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數字化改革,順勢而立、應運而生。當前椒江全區上下立足“當首善、創首位、立首功”,以數字化改革推動實現全區域整體智治、高效協同,正在形成抓數字化改革的比學趕超之勢,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示範區打牢數字基礎、注入數字動能。今起開設“‘數’你牛”專欄,聚焦各地各部門數字化改革的生動實踐。
三色碼管理制度、全品類收集、預處理功能……椒江在全國率先引入“海洋雲倉1.0”升級了!
4月30日上午,一艘專業收集船駛入椒江中心漁港,將收集來的含油廢水轉入岸邊一個巨大的“黑盒子”中。隨即,“黑盒子”的數字顯示屏上出現詳細數據:2021年4月30日10時21分,含油廢水,165.2千克。“這個回收裝置叫‘海洋雲倉’,目前已由1.0版升級到2.0版了。”椒江區農水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1.0版跟升級後的2.0版,有什麼區別呢?
漁船也有自己的“健康碼”
4月30日,臨近伏休期,洋麪上的漁船基本上都返回到港了,椒江漁業應急處置指揮中心通過平台大數據看到,發現漁船存在黃碼和紅碼現象,於是,通過指揮中心平台對這些漁船發出預警。
“海洋雲倉2.0版跟1.0版最大的區別是增加了三色碼管理制度,綠碼錶示到港就有回收污染物,黃碼和紅碼就表示沒有及時回收。”椒江漁業應急處置指揮中心主任陳合斌説。
當天上午,已經在港的漁船,接到椒江漁業應急處置指揮中心發出的預警後,有些漁船就直接聯繫上了經漁業部門指定的回收單位。
“通過海油收集寶(APP)一呼百應功能聯繫上,馬上就有回收單位過來回收。”浙臨漁21268船東胡餘鳳説。
在椒江中心漁港,污染物回收單位根據漁船提交的信息,對該船的廢油進行了回收。
回收單位在收集完之後,對該船收集廢油相關信息進行掃碼,這條原本黃碼的船,在船舶水污染防治清道夫平台上隨即變成了綠碼。根據椒江漁業部門的設定,綠碼為6個月以內有船舶污染物上交的;黃碼為6-12月;紅碼為超過12個月船舶污染物沒有上交的。
範圍擴大到全品類收集
“海洋雲倉2.0跟1.0還有一個區別就是從功能上看,1.0只是兩個品類的一個暫時儲存,2.0的是全品類船舶污染物,還有預處理系統。”浙江彩渱高科技有限公司副總陳光輝説。
圍繞着海洋雲倉進一步數字賦能的升級加持,椒江漁業部門將進一步完善其功能。1.0版只收殘油和含油污水,2.0版除了殘油和含油污水外,還包括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廢鉛酸電池等。
創新“海洋雲倉”服務模式
為全省海洋類數字化轉型創造椒江經驗
接下來,我區將探索從船舶油水污染物治理向油水污染物、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廢鉛酸電池等全品類治理模式邁進。在建設“海洋雲倉”的同時,擬同步以數字化延伸賦能漁港漁船安全管理、漁業提質增效。建立漁業數字信用系統,拓展數字+金融、數字+經濟等特色服務,創新“海洋雲倉”服務模式,為全省海洋生態治理數字化轉型創造椒江經驗。
“執法的數據彙集到海洋雲倉,經過分析彙集,可以進一步提升數據的應用。比如數字+金融,數字+經濟,數字+服務等,進一步豐富海洋雲倉的內涵。”椒江區農水局相關負責人説。
新聞多一點
“海洋雲倉”項目是響應長江經濟帶船舶污染物協同治理的要求,基於開放區域政府漁船管理、環保管理大數據為基礎,採用購買國內一流的第三方專業化數字集成服務為手段,應用“區塊鏈+物聯網”技術,以建設海洋生態文明為目標,以數字化賦能船舶污染物協同治理,實現污染物處置全鏈條生態、環保、安全,達到漁業、水利、生態環境、道路交通運輸、海事等部門可視可控的要求,從而提升政府端的數字化監管水平和治理能力。
2019年11月,我區在全國率先引入“彩渱系統”進行試點,在椒江中心漁港、大陳漁港鋪設智能硬件“海洋雲倉1.0”,分類收集漁船污染物,服務覆蓋進出轄區漁船1000多艘,實現了船舶污染物有人收、有處去、方便管。
(藍媒聯盟•椒江傳媒中心記者徐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