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病,比抑鬱症後果更嚴重的心理疾病,正在侵襲中國千百萬好學生…

01

最近看到朋友圈有人轉發了一篇文章,文章裏寫到,有一個考上了北大的狀元,自殺未遂。

在自殺前,這個學生一切看起來都很好,積極上進,前程似錦,一直以來都是父母的驕傲。

但是這個學生卻對心理醫生説:

我感覺自己在一個四分五裂的小島上,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要得到什麼樣的東西,時不時感覺到恐懼。19年來,我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也從來沒有活過。

曾有一位同樣在北大任教的心理學博士徐凱文老師,在多年工作中發現,在北大這個彙集了全國精英學生的地方,有不少優秀的學生,經常會陷入到空虛、迷茫的狀態之中,他們感覺人生沒有意義,感覺自己內心空空蕩蕩,似乎除了好好學習,不知道自己還有什麼價值。

徐凱文老師將這些學生的這種心理問題,稱作“空心病”。

在人們的認知裏,優等生天生就具備了健康的心理,但患上這種心理問題的孩子,他們會維持着好成績,但卻感覺自己如同行屍走肉,有些人會漸漸開始厭學,還有些人會嘗試更極端的做法——自殘或者自殺。

成績優秀的孩子也會有心理疾病?

成績優秀的孩子也會想要自殺?

“空心病”是怎麼出現的?

前段時間一部廣受好評的電影《陽光普照》,其中一個孩子的經歷,就恰好描述了這種心理問題。

02

《陽光普照》的故事圍繞着一家四口展開。

父親阿文是駕訓班教練,母親琴姐是夜總會發型師,他們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阿豪,品學兼優,一直是優等生,小兒子叫阿和,從小不學無術,和不良少年混在一起。

某天,阿和被人欺負,找來兄弟替他出氣,沒想到,這個替他出氣的兄弟居然拿刀把對方的手砍了下來。

原本只是鬥氣,現在成了一場刑事案件。

父親對法官説:

我希望你們把他送進去好好管教。 我希望他關到老,關到死。

父親討厭這個小兒子,一心偏愛聽話懂事、成績優秀的大兒子。

他惦記大兒子,關心他的學習,親自到學校給大兒子送學費。

他每年都會送給大兒子一本他最珍視的筆記本,筆記本上寫着“把握時間,掌握方向”,既是父親的教誨,也承載着父親對孩子深深的愛。

除了偏心,這個父親甚至不願意承認自己有阿和這個小兒子。

每當有人問起他有幾個孩子的時候,他的回答是“只有一個”——那個成績優秀,正準備上醫學院的阿豪。

可命運偏偏跟他開了一個玩笑。

在某個深夜,大兒子阿豪似乎毫無徵兆地,從一棟高樓一躍而下,離開了這個世界。

他的父母一時都無法接受,他們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會讓這個“前途無量”的孩子選擇結束生命。

03

阿豪的人生看起來很完美,優秀、懂事,同學老師都喜歡他,父母也偏愛他,他本可以擁有光明的前途,到底是什麼導致他自殺?

他的父母不明白,他的弟弟不明白,觀眾也不明白。

阿豪是怎樣的孩子?

電影裏,所有人對他的評價都是一個字:好。

只是這種“好”,透着對阿豪的捉摸不透。

弟弟阿和説:

哥真的是一個很好的人,什麼事情都替大家設想,但其實我們沒有一個人真正知道他心裏面在想什麼。

愛慕阿豪的女同學説:

他對人很好,有時候會覺得他好像把所有的好都給了別人,忘了留一點給自己。

即便在自殺前,阿豪也都還在“考慮”着別人——

他把手機裏面所有訊息資料都刪得乾乾淨淨,把房間整理乾淨、衣物疊放整齊,不想給家人添一絲麻煩。

阿豪在電影裏出場不多,但每一次出場,似乎都有一種壓抑的平靜,他與人相處總是保持着距離。

影片中有一幕,上一秒阿豪還是獨坐在空無一人的教室,下一秒阿豪驚醒,發現自己原來置身於坐滿同學的中。

夢境是一個人的內心反應,阿豪雖然一直身處擁擠的人羣中,但他自己卻感覺十分孤獨,彷彿周圍空無一人,只有他自己。

阿豪的心就像是空了,就像水中的月亮,看着明亮、圓滿,撈起來卻空無一物。

04

阿豪就是個患上了“空心病”的孩子。

而“空心病”的形成,與他的家庭有關。

阿豪的“優秀”,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達成父母望子成龍的願望,而不是源於自己內心的動力。

在弟弟被關進管教所之後,阿豪更是揹負起了"全家的希望"。

父親對他説:

你不能停下來,弟弟不成器,只能靠你了。

當阿豪的心被父母的願望過度地佔滿時,他已經沒有空間留給自己,他的生命已經變成了別人的生命,他只是在為父母願望而活的一個工具。

在別人看來,他光彩奪目,可在他自己看來,他只是個光鮮亮麗的“擺件”,他所努力的一切,與他自己毫無關係,只不過是完成父母的指望而已。

因為阿豪太過於優秀,從不要人操心,所以父母也根本沒發現,他才是家裏那個最需要幫助的孩子。

阿豪父親只是不斷鼓勵孩子好好學習,送他一本又一本給予了他“厚望”的筆記本,卻不知道的是,阿豪至死也沒在他送的筆記本上寫一個字。

也因為阿豪的“聽話”,母親把更多時間花在了“不聽話”的小兒子身上。

她對阿豪很少關心,他自殺前一個禮拜都沒有去上學,母親竟然毫無察覺。

這樣優秀而讓父母“偏心”的哥哥,也讓弟弟嫉妒,兩個同齡人幾乎沒有交流,甚至因為總活在阿豪的陰影下,弟弟也越來越討厭他。

揹負着家人的希望,卻得不到家人的情感關注,這樣的阿豪,活得好像與世隔絕的孤島。

他渴望家人能為他提供一處蔭翳,來盛放他的脆弱,允許他偶爾也能表現得不完美。

阿豪在自殺前發的簡訊中寫道:

我環顧四周,不只是這些動物有陰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馬光都可以找到一個有陰影的角落。 可是我沒有,我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二十四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温暖,陽光普照。

阿豪沒有陰影,父母也不允許他有陰影,重重的期望,壓在阿豪心中,他無處可躲,更無法從刺眼的陽光下逃離出來。

於是,他躲進死亡的陰影裏,永遠出不來了。

05

可能有人會問,空心病是不是抑鬱症的一種?

空心病確實具備了抑鬱症的某些特徵,比如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醫院的話,也很可能會被診斷為抑鬱症,但問題是所有的藥物可能都無效。

與抑鬱症不同的是,空心病更多是一種價值觀的缺失。

價值觀對人有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一個人只有知道了自己是誰,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才能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從而找到人生的意義。

但某個觀念的形成和改變,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

因此,作為孩子人格形成的塑造者,家長的教育方式顯得至關重要。

孩子的心理教育,家長應予以重視,同時注意讓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和尊嚴。

父母還應多與孩子建立情感連接,而不只是關心孩子的學習。

如果發現孩子有“空心病”的症狀,家長應予以重視,必要時需向專業人士求助。

沒有人可以一直處在陽光下,也沒有人能一直待在陰影中,我們既要看到孩子身上的優點,也需要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放下對孩子過多的期望,孩子才能有更多空間讓自己的心得到成長。

願你的孩子,既能享受陽光,也懂得乘涼。

最後的話: 順便跟大家再説一下, 我已經開通了微信視頻號,今後會更多的在視頻號裏和大家分享兩性心理、情感心理等心理學知識。前幾天很多讀者已經通過文章關注了我的視頻號,但是也有讀者反映説無法查看,如果你也有這種情況或者還沒來得及關注小樓的視頻號,特別為大家整理瞭如何使用的文章,在後台回覆 就可以查看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95 字。

轉載請註明: 空心病,比抑鬱症後果更嚴重的心理疾病,正在侵襲中國千百萬好學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