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島國約有49個,島國中島嶼上千個的如菲律賓、古巴、馬爾代夫等,稱為千島之國。印度尼西亞(以下簡稱印尼),則有約17508個大小島嶼,名副其實的萬島之國。
印尼前身是荷屬東印度,是荷蘭殖民地。當初荷蘭人來到這裏,逐步征服大大小小的蘇丹國和部落,與英國劃界後形成現代印尼的版圖。
印尼總面積191.94萬平方公里,面積不算特別大,然而世界前十三大島,有五個被印尼全部或部分佔有。島上民族眾多,小島是一島一民族,大島上更是錯綜複雜,剪不清理還亂。
印尼東部大島巴布亞島,面積78.60萬平方公里,比青海省還要大一個寧夏,是世界第二大島,僅次於格陵蘭島,也是印尼第一大島。巴布亞島西側屬印尼,東側屬巴布亞新幾內亞,總人口只有約1500萬。島上原始森林密佈,特有的動植物很多,是人類涉足較淺的地區。
巴布亞島像一隻恐龍,西北部是恐龍頭,東西走向的山脈貫穿整島,像恐龍的脊樑。西部山脈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最高峯查亞峯海拔4884米,是大洋洲的制高點。雖然在赤道附近,卻能在山頂看到積雪,山中還有冰河,因此稱為雪山山脈。
殖民時代,列強以東經141度為界,西側歸荷蘭,東側分屬德國與英國。一戰後英國兼併德國屬地,東西兩側分屬英荷。
後來澳大利亞繼承英國的權利,繼續統治巴布亞島東部,直到1975年巴布亞新幾內亞獨立。很多人可能會誤以為澳洲第二大國是新西蘭,其實巴布亞新幾內亞比新西蘭大,人口也更多。只是新西蘭白人多,經濟發達,國際知名度高。
1950年,印尼從荷蘭東印度獨立出來,但巴布亞島西部仍屬荷蘭。1961年巴布亞島西部也獨立,成立新巴布亞國,由於印尼派兵進入該島,1969年正式併入印尼。
印尼在此島設置了兩個省,巴布亞省和西巴布亞省。印尼總人口超過2.6億,兩省人口則只有約800萬,差距巨大,當年印尼兼併這兩省是實力使然。
國際上的慣例,是將巴布亞島劃歸大洋洲,而印尼所處的東南亞在亞洲,所以印尼又是橫跨兩個大洲的國家。
印尼北部大島加里曼丹島,面積73.60萬平方公里,世界第三大島,印尼第二大島,比青海省稍大。加里曼丹南部是印度尼西亞,北部是馬來西亞和文萊,三國人口合計約為2000萬,是個地廣人稀的大島。
該島地形複雜,中央基納巴盧山,最高海拔4102米。當初英國與荷蘭劃界,大致就是沿着基納巴盧山眾多山峯劃分的,這也是後來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的國界。
赤道從加里曼丹島穿過,這裏氣候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雖然河流眾多,但斷崖式的瀑布也很多,導致島內與沿海交通隔絕。
414年東晉安帝時期,法顯從印度求得佛法歸途中經過這裏。明朝鄭和下西洋,也有路過這裏的記錄,不過這個島並不在重要航線上,人口密度也不大,相關記載不多。
明清之際,東南沿海有不少明軍餘部和不服清朝統治的明朝遺民,造成大量華人下南洋。但是南洋路途遙遠,海盜橫行,背井離鄉的華人組織起各種同鄉會抱團取暖。
廣東梅州的羅芳伯在加里曼丹島西北角坤甸成立蘭芳公司,這是一個軍政商一體的組織,以對抗荷蘭東印度公司。
1777年,蘭芳公司改稱蘭芳大總制共和國,有軍隊數萬,民眾110萬,大部分為華人,羅芳伯就任元首。蘭芳共和國大致是今天印尼的西加里曼丹省,面積14.68萬平方公里,比遼寧省還要稍大一點。
建國後,羅芳伯派人回清朝覲見乾隆皇帝請求稱藩,卻被當朝以海盜匪巢視之,拒絕這個南洋華人在海外建立的國家。
羅芳伯向清朝稱臣,除了中國情結外,也希望清朝能出兵幫助抵抗荷蘭入侵者。乾隆拒絕的主要原因,也是不想捲入與西方列強的戰爭中。
此後蘭芳共和國與荷蘭殖民者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戰爭,大約109年後的1886年,荷蘭滅亡這個華人在南洋麪積最大的國家。當地華人大多被迫離開家園,去往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等地。
共和國曾經的首都坤甸,是一個被赤道穿越的城市,現在華人仍佔到1/3,是第一大族,其次才是馬來族和爪哇族等。
印尼西部大島蘇門答臘島,面積47.35萬平方公里,世界第六大島,印尼第三大島,接近四川省大小。蘇門答臘人口超過5000萬,是印尼人口第二多的島,而四川人口也不過8000多萬,可見該島人口當量還是不錯的。位置而言,蘇門答臘在馬六甲海峽西南側,正因為這個紅利,才讓該島成為印尼第二重要的島。
1406年,明成祖時期,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回程時蘇門答臘首領遣使入貢,被封為蘇門答臘國王,成為明朝萬國來朝的一份子。後來蘇門答臘國發生動亂,鄭和第四次下西洋時,擒獲前王子並帶到北京。鄭和旗下西洋後不久,蘇門答臘國被島上的亞齊國取代,明朝再為大規模海軍下西洋,不在掌控蘇門答臘島的局勢。
同在馬六甲海峽,蘇門答臘島暗礁多海水淺,對岸馬來半島地理情況要好得多,所以殖民時代英國在對岸有多個良港,荷蘭在蘇門答臘則鮮有深水大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海港,可以輻射中南半島乃至東亞地區,印尼蘇門答臘的港口,主要是為本地服務,因此規模也很難做起來。
為了發展蘇門答臘島,印尼從人口過剩的爪哇島移民過來,提高供需兩方面的量,然後重點擴建棉蘭港。如今棉蘭港已經是印尼爪哇島外第一大城市和港口,成為蘇門答臘經濟的火車頭,在整個印尼經濟體系中也有一席之地。
印尼中部大島蘇拉威西島,面積17.46萬平方公里,世界第十一大島,印尼第四大島,與河南、江西、貴州這三個省不相上下。蘇拉威西人口約為1900萬,中國這三個省則分別約為9500萬、4600萬、3500萬,可見蘇拉威西仍有一定的成長空間。
蘇拉威西由四個半島組成,形狀像個海星,它處在整個印尼羣島中央位置,古時是一個海上交通中心。島上有個望加錫城,曾是整個東南亞最繁榮的海港。不過荷蘭人進駐後,其重心在爪哇島,蘇拉威西島和望加錫的地位每況愈下,到現在已不是印尼一線城市。
蘇拉威西最大的瓶頸,它不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上,所以鄭和艦隊沒有來過。
印尼南部大島爪哇島,面積12.67萬平方公里,世界第十三大島,印尼第五大島,比福建省稍大,不足印尼總面積的1/15。爪哇島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島,島上人口有驚人的1.5億,是福建的五倍,約為印尼總人口的56%,這還是印尼從爪哇島移民出去之後的結果。
印尼總人口約2.6億,在中國、印度、美國之後排世界第四,那麼印尼的人口,為何高度集中在爪哇島呢?
爪哇島處在火山帶上,島上有火山112座,其中活火山35座。按理説這麼危險的地方,人口應該少才對。不過火山灰中富含大量礦物質,因此爪哇島土地肥沃,是農耕民族最鍾愛的地方。
中國有記錄爪哇島這個地方,大致是131年東漢順帝時期,島上的葉調國遣使來東漢。412年東晉安帝時期,法顯來到該島,當時稱為耶婆提。992年宋太宗時期,島上東爪哇國遣使朝貢。此時東爪哇國擴張迅猛,不僅統一爪哇島,還與蘇門答臘島上的三佛齊國交戰,東爪哇國大概是想在遙遠的大陸尋找一個強大的盟友。
1292年,元世祖忽必烈派一千艘戰艦組成的海軍,從福建行省泉州渡海,登陸爪哇島,聯合滿者伯夷國滅信訶沙裏國。滿者伯夷國王克塔拉亞薩隨後反戈一擊,把元軍打下海,統一爪哇。元朝稀裏糊塗在爪哇島打了一仗,似乎連敵友都未分清。
古代爪哇島受中南半島和印度方向影響,民眾多信佛教和印度教,滿者伯夷就是一個著名的印度教王國。
到了明朝初期,滿者伯夷勢微,取而代之的是西亞來的阿拉伯人,他們建立大小數個蘇丹國。鄭和下西洋時期,歷史給他鋪墊的非常好,因鄭和出生在穆斯林家庭,他也是伊斯蘭信徒,這大大拉近明軍與這些穆斯林政權的關係。
鄭和在爪哇島很多地方留下過足跡,東北部的印尼第三大港口三寶壟,就是以三寶太監鄭和命名的(鄭和兒時小名為三寶)。三寶壟華人非常多,建築物多是中國風格,港口叫三寶港,當年明軍開鑿的水井叫三寶井,中式殿宇三寶公廟供奉鄭和,是爪哇島極為重要的一座建築。
三寶公廟是遊覽勝地,終日香火不絕。每年中國農曆六月三十日,都要舉辦紀念鄭和登陸三寶壟的慶典。屆時華人傾城而出,抬着鄭和聖像上街遊行祭拜,還能看到中國傳統的舞龍、舞獅的活動,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摩肩接踵、盛況空前。
世界面積前十三位島嶼,印尼獨佔五個,萬島之國名不虛傳。除此之外,印尼還有一些特殊的島嶼。
帝汶島,面積3.08萬平方公里,約為海南島的九成大小。殖民時代,葡萄牙人最先來到這裏,荷蘭人到來後,兩個列強要重新劃分殖民地。
該島南北窄東西長,談判的結果是各佔一半,將帝汶島分為西帝汶與東帝汶。荷蘭有軍事優勢,當然是要靠近爪哇島這一側的西帝汶,但西帝汶中有一處歐庫西的地方,是葡萄牙人首次登陸該島建立的港口,葡萄牙人堅決不肯讓出該地。於是葡萄牙佔據東帝汶,並且在西帝汶有一塊飛地歐庫西。
1950年印尼從荷蘭獨立時,東帝汶仍在葡萄牙手中。1975年東帝汶宣佈獨立,九天後印尼就出兵佔領該國,成為印尼一個省。葡萄牙在這裏統治了400多年,因此東帝汶大多數人信基督天主教,與印尼主流伊斯蘭教格格不入。
後來的二十多年,東帝汶反抗力量從未停止武裝反抗,也英法印尼當局屢屢鎮壓。反抗、鎮壓、再反抗,20多年時間,東帝汶人犧牲了10-25萬,逃難到西帝汶的超過30萬,而今天東帝汶人口也不過120萬上下,印尼把東帝汶地毯式清理一遍又一遍。
與東帝汶最近的大國是東南方向的鄰國澳大利亞,1999年,以澳大利亞為首的維和部隊進駐,情況才得到控制。2002年,東帝汶舉行公投,正式成為一個國家,並加入聯合國。
同一個島同一個民族,繼續分屬兩個國家。東帝汶保留在印尼的飛地歐庫西,在面積是自己62倍的大國中保有一塊飛地,這也算不幸中的萬幸。
巴厘島,面積5633平方公里,約為崇明島的4.4倍。巴厘島距離爪哇島最短距離之後3.2公里,當初伊斯蘭教滲入爪哇島,許多印度教的忠實信徒,就逃到巴厘島,並且守住了這個島。所以巴厘島是印尼為數不多的,大部分人信印度教的島嶼。
巴厘島沙細灘闊,景色綺麗,當地歌舞風情萬種,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