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同是日系豪華品牌的雷克薩斯、謳歌、英菲尼迪,三者無論是在中國還是美國等國的表現,深刻地詮釋了什麼叫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家的孩子。
隨着2020年銷量的公佈和成交價的出爐,雷克薩斯與謳歌、英菲尼迪的差距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大。這不禁讓人感慨,本田、日產不比豐田差多少,為何前兩者打造的豪華品牌與後者的懸殊如此之大,尤其在中國市場更甚。至於原因,用“眼界決定境界,格局決定結局”來概括也不為過。
“優等生”與“差生”
評判一個車企或品牌是否成功的最直接指標就是銷量,雖然這很簡單粗暴,但也有一定的道理。不過有一點要注意,我這裏用銷量評定的是企業或品牌是否成功而不是產品的好壞。如此一來,雷克薩斯的品牌力從全球範圍來看,顯然高於謳歌和英菲尼迪,在品牌溢價力上甚至與BBA有一拼。
根據數據顯示,在美國市場,2020年全年,謳歌銷量為13.69萬輛,同比下滑12.97%;英菲尼迪為7.95萬輛,同比下滑32.46%;雷克薩斯則下滑7.7%至27.5萬輛。
雖然這個品牌都呈下滑態勢,但是從幾家研究公司的分析師表示,美國2020年汽車銷量將達到1440萬至1460萬輛,較一年前下降約15%來看,雷克薩斯不僅好於謳歌與英菲尼迪,同時比多數汽車品牌都抗壓。
在中國市場,謳歌2020年銷量為1.12萬輛,同比下滑24.2%,相比本田在華以164.2萬輛力壓154.4萬輛的豐田,排品牌榜第二的無限風光,謳歌這點銷量就顯得十分的落寞。此外,在2014年,本田還曾放言到2020年,謳歌的年銷量目標將達10萬輛。現在來看,計劃確實趕不上變化。
與謳歌在華一樣尷尬的是英菲尼迪,2020年銷量為2.57萬輛,同比下滑26.7%。屋漏偏逢連夜雨,去年6月,英菲尼迪自降半級,重新定位為“Nissan Plus”,用中文來説就是“大日產”,從此不再屬於豪華品牌陣營。褪去“豪華品牌”外衣的英菲尼迪,明面上既跟豪華無關係,與主流合資品牌的高端車型相比,價格競爭力又不強,銷量不增反跌實乃正常現象。
相比二者在華已經國產的“本土優勢”,依靠純進口的雷克薩斯以同比12%的增長,年銷量22.36萬輛引領豪華品牌細分市場。不僅如此,從全球範圍來看,2020年中國市場是雷克薩斯唯一實現增長的汽車市場。
另外,從近5年的銷量數據分析,三者在美國市場總體都呈下滑趨勢,但在中國市場,雷克薩斯是三者中唯一一個同比出現正增長的日系豪華品牌,從2015年的8.69萬輛至2020年的22.36萬輛,6年增幅高達157.3%。
反觀謳歌和英菲尼迪,前者年銷量始終徘徊在萬輛左右,2018年一度跌至6300輛,不及雷克薩斯一個月的銷量;後者從2015年至2017年,都保持超4萬輛的銷量水平,但從2018年開始,其銷量就大幅下跌至3萬輛左右。不僅如此,英菲尼迪從2019年開始便退出歐洲市場,當年全球銷量也僅為18萬輛。可以説,英菲尼迪的全球化之路越來越窄,成為專屬於北美地區的汽車品牌。謳歌亦是如此。
除了銷量,在豪華品牌成交價上,雷克薩斯也是名列前茅。根據中國流通協會的統計數據,2020年奔馳在華單車平均成交價格為46.5萬元,寶馬為40.5萬,奧迪是31.5萬元,全進口車的雷克薩斯在40萬元以上,而凱迪拉克單車平均成交價則為28.9萬元。
要知道,雷克薩斯在2020年還遭遇了“機油門”風波,這不僅沒有影響它的銷量,甚至在終端不優惠還加價的情況下,距離凱迪拉克23萬銷量的也只有不到萬輛的差距。根據雷克薩斯在中國受消費者的喜愛程度,其2021年有望超過凱迪拉克成為二線豪華品牌的領頭羊。
雷克薩斯與謳歌、英菲尼迪本是豐田、本田、日產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為美國市場而打造的高端品牌,30年間卻“同途異路”,不禁想何以至此?
眼界與格局
哲學中最經典的莫過於終極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要去哪裏?”這三問同樣適用於任何一個被創造的對象,包括雷克薩斯、謳歌、英菲尼迪。
對於這三者的誕生地,很多人都知道,就是美國,它們仨又被稱為“日系美國車”。至於誕生的原因,可以從日系車1970年代牢牢佔據美國市場,被美國限制了發展講起。
為了擴大在美國的盈利,本田、豐田、日產三大日系品牌都意識到做高端車的必要性。在此背景下,1986年3月,首批60家謳歌的銷售店在美開業,而且銷量成績很不錯。至於雷克薩斯和英菲尼迪,誕生時間要比謳歌晚3年左右。
原本日系這三個豪華品牌都是針對北美市場研發出來的,如今卻只有雷克薩斯在全球市場均衡發展着,也是令人無限感慨企業領導人的“眼界與格局”有多麼地重要。這從雷克薩斯進入歐洲市場遇阻可見一斑。
高木晴夫在《豐田系:雷克薩斯奇蹟》一書中提到:“歐洲人絕不會接受一個沒有明確國籍,缺乏自身國度文化元素的品牌。”
從這句話我們可以得知以下信息:1、為美國打造的日本汽車品牌,想要照搬到歐洲並獲得當地用户的認同很難;2、一個品牌脱離了所屬國家的文化背景,那就無故事無魅力可講,只有回到本國文化中去,這樣才有孕育生命的土壤讓其落地生根。
這也是雷克薩斯與謳歌、英菲尼迪最大的區別。前者以“源自日本,走向世界”的思想為指導,將率先在北美生產、銷售的雷克薩斯進行梳理,創造以根植於日本文化為目標的世界性高檔品牌。為此,豐田對雷克薩斯進行了長達近10年的品牌重塑,最終於2005年8月將雷克薩斯品牌轎車投入日本市場,從而再次走向歐洲、進入中國等汽車市場。
反觀謳歌,作為最先在美國誕生的日系豪華品牌,自1999年以來,其售出的車輛大約有三分之二是在北美生產的。這款針對美國研發、北美生產和北美銷售的產品,只有少量賣到北美以外地區,包括本田的根據地日本市場有需求都是靠進口,且銷量並不高。
一個在大本營都無太高銷量、且不依託本國文化滋養的豪華品牌,從長期來看,是絕對沒有魅力來涵養這個品牌向世界各地擴張的。當然並不是謳歌不願意,只是美系運動性能的文化,與日本本土的中庸、小排量的用車環境格格不入罷了。
可以説,如今謳歌、英菲尼迪、雷克薩斯在全球的境遇不同,與三者母公司對未來有着不同的規劃有着莫大的關係。
不僅如此,雷克薩斯所營造的獨特日式豪華和一勞永逸的售後服務,也成為它後來居上且口碑不斷髮酵的重要原因。要説技術,作為技術宅的本田賦予了謳歌更多的駕駛樂趣,但也恰恰因為這個,成為謳歌在不同市場雙標的重要證據。
例如在北美市場的謳歌車型都搭載了排量更大的發動機,傳動效率更高更先進的變速器。進入到中國市場,除了RDX高配四驅車型的2.0T 10AT 全時四驅動力總成拿得出手,無論是在售的CDX,還是已經停產的TLX-L都缺乏誠意,幾乎是移植了本田同平台對應母版車型的動力總成。
雖然雷克薩斯也是如此操作,但雷克薩斯之所以受到消費者的認可並不是因為動力總成,而是上述説的連BBA都無可比擬的售後服務,即便羊毛出在羊身上。
至於英菲尼迪,僅拿在華銷售的車型來説,不僅少,更新換代還慢。除了全新QX50是搭載了最新的可變壓縮比2.0T並採用全新設計之外,其餘車型都在用老的設計。像是主力轎車Q50L自從上市以來就一直靠着縫縫補補過日子外,換代車型遲遲未來,更別説像那些進口的Q60、QX60、Q70、QX80等車型了。
不過隨着降級成為“大日產”後,未來的英菲尼迪車型將基於日產的平台和技術打造,屆時攤薄成本後的英菲尼迪競爭力將大大加強。據悉,重新定位後的英菲尼迪新產品預計會在2023年正式推出。
從雷克薩斯、謳歌、英菲尼迪三個日系豪華品牌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有時候“我明明已經很努力了,可為什麼結果卻不是我想要的?”是再正常不過的,因為努力的方向不對,自然越努力離夢想越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