎之際,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文武將相。盧象升就是其中之一,進士出身卻頗通軍事,弓馬嫺熟,有治軍之能,生前最高職位是兵部尚書,名義上統領全國各地的部隊,總督天下兵馬。
明末三大軍之天雄軍
天雄軍
很多朋友都知道袁崇煥的關寧鐵騎是明末最強軍隊,其實除此之外,明朝還有兩支精鋭之師,秦軍和天雄軍。秦軍是孫傳庭練出來的,天雄軍則是盧象升練出來的,這三支軍隊被稱為“明末三大軍”,是明末最強軍事力量。
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屍還,“盧閻王”死得悲壯
《明史》上關於盧象升的外形有一段描述:“象升白皙而臞,膊獨骨,負殊力”,意思是他看起來白皙瘦弱,胳膊上長着一根粗大的骨頭,天生有神力,並不是文弱書生。
如果天下太平,熟讀經史的盧象升應該按部就班的在宦海沉浮,多年後説不定會變成油滑的老辣政治家。但此時江山動盪,盧象升沒有慢慢變老的機會,他得像武將一樣戰場衝殺。
崇禎二年(1629年)十月,發生了“己巳之變”。皇太極率大軍避開了袁崇煥堅守的寧錦(寧遠-錦州)防線,借道內蒙古,從喜峯口突入關內,直逼京師。
其實早在事情發生前,袁崇煥就已經兩次上疏説過有可能會發生這種情況,建議朝廷設置重兵把守通往京城的要道,可惜沒有引起重視。眼見清軍殺進來了,朝廷這才急調各地兵馬馳援。
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屍還,“盧閻王”死得悲壯
己巳之變示意圖
時為大名知府(北京大名府)的盧象升也招募了一萬兵馬,進京協助防衞,這是他第一次直接插手軍務,做的應該很不錯,第二年升任右參政兼副使。為防止清軍再度來襲,奉命整頓大名、廣平、順德三府兵備,這就是“天雄軍”。
天雄軍的第一場大戰,是與陝西、山西起義軍的作戰。崇禎六年(1633年),在朝廷的圍剿之下,起義軍在陝西、山西難以立足,有一部分湧入京城郊區西山,盧象升率天雄軍打退了起義軍,斬殺起義軍首領十一名,受降、遣返男女百姓兩萬人。
此戰中盧象升身先士卒,奮勇殺敵不計生死,戰鬥在第一線。額頭中了一箭,沒死,拔下箭提着刀繼續砍殺,射箭的那名起義軍都被嚇着了,不敢與之對敵,互相轉告:“盧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戰後,天雄軍打出了軍威,盧象升也打出了“盧閻王”的名頭。當他一身鮮血提刀殺敵時,大概沒人想得起他本是個讀書人。之後帶着天雄軍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
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屍還,“盧閻王”死得悲壯
大戰高迎祥
自古至今,名將們的治軍方法大不相同。盧象升用的無疑是最令將士們感動的那一種,與士兵同甘共苦。
《明史》上有這樣的記載:“軍中嘗絕三日餉,象升亦水漿不入口,以是得將士心,戰輒有功”。
意思是説,某次軍中絕了三日糧,盧象升也和士兵們一樣水米不進,並沒佔着身份搞特殊待遇,所以很得將士之心,每戰必有功。士兵們信賴他,敬仰他。換言之,這是一支有“軍心”的隊伍。
“軍心”這東西摸不着看不見,卻非常重要。有些隊伍,只要遇到強敵就很可能一觸即潰,有些則能夠以少勝多、戰鬥到最後一個人。這就是有沒有“軍心”的區別,是軍隊意志的體現。
天雄軍無疑是一支意志極強、凝聚力極高的軍隊,主帥盧象升就是他們意志所在。
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屍還,“盧閻王”死得悲壯
因治軍有方,盧象升逐漸成了崇禎帝信賴的重臣,被任命為五省總督,管理江北、河南、湖廣、四川、山東五地;另一個五省總督是洪承疇,管理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地。
崇禎八年(1635年)八月,崇禎帝命洪承疇負責圍剿西北部的起義軍;盧象升負責東南部,還賜予他“如朕親臨”的尚方寶劍,升為兵部侍郎,增加管理山西、陝西軍務。
這就等於把全國的起義軍,都交給洪承疇和盧象升去清理。足見在崇禎心裏,他們是國之支柱。
沒過多久,河南汝州、洛陽告急,盧象升率兵馳援,當時高迎祥和李自成有三十萬大軍,史書上的記載是“賊部眾三十餘萬,連營百里,勢甚盛”,然後“象升督副將李重鎮、雷時聲等擊高迎祥於城西,用強弩射殺賊千餘人。迎祥、李自成走。”
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屍還,“盧閻王”死得悲壯
也就是説,盧象升指揮着軍隊以強弩射殺了一千多名起義軍,之後帶領數千騎兵殺入敵陣,竟然就把有三十萬大軍的高迎祥和李自成嚇走了。
接着,高迎祥和李自成攻陷了河南光州,盧象升追擊而去,在確山(河南省南部)大敗起義軍,後匯合各路明軍,直接打潰了高迎祥的部隊,最後高迎祥被時任陝西巡撫的孫傳庭俘虜,凌遲處死。
大明的災劫卻並沒有隨着高迎祥的死去而消散。關內,李自成、張獻忠以及無數的起義軍前仆後繼;關外,滿清虎視眈眈,從沒停止進犯中原的腳步。
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屍還,“盧閻王”死得悲壯
明朝不亡,內鬥不止
崇禎九年(1636年)七月,清軍經由宣府、大同又一次入侵,破昌平等16城,劫掠京畿地帶。朝廷急調正在追擊起義軍的盧象升入京戍衞,崇禎帝第二次賜予他尚方寶劍。
正是因為有這一出,起義軍才得到了喘息之機,再度復燃。
京城之危解除後,崇禎帝提拔盧象升為兵部左侍郎,讓他總督宣府、大同軍務,抵禦清軍。
盧象升到了那裏之後,一邊整頓邊關,一邊屯田養兵,效果顯著,“積粟二十餘萬”,大大減輕了中央的財政壓力,崇禎帝大為欣喜,專門發佈指示號召九邊向宣大學習,並升盧象昇為兵部尚書,總督天下兵馬。
但是,這只不過是名義上的,有些事情就連崇禎帝也控制不了。有明一朝,黨同伐異從來沒有停止過,哪怕在內憂外患的明末,大臣們該鬥還得鬥。
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屍還,“盧閻王”死得悲壯
眼見形勢危急,部分高官提議與清軍議和。比如極得崇禎信任的大學士楊嗣昌,以及關寧軍宦官監軍高起潛。但盧象升是堅定的主戰派,説:“予受國恩,恨不得死所,有如萬分一不幸,寧捐軀斷脰耳。”
崇禎帝估計也不怎麼想議和,由此堅定了一戰到底的決心,前後送了四萬兩白銀犒勞部隊。
以結果而論,也許議和反而是更好一點的辦法,能讓明朝生存得更久一些。但是,如果就連守衞邊關、和敵人戰鬥在一線的封疆大吏都主張議和,那麼這個朝廷還有什麼希望?
就算議和,滿清真的會滿足於繼續呆在關外嗎?張獻忠之流,又能滿足於朝廷所封的官職嗎?極端天氣、大饑荒的問題解決不了,明朝不過是早亡還是苟延殘喘的問題。
因主和主戰之爭,盧象升受到了楊嗣昌、高起潛等人的排擠,“總督天下兵馬”只是一句空話,僅能統領自己的宣府、大同、山西三鎮總兵,兵力不到兩萬,高起潛根本不受他節制。
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屍還,“盧閻王”死得悲壯
抗擊清軍,壯烈殉國
“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屍還”,這幾乎是武將的宿命,古代武將也都有這樣的覺悟。但盧象升的死,卻讓人感覺很痛心,因為他本不必死於此時,此地。
崇禎十年(1637年),盧象升因父喪而丁憂,楊嗣昌接替他為兵部尚書。
當年八月二十三日,皇太極分兩路入侵明朝,睿親王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統左翼軍;貝勒嶽託為揚武大將軍,統右翼軍。兩軍一路勢如破竹,在北京郊區通州會師。
崇禎奪情起用盧象升,第三次賜予他尚方寶劍,命他“天下援兵”, 盧象升麻衣草履,戴着父孝奔赴戰場。
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屍還,“盧閻王”死得悲壯
十一月初,清軍攻下多座城池,又分三路出師:一由淶水攻易州,一由新城攻雄縣,一由定興攻安肅。
盧象升想從涿州進據保定,抗擊清軍;但楊嗣昌還沒放棄議和的念頭,想要避戰,讓他率部前往通州與高起潛部匯合。盧象升非常憤怒,拒不從命。
楊嗣昌親自到他賬中問責,反被盧象升説得無語可答,拂袖而去。之後撤了盧象升的兩萬宣大勁旅,只給他留了五千老弱病殘,還剋扣糧餉,史書上記載“巡撫張其平閉闉絕餉”。
三郡父老聞之,紛紛拿出自家存糧充作軍糧。盧象升極為感動,對楊嗣昌、高起潛的鬱憤之心,再次轉為報國之志。懷着必死之心,按照原定計劃前往保定,與清軍大戰於慶都。
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屍還,“盧閻王”死得悲壯
崇禎十一年(1639年),盧象升領兵行進至鉅鹿賈莊(今河北邢台市偏東北),後被清軍主力所圍。此時高起潛率領關寧軍主力就駐紮在雞澤,離賈莊只有不到五十里,盧象升派部將楊廷麟前去求援,哪怕不援兵力,援糧草也是好的,但高起潛置之不理。
盧象升自知此戰必敗,對士兵們説:“吾與將士,共受朝廷恩,患不得死,勿患不得生。”交戰中按劍大呼:“將軍死綏,有進無卻!”
《明史》記載:“旦日,騎數萬環之三匝。象升麾兵疾戰,呼聲動天,自辰迄未,炮盡矢窮。奮身鬥,後騎皆進,手擊殺數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僕。”
部將楊陸凱擔心清軍殘其屍,附於其上,身中二十四箭。
楊廷麟及部下事後打掃戰場,找到了盧象升的屍體。史書上的記載是:“一卒遙見,即號泣曰:此吾盧公也。三郡之民聞之,哭失聲。”
楊嗣昌還想把怯懦畏戰的罪名加在盧象升身上,但觀其死狀,誰敢説盧象升畏戰?
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屍還,“盧閻王”死得悲壯
盧象升戰死沙場,時年39歲
【結語】
對於大明王朝,盧象升可以説一句無愧於心。也許他不是特別有政治頭腦,救不了大明,但他盡力了,很多人都盡力了。就連這篇文章裏的“反派”楊嗣昌,其初衷也是救明朝。
只是大廈將傾,巨輪將沒,非人力可挽回。
世事會變遷,王朝會更替,唯有忠義之心千古傳頌。
參考資料:《明史》《崇禎實錄》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82 字。

轉載請註明: 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屍還,“盧閻王”死得悲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