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月15日電 題:五年溯源五千年:傳統文化借力“蝶變”獨擅勝場
記者
當綜藝“愛上”詩詞,當故宮變得“萌萌噠”……既是陽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有着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中華傳統文化,經歷最近這五年“蝶變”,正在用老百姓更加享受的方式,悄然勾勒出一個民族的文化自信。
“人們在學習、研究、應用傳統文化時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結合新的實踐和時代要求進行正確取捨”,“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務以文化人的時代任務”,習近平的一番番寄語,引導着中華傳統文化在五年間創造性變遷。
資料圖: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吸引了來自全社會的關注
“天意君須會 人間要好詩”
――文化類綜藝熒屏鬥豔
在北京一家互聯網科技公司工作的湯芸,曾經在2015年的一場漢字聽寫大會中拿下“百人聽寫體驗”單場冠軍。雖然已經過去2年多,但那副獲獎證書的鏡框仍然擺放在她辦公桌的案頭。回想起比賽勝出那一幕,她的描述依然繪聲繪色。
“題目的編排都是由易到難,當時也沒覺得多緊張,畢竟從這檔節目面世之初我就一直在看,”湯芸笑着説,“不僅讓我認識很多生僻字和平日用不到的成語,還讓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傳統文化不是遙遠的看不到摸不着,而是就在我們身邊,實實在在的。”
身為綜藝迷的湯芸注意到,近年來,曾經喧囂一時的各種明星八卦類節目正在逐漸退潮,文化類綜藝越來越多的成為熒屏主角。從《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到《朗讀者》、《中國成語大會》,一部部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綜藝節目,在成為街頭巷尾熱議話題的同時,也成為收視率新的增長點。
數據顯示,《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收官收視率達到1.17%,超過排名第二的電視節目收視率30%以上,全部10期累計收看觀眾達到11.63億人次。《朗讀者》在CCTV-1和CCTV-3聯合播出,首播當天即登上微博榜單榜首長達兩個小時,並將其嘉賓們送上熱搜。
資料圖:《朗讀者》製作人董卿。
在知名媒體人、央視《朗讀者》製作人董卿看來,真人秀、純綜藝節目確實出現過“霸屏”的現象,但隨着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升級,文化類綜藝迎來了進一步發展的時機。在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時她表示,“詩詞熱的再度燃起,仍然説明現實文化語境中對於傳統文化的需求和熱愛依然強烈,這也是保有文化自信的底氣。”
在她的製作思路里,旗幟鮮明地傳播弘揚優秀文化責無旁貸。她曾説,我們應當有讓優秀傳統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滋養文藝創作、融入生產生活的自覺。它遠遠不只是競賽的敲門磚,不只是高考的必考點,不只是父母炫耀孩子的資本,不只是飯桌上和鍵盤上的談資,是我們每個人的‘詩和遠方’。”
“天意君須會,人間要好詩。”《向上吧!詩詞》執行總導演林間也認為,每一位觀眾都有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基因,這也正是他專注打造文化綜藝的緣由。“這種基因在觀眾心裏,是具備星星之火的,只要我們用一種傳播方式去喚醒它,它就能以燎原之勢受大家喜愛。”
林間坦言,自己這一檔節目希望追求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融的效果。他認為,儘管當下互聯網文化對人們語言表達方式的改變很大,但詩詞作為傳統文化,應該被普及,“用詩意且美好的表達,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也是一種精神追求”。
資料圖:部分故宮文創產品。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網站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文化創意融入民眾生活
在85後攝影師王兵家裏的冰箱上,貼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冰箱貼。最中間的“御膳房”尤為引人注意,不少來家裏做客的朋友,都會在這個冰箱貼前駐足。這枚“御膳房”冰箱貼正是故宮眾多文創產品之一。一改過去“嚴肅臉”的故宮,近年來正以“萌萌噠”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
“朕就是這樣的漢子”、“朕生平不負人”、“朕心寒之極”……奏摺上的字活靈活現成為飾品的點綴;聖旨、密奏這類珍貴文物被複刻成為筆記本封面;鑰匙扣上刻着“如朕親臨”、“步軍統領”等字眼,顯得更加饒有趣味。
每逢春節帶些北京特產回河南老家,是“北漂”陳雯多年雷打不動的習慣。2015年的一個偶然的機會,她接觸到了故宮文創產品,立刻被它們精妙的設計所折服。之後這些年,陳雯帶給家鄉親朋的春節禮物中,便增加了一份故宮元素。她認為,作為中國人最重要節日的節禮,除了看重這份儀式感之外,自己正在愈發欣賞這類文創產品深刻的文化內涵。
600歲的故宮追趕時代的腳步可謂矯健。故宮“掌門人”單霽翔曾這樣描繪自己對故宮元素走進國人生活的願景:清晨起牀先用四方樣式的茶器泡了壺茶,隨手撕下《故宮日曆》上過去的一頁;中午邊用故宮筷子吃着飯,邊用朝珠耳機聽音樂;午後納涼穿上如意涼拖,用“朕亦甚想你”的扇子扇來習習涼風……
資料圖:“最萌文物”^卣彩色存錢罐。太原美術館提供
這樣的一幕幕場景正通過故宮微博、微信和APP等新媒體方式的呼應,以文創產品的形式,日益成為人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商業數據代表了公眾的態度――故宮文創產品銷售額從2013年的6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近10億。“我們要讓故宮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作為一個博物館,最重要的是要把文化資源,真正地融入人們的生活。”單霽翔如是説。
故宮有180萬件文物藏品,如何把這些經典揭示出來?單霽翔在一次論壇上透露了故宮團隊的思路。“研究人們走向小康社會的生活形態和需求,比如碎片化的生活如何利用,用什麼樣手段接受信息,這些都在不斷進步。而文化創意產品要接地氣,融入到生活中,否則就會被束之高閣。”
這種變遷並非孤例,五年間,一向給人謹慎保守印象的博物館,不少都選擇把自己的經典元素創意化,打造更有親和力、更接地氣的形象。從三星堆的青銅面具形餅乾,到陝西曆史博物館“唐美麗”、“漢英俊”,再到山西博物院的^卣公仔……“收藏在禁宮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正在真真切切地“活起來”,成為當下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
資料圖:中央民族樂團樂隊中胡首席蔡陽參與演奏的某直播現場。記者 宋宇晟 攝
“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
――傳統文化為何能活起來、紅起來?
五年間,傳統文化對中國人生活的浸潤是全方位的。“活起來”的傳統文化正以一種全新的姿態“紅起來”,走進中國人的千家萬户。
從戲曲藝術與網絡直播結合、一小時名家名段演出吸引近63萬人次觀看,到“豐富拓展校園文化,推進戲曲、書法、高雅藝術、傳統體育等進校園,實施中華經典誦讀工程,開設中華文化公開課,抓好傳統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動”;從詩詞歌賦、經典古文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孩子們的教科書中,再到茶藝、陶瓷製作進入兒童主題樂園,“非遺”和普通百姓親密接觸……
毋庸諱言,變遷得益於五年間一系列頂層設計。文化部產業司巡視員高政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後出台的多項促進文化產業的政策和措施,推動了文化產業的迅速發展。2016年,中國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30254億元,首次突破3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67.4%,GDP佔比4.07%,首次突破4%大關。
有評論稱,傳統文化在這五年間的“走紅”,正是中國人文化自信提升所致的必然現象。雖然在刻板印象裏,傳統文化元素多出現在課堂之上或文人案頭,但當中華文化精粹和大眾以更有親和力的形式水乳交融,從輿論場和互聯網掀起的熱潮中可以讀出,傳統文化積澱的精華始終牽動着中國人的情感。這種源於文化情感的共鳴,更能激發國民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和自信。
耳濡目染身邊的種種變遷,湯芸不無感慨。“不僅我能感受到傳統文化和自己日益親近,我的父母、朋友也有類似體會。畢竟經濟的發展讓大家有着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古話説‘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更何況我們的傳統文化傳承着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血脈,在民族復興的路上,應該肩負起更多凝心聚力的使命。”
資料圖:中華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全新的魅力。任中豪 攝 圖片來源:CTPphoto
文化學者張頤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十八大以來,在中國經濟與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大背景、大環境下,隨着綜合國力的繼續提升,國家對文化認同、價值觀認同高度重視;另一方面,國民對文化、特別是符合時代特色和民族本色的文化,也有內在的需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是中華民族精神認同的核心,滲透在我們整體的國民教育、社會文明中。”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曾在多個場合談到文化自信的概念,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的講話上,習近平還曾對文化自信特別加以闡釋,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繼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第四個自信”。
“泱泱中華,歷史悠久,文明博大。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中創造和延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中華文化對中國人的影響已經滲透到了骨髓裏。這就是文化DNA。”習近平如是説。
張頤武多年前談及文化自信時坦言,自信的建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國自我提升的道路遠未到頭。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的是耐心,需要的是探尋,需要的是一種開放的心態。我們應該看到,中華民族是一個充滿活力民族,我們有着頗為理想的文化基礎。
“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習近平曾引用這首唐詩名句激勵文化工作者,“中國不乏生動的故事,關鍵要有講好故事的能力”。中華傳統文化的“好故事”,正在以各種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現形式走進千家萬户。往昔“如何讓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國人現代生活”的困惑,在民族復興的大歷史中,問號正在被漸漸拉直。(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