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瓷器上的龍紋

明朝末年到清朝初年,景德鎮的瓷器生產大多是從戰亂中走向平靜,而官窯恢復生產還是清順治十一年的事情了,當時只是燒造大龍缸,但是沒有成功,到了順治十六年要奉旨燒造欄板,但是還是沒有成功。因此在清初,無論是官窯還是民窯都是時斷時續的生產,而真正恢復生產能力還是到了康熙十年,官窯才從奉旨燒祭器開始恢復生產。

康熙一朝給皇家所燒造的帶有龍紋的瓷器有不少,常見的龍紋有:雲龍,趕珠龍,對向龍(雙龍相對),順向行龍,獨龍,雙龍,立龍等等;其中的海水龍,出水蛟龍,九龍鬧海,海八怪,魚龍變化,蒼龍教子等圖案,非常生動的表現出蛟龍翻騰,出沒於雲水之間,叱吒風雲的氣勢。

從以上的瓷器上的龍紋我們可以看出,在康熙一朝,清朝的國力鼎盛,龍的氣勢也是非常的勇猛堅毅的,張牙舞爪,瞪着大眼,怒發張須,無論是哪種龍,那種傲視羣雄的氣勢都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5 字。

轉載請註明: 清康熙瓷器上的龍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