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美國重要人員在場的情況下,李顯龍只提亞太,而不提“印太”
文 | 海上客
出訪日本4天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日期間多次告誡日本,儘管有時候他使用的説辭較為委婉,但他明確提到了日本該在歷史問題、與周邊國家關係方面做些什麼。
雖是訪日,李顯龍卻也多次深入談及中國。“機會和市場都在中國,各國不能不和中國做生意,並且歡迎來自中國的投資”。這話,説得也夠明白了。
5月26日,李顯龍在第27屆國際交流會“亞洲的未來”發表演講 圖:新加坡《聯合早報》
1
先説李顯龍訪日之旅,從5月24日開始,4天的行程,不算短。當然,他此行除了會見日相岸田文雄,以完成自岸田上任首相以來兩國首次總理會晤以外,還在第27屆國際交流會上發表主旨演講——這一由日經新聞社創辦於1995年的年度論壇,今年的主題是“在分化的世界裏重新定義亞洲的角色”。
5月25日,李顯龍在日本會見馬來西亞首相伊斯邁爾·沙必裏 圖:新加坡《聯合早報》
海叔注意到,在前往日本之前一天,李顯龍剛通過視頻參加了美國總統拜登搞的所謂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日本、印度和包括新加坡在內的幾個東盟國家都是“IPEF”的創始成員國。但更早之前,李顯龍在與拜登會談,以及共同出席記者會時,曾多次出現這樣的情況——
拜登説“印太”,李顯龍接嘴説亞太。當然他也表示,新加坡歡迎美國的“印太經濟框架”。
在海叔看來,這無疑顯示了李顯龍的折衝之功。而在美國相逼甚急的時候,李顯龍能依然將亞太強調多遍,頗為難能可貴。
東盟十國中,有八國領導人前不久去了白宮。拜登給了他們1.5億美元,就希望能讓他們聯合起來打着東盟的旗幟幹些勾當。李顯龍當時也在場。此行日本,東盟國家的馬來西亞首相伊斯邁爾·沙必裏、泰國首相巴育、柬埔寨首相洪森也來參加第27屆國際交流會。這當然顯示出日本確實仍有不小的軟實力——一介媒體,來操辦各國首腦出席的論壇,這一點確實值得學習。
5月27日,李顯龍在東京與日本商界餐敍 圖:新加坡《聯合早報》
在發言中,李顯龍談了兩個地緣政治話題——
其一,是俄烏危機。站在他的角度,他批評了俄羅斯。但也提到,“尤其是像新加坡這樣的小國”,要居安思危。
其二,美國和中國的艱難關係將直接影響亞太地區。注意,在沒有美國重要人員在場的情況下,李顯龍只提亞太,而不提“印太”。
2
如果專門看李顯龍在日本期間談及中國之事,可以發現,他在這個沒有中國重要人員在場的論壇上,卻大談中國的重要性。
李顯龍 圖:新華社(資料)
譬如他在“亞洲的未來”演講中提及:“中美競爭哪怕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亞洲所有國家,一些國家想要靠攏一方或另一方是很自然的。但大多數國家都不希望被迫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在回答《日經新聞》提問,是否需要一個“亞洲版北約”以遏制中國的時候,李顯龍説:“亞洲的歷史進程與歐洲不同。亞洲從來都沒有一個可以和北約相提並論的組織。許多亞洲國家都和中國、美國和美國的盟友關係良好。”
2020年在新加坡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帆船賽
更重要的是他專門提及中國,海叔整理了一下,主要是這麼幾點——
其一,中國自身經濟。他説:“中國在全球經濟中佔比已增加,與中國有更多貿易往來是正常的,不與中國發展貿易會付出很大代價。”
其二,新加坡支持中國的倡議。他説:“中國一直參與亞太地區事務,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新加坡支持這些倡議,也是‘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成員。”
其三,許多國家喜歡中國。他説:“隨着中國經濟發展,中國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是幾乎所有亞洲經濟體的最大貿易伙伴。中國創造了合作、貿易、繁榮的機會,許多國家都想把握中國發展帶來的機遇,希望與中國有更多貿易往來。”
李顯龍還表示,新加坡今年是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輪值主席國。“CPTPP是個開放的組織,達到CPTPP高標準的經濟體都能加入,新加坡歡迎中國加入。”
3
當然,李顯龍此次行程是訪問日本,與日相岸田見面是重要行程,而提到日本,給與點評或者説些什麼,也極容易引起日本媒體的關注。
李顯龍於5月26日晚間會晤岸田文雄
從新加坡與日本的關係上看,確實有所加強。李顯龍訪日期間,5月26日會晤岸田之後,兩人共同宣佈成立“日本—新加坡經濟對話”(JSED)。海叔注意到,JSED由新加坡和日本兩國副部長或常任秘書主持,其中新加坡派出的是一名工貿部的常任秘書。但這一對話,除了討論加強雙邊經濟合作,包括日本提出的亞洲未來投資倡議以外,竟然還要就國際和區域局勢交換意見——感覺專業是否對口呢?
反正聽李顯龍怎麼説日本吧——
“由於太平洋戰爭的歷史,日本在安全領域一直採取低調姿態。”李顯龍認為,如果日本想要在安全領域做出貢獻,就要思考如何去處理過去,讓長期遺留的歷史問題有個了結。
而在日期間,在回答《聯合早報》記者提問時,李顯龍更説道,日本“能否為地區安全局勢發揮更多作用,取決於日本與各國的雙邊關係”。
不知道岸田文雄聽了李顯龍在日本期間在各個場合所言,心裏怎麼想,又如何去一個一個與周邊國家處理好雙邊關係。在海叔看來,李顯龍所説也未必完全正確。起碼,日本若想處理好與周邊國家的各種關係,這一定不是一個迅速的過程——
肯定不是岸田任期內能全部完成的工作,
甚至不是一代人可以完成的工作。
這些情況撇開先不談,從李顯龍在日本期間所説,可以領悟到——
當下的亞洲,難道不該更多地求同存異,發展經濟,增加民生福祉嗎?從這個出發點看問題,許多事就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