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帶四歲的女兒去動物園,眼尖的遊客發現她鞋穿反了。我的想法是,如果相信女兒長成大姑娘不會穿反,就選擇不去糾正,給孩子儘量少的約束。才會在關鍵時刻可以成功約束孩子。
多動和注意力不集中是小學低年級的突出問題,“患者”高達98% ,產生了熱詞“感統失調” ,就是大腦的意願和手腳的行為不協調。幼兒特別好動,把沙發跳壞了,把傢俱搞壞了,我們不由分説地阻止。可沒意識到,好動是孩子的不能,在自發訓練感統,何來多動?孩子做喜歡的事,哪會注意力不集中?當焦點都在如何服從時,才沒想過要求不合理,這意味着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是個偽命題!
發達國家低年級的學習以動手為主,這是順應天性的教育,我們不該為多動和注意力不集中恐慌,而更硬關注壓抑了天性對智力開發的影響。讓低年級的孩子一動不動地坐在座位上,是科舉時代的產物,古代的孩子學習的是四書五經,不喜歡是自然的,強迫是必須的,我們對厭學會習以為常。
讓我們控制不住情緒的直接原因是孩子達不到要求,這對服從教育來説,跟不服從的結果是一樣的;而對自立教育來説,是否是錯了在於是否造成對孩子不利的後果,建立承擔機制就行了。
孩子不犯錯有三種情況:一是難度太低,二是有人幫忙,三是不敢做。三者都不希望,不就應該盼着孩子犯錯?孩子操作電子產品的能力比我們強,就在於有了犯錯的機會。我們會找擔心孩子犯罪的理由,可其它方法就能阻止?事實上,通過承擔後果,培養了判斷能力,大大減少了犯罪可能。
希望強壯,應鼓勵多鍛鍊,卻責怪孩子多動;希望聰明,應鼓勵多思考,卻總替孩子操心。為什麼不讓孩子自己操心,甚至幫我們操心?強烈的控制慾才讓我們不去想象問題其實可以解決。
當學習不主動時,我們會為要不要物質獎勵糾結:不給獎勵,孩子不努力;給了獎勵,又怕主動意識變成被動意識。這其實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當孩子知道學習的現實價值時,學習本來就是天性,可為什麼學習不能讓孩子感受到現實價值?二是沒有物質獎勵,卻有物質滿足,更嚴重地削弱着主動意識,可為什麼要給孩子太多滿足?只有服從教育才沒有想過這些問題,自立教育並不會有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