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卿雲樓
在復旦大學校園(邯鄲路校區)東南角,有一幢老房子,名叫“卿雲樓”。卿雲樓名,源於“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詩句,名字古雅,樣貌卻很平常。乍一看,還以為它是老工房,火柴盒式樣,五層樓,格子窗,灰牆。無論是年代、顏值還是名氣,卿雲樓都難以與奕住堂、子彬院和相輝堂等老建築匹敵。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其里程碑式的地位:復旦第一幢留學生樓。
一
復旦正式招收留學生,是在1949年以後。最早的留學生,來自日本,名叫今富正巳。今富正巳於1952年從私立上海學院轉入復旦中文系,師從過賈植芳先生。1953年夏,今富正巳提前畢業,賈植芳將自己的散文集《熱力》贈予他留念。1955年後,賈植芳因“胡風案”蒙難,復出後遍尋《熱力》無果。沒想到,到了1983年7月,他忽然收到日本寄來的複印件,寄件人今富正巳,此時已是東洋大學教授。賈先生説:“打開一看,正是《熱力》,是我當時送給他的那本,扉頁上還有我的題辭,不過今富先生在前面又加了一句:‘時隔三十年’!”(賈植芳《獄裏獄外》)
今富正巳(復旦檔案館藏)
今富正巳之後,又來過三位日本留學生:中田慶雄、山下好之和菊地升。1956年9月,他們進入中文系,跟隨胡裕樹先生,學習現代漢語。據中田慶雄回憶:“我從未缺席過胡裕樹先生的講課,而且還直接在教研室接受他的輔導。他還給我指定閲讀的參考文獻,平均每三天為我上一次課,還常常把我叫到他的家裏。”(中田慶雄《冰花》)中田慶雄畢業後,長期從事中日友好事業,曾任職於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受到周總理的親切接見。他還多次回訪復旦,並被聘為復旦顧問教授。
1973年6月,周恩來總理會見中田慶雄
我一直有個疑問,上述日本留學生入學時,復旦還沒有留學生樓,他們住在哪裏呢?得知1957年入讀中文系的陳光磊先生曾和他們一道聽過課,我去向他請教。陳光磊説:“我們中文系男生當年住在學生宿舍6號樓;日本留學生住在哪裏,我倒不清楚。反正在6號樓裏,我沒見過他們。”我又到復旦檔案館查找史料,沒有日本留學生的住宿記錄,卻在今富正巳的學生登記表上,發現了他的通訊地址——“上海市虹口溧陽路853弄167號樓下”。
二
1959年,復旦來了一位蘇聯留學生,名氣最響。他叫米沙,全名米哈依爾·列昂季耶維奇·季塔連科。季塔連科出生於1934年,1953年入讀莫斯科大學哲學系,後來成為著名漢學家,曾任俄羅斯科學院院士、遠東研究所所長、俄中友協主席。早在大二時,季塔連科偶然讀到郭沫若《十批判書》俄譯本,便着了迷。他提筆就給郭老寫信,表示對中國哲學的強烈興趣。兩個月後,他收到了郭老的親筆回信:“親愛的蘇聯朋友,非常高興收到你的來信……如果你真的對中國哲學感興趣,真心想深入研究,作為長者我要告訴你,你需要掌握漢語,但不僅僅是現代漢語,還要學習中國的文言文。”就這樣,1957年2月,季塔連科赴華留學。他先就讀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受業於任繼愈、馮友蘭先生。1959年9月,轉到復旦哲學系,師從胡曲園、嚴北溟等先生。
季塔連科
那時,中蘇關係尚在蜜月期。學校對季塔連科很重視,專門撥出一套住房,作為他的“留學生宿舍”——在復旦歷史上,這是個特例。季塔連科後來説:“復旦大學的條件很好,我被安排在一個有四個榻榻米的日式小房子裏……”這個“日式小房子”,位於徐匯村(今復旦第二宿舍)27號,原為盧鶴紱先生寓所,盧家遷往第九宿舍後,這裏就成了季塔連科的家。據復旦子弟李北宏先生回憶,他曾去過27號,“走進他家,第一感覺是屋子裏陳設簡單,不過出奇的乾淨。一幅列寧的畫像掛在朝南的前屋,他的太太正在熨燙衣服。”(李北宏《回憶復旦季塔連科》)季塔連科的太太娜嘉,在華東紡織工學院(今東華大學)留學。他們一家,在徐匯村一住就是兩年。
當年在復旦,少有外國人。季塔連科高眉深目、身材頎長,在校園裏非常顯眼,幾乎人人都叫他“米沙”。他記得:“在畢業典禮上,校長陳望道教授宣佈:‘1號畢業證書將頒發給一名外國留學生、一位蘇聯公民——米沙同志。’他們誤把我的名字當成了姓。大會結束後我不得不作出解釋,因為這樣的證書對我是無效的。一週後,系主任胡曲園給我補發了姓為‘季塔連科’的畢業證。”(季塔連科、維諾格拉多夫《一生為中國而戰》)
三
復旦有臨時留學生宿舍,是在1965年。那年9月,根據外交部安排,復旦首次接收越南留學生,共計214名。學校騰出原學生宿舍4號樓,讓越南留學生入住。4號樓位於校園東側,靠近國定路,環境幽靜,住宿條件也最好。秦湘老師曾擔任過留學生的班主任,她告訴我:“4號樓每個房間裏,生活用品一應俱全。越南留學生的待遇,比中國學生好多了!他們的日常開銷,都由我們承擔。那時,孫保太先生任校辦副主任,負責留學生管理,他工作非常細緻、認真,大到服裝定製,小到杯子式樣,都要一一過問。”復旦4號樓,見證了中國人民節衣縮食、抗美援越的真情。
1966年越南留學生在復旦物理樓前合影
(孫曉剛供圖)
一年以後,“文革”爆發,越南留學生陸續歸國。臨別時,他們抱頭痛哭,依依不捨。不久前,孫曉剛校友贈我一冊越南留學生影集,説是他父親孫保太收到的留學生禮物。打開扉頁,黑卡紙上粘貼着一行金色的中文字:“越中兩國人民的友誼萬歲!”一看就知道,那是越南留學生回國前,費時費力精心製作的。
越南留學生走後,4號樓迴歸為普通學生宿舍。1974年,復旦恢復招收留學生,至1978年,已達近40名。這些留學生,大多由西方國家公派。他們與中國學生一起,合住在4號樓。其中,有一位英國留學生,名叫邁克爾·蘭克,中文名為阮邁可,他由英國文化交流協會派遣,於1975年到復旦研修漢語。留學期間,阮邁可酷愛研究上海老地圖、老地名。他帶着相機走出校園,用那時還很罕見的彩色膠捲捕捉上海瞬間:邯鄲路上的有軌電車、福州路上的三山會館、南京路上的樣板戲電影宣傳牌和黃浦江上的老帆船……這些風景,今天早已絕跡,卻是上海城市變遷的寫照。2005年,阮邁可將它們發佈在社交媒體上,曾引起轟動。
復旦4號樓裏的阮邁可
阮邁可在復旦留學時,就住在4號樓,他曾曬過一張宿舍照片:一隻木質書架,書架上掛着熱水袋,放着白色搪瓷茶缸;兩張木質單人牀,牀上鋪着草蓆,放着紙板箱;白色的牆上,釘着一幅有些年份的列寧畫像……看得出,當年4號樓已經老舊,阮邁可們的留學生活,談不上舒適,甚至有點寒酸。
四
1978年初,復旦決定投資33萬元,建造一幢獨立的留學生樓。1979年,留學生樓建成,這就是後來的卿雲樓。該樓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共有90餘間房。每間寢室14平方米,可供兩位學生居住。那時,我住在學生宿舍6號樓,七人一間房,沒有空調,也沒熱水,每層樓只有一台黑白電視機;而留學生樓環境幽雅,設備高檔,不僅有閲覽室、文娛室、廚房、餐廳和浴室,單是24小時熱水供應,就讓人欣羨不已。記得我第一次去留學生樓,那黃色燈光、紅色地毯、栗色書架,讓我有點迷幻,彷彿置身於高級賓館。1981年世界盃男排賽期間,我“蹭”在留學生樓裏,看過一場電視實況轉播。那一次,主攻手汪嘉偉受傷,戴廷斌麾下的中國男排意外輸球,大家一片嘆息。只有我,好像並不太沮喪,因為“享受”了大彩電,反倒有某種心理補償。
復旦留學生樓的設計圖紙之一
留學生樓建起後,學校畫風漸變。本來,男生一律藍灰色服裝,鬆鬆垮垮;女生也不事妝容,素面朝天,色彩有點沉悶。有了留學生樓,校園東南角的風景,忽然明麗起來。那些留學生們,有穿牛仔褲和拖鞋的,有穿大格子花襯衫的,還有衣着暴露、曲線盡顯的……他們出沒在留學生樓外,面容陽光,個性奔放。我曾親眼見過一名女留學生,抹着深紅色口紅,扎着一縷紅頭繩,嫋嫋婷婷,行走在“南京路”(今光華大道)上。她耳垂墜着的金屬耳環,隨着搖曳的身姿盪漾,叮鈴噹啷,就像風鈴一樣,攢足了校園回頭率。
留學生樓一側,有個大草坪。課餘,留學生們喜歡躺在草坪上,敞開衣襟的男生喝啤酒、穿得很少的女生曬太陽,全然不顧“有礙觀瞻”。草坪對面是個理髮店,據説常有中國學生跑到店裏,東張西望。那時,不少人思想還有點保守,對此議論紛紛。事情反映到校長辦公室,據時任校辦主任的王邦佐先生回憶:“我就跟謝希德校長彙報,説影響很不好,建議不要再讓留學生去那裏曬太陽了。我以為她會支持我,結果沒想到她説這有什麼,國外這樣的人多得很啊,她們喜歡曬太陽,就曬吧。”過了一些日子,留學生樓另一側多了一排躺椅,留學生們都去那裏曬太陽了。“那邊是留學生樓,我們的學生過不去,也看不着了。”(王邦佐《“實事求是,留有餘地”》)謝希德校長處理問題,既靈活又兼顧各方感受,令王邦佐真心折服。後來王邦佐到上海師大擔任副校長、校長,一直銘記着謝校長的叮囑:“實事求是,留有餘地。”
1984年後,政通路上建起了幾幢新的留學生樓,留學生們陸續遷往新樓。後來,原留學生樓改名為“卿雲樓”,另作他用,淡出了人們視野。有一陣子,政通路被譽為“老外街”,名揚校內外;退隱的卿雲樓卻長期不為人所知,默默無聞。前幾天,我又特地去了校園東南角,但見卿雲樓外,一片清冷……誰會想到,幾十年前,那裏曾經色彩最豔麗、風景最迷人?
寫於2021年10月,復旦燕園
作者:讀史老張
編輯:吳東昆
責任編輯:舒 明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