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降將丁汝昌為什麼會被清朝重用?

文/炒米視角
丁汝昌從一個只讀過3年私塾的豆腐店學徒,最後官至北洋水師提督。充滿了戲劇色彩,故事都發生在別人身上,而他則不斷改變自己的命運,一步步被朝廷重用。但是最終他也脱離不了歷史的藩籬,被朝廷反對李鴻章的清流和守舊勢力交相攻擊,被“籍沒家產”、不許下葬,子孫輩被迫流落異鄉。
太平天國降將丁汝昌為什麼會被清朝重用?

第一次命運的改變:由“學徒”變“髮匪”。
丁汝昌原本只是一個只讀過3年私塾的豆腐店學徒。因為咸豐3年12月(1854年1月),太平軍佔領廬江,從而徹底改變了一生的命運。由於皖北大旱,他被命運裹挾,被徵入太平軍。同年有數萬皖北子弟加入了太平軍,但是絕大部分人的命運都成了炮灰。
第二次命運的改變:由“髮匪”變“官軍”。
太平天國降將丁汝昌為什麼會被清朝重用?

太平軍移師安慶,丁汝昌成為了同為安徽的桐城人程學啓的部下。咸豐11年(1861年),安慶被湘軍圍困。守將太平軍將領葉芸來是廣西人,湘軍曾國藩兄弟是湖南人,在安徽的地盤上打仗,所以程學啓協助葉芸來守安慶,算是主場作戰,雙方都在拉攏程學啓。結果入曾國荃聽幕府孫雲錦的計策,抓了程學啓的養母和養母的兒子,讓養母去程學啓的營裏勸降。結果被葉芸來發現了,召他回去,程學啓沒回,葉芸來就把程學啓的老婆孩子都給殺了。程學啓一怒之下,帶着等300餘人翻越城牆,向集賢關湘軍訓導曾貞幹投降,丁汝昌就是其中之一。
當程學啓投奔到湘軍中的時候,這懷疑的又輪到曾國荃了(曾國荃後來在常熟還真吃過這個虧),所以每次打仗,就把程學啓放在陣地最前列。程學啓打仗不賣命,那就得送命。所以後來程學啓的“開字營”就還是這麼鍛煉出來的。安慶城破,葉芸來及以下1.6萬人全部交了學費,如果程學啓投奔到湘軍的時候,沒有帶上丁汝昌,丁汝昌可能就成為那1.6萬人的分母中的一個了。
第三次命運的改變:由湘軍“外圍”成為淮軍“嫡系”。
太平天國降將丁汝昌為什麼會被清朝重用?

丁汝昌就是隨着“開字營”的發展而開始被劉銘傳發掘。劉銘傳合肥西鄉四大“悍匪”之一,在西鄉的時候,無論是清軍還是太平軍,沒人敢惹西鄉民團。後來投靠了李鴻章,成了“淮軍”的班底,戰功赫赫,後來一直做到台灣巡撫。
同治元年(1862年),程學啓的“開字營”被李鴻章要過來組建“淮軍”的時候,丁汝昌曾配合劉銘傳“銘字營”與太平軍戰於四江口,結果被劉銘傳一眼相中,留在了自己的的隊伍裏。但是這個舉動,實際上是再次改變丁汝昌命運的舉動,因為自己離開程學啓,到了劉銘傳的麾下,則進一步成為了李鴻章的嫡系。
太平天國降將丁汝昌為什麼會被清朝重用?

相對而言,李鴻章比曾國藩更善於籠絡人心,而且李鴻章最大的優點,就是部下跟着自己只管吃肉,對將領絕對信任,小節的事情從來不管。所以曾經從“湘軍”裏跳槽到“淮軍”的人,更是願意跟着李鴻章。當時“淮軍”裏有個名言,就是做李鴻章的手下,是天下最幸福的事情。
所以淮軍更像“土匪”。但是李鴻章非常注重武器的更新迭代,所以從戰鬥力上和“湘軍”比起來,有明顯的代際差。而淮軍的這種不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制度,更利於丁汝昌這一類人實現人生價值。如果劉銘傳沒有看中丁汝昌,後來程學啓死了,怕丁汝昌想往核心層再掘進一步也也是難上加難了。
第四次命運的改變:由淮軍“嫡系”成為李鴻章的“嫡系”。
在劉銘傳的隊伍裏,同治3年(1864年),平滅太平天國,丁汝昌升為副將,統先鋒馬隊3營,隨劉銘傳北上剿捻;同治7年(1868年),賴文光的東捻軍被剿滅,丁汝昌因功被授為總兵,加提督銜,賜協勇巴圖魯勇號。但是同治13年(1874年)朝廷以裁軍節餉的名義對淮軍開始卸磨殺驢,劉銘傳便拿丁汝昌的馬隊3營開刀。結果丁汝昌上書據理力爭。劉銘傳沒想到丁汝昌拒絕執行自己的命令,於是要殺了他,於是他跑回家賦閒了。由此丁汝昌與劉銘傳恩斷義絕。但是他和劉銘傳的恩斷義絕,讓他才有了後來當上北洋水師提督的機會。
太平天國降將丁汝昌為什麼會被清朝重用?

賦閒在家的丁汝昌在妻子魏氏的支持下,往天津投靠身居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的李鴻章,李鴻章對同鄉還是格外照顧的,因為丁汝昌與劉銘傳有過節,所以不打算讓丁汝昌再做陸軍了,避免雙方麻煩,如今海防塞防之爭落下帷幕,李鴻章正打算創建海軍,需要知根知底的人來做統帥,所以希望丁汝昌能赴英國學習海軍,學成歸來,替自己掌管海軍。陝甘總督左宗棠當時正在指揮清軍收復新疆之戰,曾奏請丁汝昌發往甘肅差遣。這就更讓李鴻章覺得丁汝昌人才難得了,就更加不允許丁汝昌西行了。
可以説在清末複雜的人際關係當中,想要真正做點事情,投靠李鴻章是對丁汝昌最有利的選擇。所以成為李鴻章的嫡系,是他後來能夠“飛黃騰達”的絕對因素。但是,這種侷限性也最終造成了丁汝昌的悲劇。
太平天國降將丁汝昌為什麼會被清朝重用?

最終的命運:督師北洋水師,成也李鴻章敗也李鴻章。
因為是李鴻章的嫡系,所以光緒5年(1879年),丁汝昌留北洋海防差遣,派充炮船督操;光緒6年(1880年),代表李鴻章赴英接收訂購的“超勇”、“揚威”號巡洋艦;光緒8年(1882年)6月朝鮮“壬午兵變”,率艦隊抵達朝鮮仁川去控制局勢;光緒11年(1885年),丁汝昌代表李鴻章前往驗收中國在德國訂造的定遠號戰列艦、鎮遠號戰列艦、濟遠號戰列艦;光緒12年(1886年)7月,丁汝昌與總查琅威理率北洋水師主力赴朝鮮釜山、元山、永興灣等處操練,並巡查洋麪;也就是這個7月份,定遠等軍艦到日本長崎船塢去保養,結果引發了日本民間的羨慕嫉妒恨,從而水兵上岸後,引發衝突,日本賠款5萬。
在李鴻章的運作下,光緒14年(1888年)9月13日,海軍衙門根據李鴻章的提名,奏准以北洋水師記名提督直隸天津鎮總兵丁汝昌為海軍提督,加尚書銜。至此,丁汝昌達到了人生的巔峯。但是享李鴻章的福,就要承受李鴻章政敵的攻擊,要替李鴻章擔過,丁汝昌開始慢慢代人受過了。
太平天國降將丁汝昌為什麼會被清朝重用?

光緒20年(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日本人故意挑起戰事。光緒在清流的慫恿下,情緒激動喊着開戰,連慈禧都覺得洋人自己是打不過,小日本蕞爾小國還打不過麼?於是“甲午中日戰爭”爆發。開戰後,光緒一個勁地發電報,讓前線將士奮勇殺敵,但是面對遲遲不來的戰果,指責丁汝昌,質問為何沒有戰果?提出要將丁汝昌革職,送交刑部治罪。在李鴻章的斡旋之下,來了個“革職留任”。
事實上,當時整個朝堂的清流和頑固派都在等着看李鴻章的笑話,因為在他們眼裏北洋水師是李中堂的水師;而此刻日本則是全國一心,連天皇都只有一天兩餐,省錢打仗,把指揮部都搬到了仙台。所以勝負實際上已經很明確了。
日軍進攻旅順時,丁汝昌背鍋被革去尚書銜,摘去頂戴。旅順陷落後,丁汝昌又背鍋被革職,暫留本任。在具體的戰略部署時,清廷對前線的具體戰略佈防橫加干預更是觸目驚心。威海佈防時,如果陸軍戰力不濟,則陸路及海岸炮台則會成為日軍攻打北洋艦隊的武器,因此丁汝昌建議炸燬陸路海岸炮台,結果被戴宗騫舉報“通敵誤國”,清廷下令將其交刑部治罪。結果光緒21年(1895年),炮台失守,日本海陸兩軍配合,部分陸路炮台真的被當做了攻打北洋艦隊的武器。
太平天國降將丁汝昌為什麼會被清朝重用?

很難想象當時丁汝昌指揮打仗時,揹負着多大的心理壓力。最後丁汝昌在主艦被擊沉的情況下,在拒絕了日本人的勸降後,吞鴉片自殺了。丁汝昌死後,手下軍官牛昶昞盜用他的名義,與日方簽訂了《威海降約》。威海港裏,李鴻章經營多年的北洋水師,至此全軍覆沒。而丁汝昌死後,仍然被“籍沒家產”、用鐵鏈捆住棺材,不許下葬。雖然宣統2年(1910年),清廷為丁汝昌平反昭雪了,但是此刻清廷再也沒有了民心。
文/炒米視角
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
太平天國降將丁汝昌為什麼會被清朝重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64 字。

轉載請註明: 太平天國降將丁汝昌為什麼會被清朝重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