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了家務,能給他錢作為獎勵嗎?你的做法決定了孩子未來
冉瑩穎曾經在《媽媽是超人》節目裏向大家展現了自己家鼓勵孩子做家務的“工資制度”。
在面對母親的質疑時,冉瑩穎説:“這樣可以告訴他們東西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的,他們需要自己去體驗。”
不容置疑,冉瑩穎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事實上,節目最後所呈現出來的結果卻並不是那麼盡人意——孩子並沒有像母親預先設想的那樣“好好工作”,導致最後因儲蓄不足買不起自己想要的玩具而嚎啕大哭。
善於利用物質激勵孩子做某一件事,這似乎是中國父母都會犯的通病。
“你今天好好吃飯了,我就帶你出去買玩具好不好?”
“你今天把這桶垃圾倒了,我就帶你去吃好吃的。”
“你今天把房間整理好,我就獎勵你20塊錢。”
......
專家表示,金錢的交換機制,會引起議價行為,進而導致孩子的正常行為受獎勵機制驅使,在獎勵缺失、或獎勵低於預期的情況下行為失控。理想的行為機制是基於孩子自我認知的,即“正常行為是孩子自身需要的自發行為”,而不是獎勵的結果。
不可否認的是,獎勵機制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孩子行為的主動性,讓他們可以從中感知勞動帶來的價值。但事實上,這也給孩子造成了一個誤區,讓孩子以為做家務就必然會換來某種獎勵,這樣的教育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
1
金錢獎勵能讓人做事,卻不會讓人主動做事
鄰居家的曼曼前些日子向我炫耀了一套她為孩子設計的“做家務獎勵機制”:
洗碗5元,拖地5元,整理房間10元......
她説:“現在小魚比以前勤快多了,我讓他做事,他就會做,反正他做一次我也沒花多少錢,而且還可以鼓勵他做家務呢。”
曼曼看着客廳里正在寫作業的小魚,眼中的自豪感不言而喻。
可上個禮拜五下午回家的時候,我卻發現事實不盡如此。
曼曼在院子裏叫小魚去倒垃圾的時候,小魚一直在旁邊討價還價:“媽媽,我現在這麼乖,你再多給我五元我就去嘛!”説着,小魚還撇了撇嘴,可就是不動身。
曼曼無奈,只好又加了5塊錢。
後來才聽曼曼説,這已經是小魚這個月第四次加價了。
金錢獎勵表面上能促使孩子做事,但實際上卻對孩子的主動性造成了極大的破壞,讓孩子產生了唯利是圖的心理。
人做一件事需要的是動機,而金錢獎勵能讓孩子做事,卻不會讓孩子主動做事。
因為一旦沒有了獎勵或獎勵低於預期,孩子也就失去了做事的動機。
2
“僱傭關係”讓孩子混淆概念
《怪誕行為學2:非理性的積極力量》裏舉過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
以色列一家幼兒園進行實驗,對接孩子遲到的家長實施罰款,可是效果並不好,而且還帶來長期的負面效應——因為在罰款之前,家長遲到會為此感到內疚,因為他們遵循的是社會規範;可是罰款之後,他們只需要付錢就能心安理得,“遲到”有了價格。更殘酷的是,當日託中心取消罰款之後,家長們繼續遲到,因為他們發現價格變成零了。也就是説,這時候社會規範和市場規範都取消掉了。
按道理來説,家長遲到應用社會規範來約束,可是上述的例子反用市場規範來要求——罰款,導致家長們的意識裏出現了一個混淆的概念:遲到=罰款,只要交了罰款就不會存在內心的譴責了。
而這種行為規範放在孩子身上也是同樣的道理。
如果父母過於頻繁地用金錢物質來衡量孩子的勞動行為,就很容易讓家庭教育陷入“僱傭關係”的死循環中,讓孩子形成“勞動=金錢”的錯誤概念。
一旦這種錯誤的價值觀念在孩子的幼兒時期根深蒂固,那麼就會造成孩子在家庭方面責任感的缺失,容易抱着一種家務活事不關己的態度,做事前會跟父母斤斤計較、討價還價,要求以更高的工資來彰顯自己的勞動價值。
3
動機是前提,額外教育更重要
不可否認的是,從小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確實很重要,父母用“條件交換”的方式誘使孩子做事的動機也沒有錯,但是要想讓父母的教育得到實質性效果、孩子能夠心甘情願地做家務,決不能少了額外教育。
1、金錢不完全等同於勞動,但不否定用金錢獎勵孩子
文章否定金錢完全等價於勞動的觀念,但絕不是完全否定用金錢獎勵孩子的做法。
孩子年齡小,對金錢的認知尚有不足,父母的“金錢獎勵”給孩子形成了一種“金錢至上”的心理,孩子會“斤斤計較、討價還價”似乎也不足為奇。
騰訊金融科技智庫聯合深圳大學會計與財務研究所共同發佈的國內首份親子財商教育研究報告《親子財商教育:國際比較與中國啓示》顯示,財商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需要後天培養,尤其需要父母從小的培養。
所以,這時候父母要做的,就是要給孩子灌輸一種正確的金錢觀。
例如告訴他們自己賺來的錢是什麼?錢該怎麼用?
告訴孩子通過做家務活賺來的錢是自己的勞動成果,是被認可的,是勞動額外的的附加值。掌握勞動技能本身,做得開心,才是勞動最大的獎勵。
並且,為了尊重孩子的勞動成果,可以適當鼓勵孩子存錢,把自己每次的“成果”都用存錢罐存起來,以此不斷激勵自己的孩子。
2、教育的過程中家長的行為影響很重要
我的侄女到現在不過三歲半的年紀,但卻出奇地“愛幹活”。
姐姐在家拿起掃把掃地,她就會在旁邊有模有樣地學;
姐夫在院子裏給花兒除草,她也會在旁邊用自己的小手拽起一棵棵的小草;
姐姐在房間裏整理牀鋪,她就靠到牀邊用手輕輕地把牀單捋平;
......
無論侄女幹得好不好,姐姐也從來都沒有去阻止過她,而是不斷地鼓勵她讓她繼續嘗試。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説過一句話: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顆顆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孩子是一種好奇心很強的“動物”,看着大人幹活,就會自然而然地去模仿,這時候大人要做的,絕不是去阻止孩子,責罵孩子搗亂,而應該是主動鼓勵孩子多動手,多嘗試。
比如家裏打掃衞生的時候,你可以適當鼓勵孩子:“你想不想過來嘗試一下呢?你看這樣(家長在一旁示範),很有趣的哦!”
在孩子初期具有簡單溝通能力的時候,千萬不要因為害怕孩子弄髒身子而剝奪了他們接觸外物的權利。如果他想模仿你幹活,你就把自己手上的東西遞給他(菜刀等危險品除外)或是給他買相應的塑料玩具,讓他自己把玩嘗試,一來二去可以培養他對家務活的信心和興趣。
3、為孩子設計一套“做家務遊戲”
如果單單循規蹈矩地把家務活當做一種“工作”的性質來看,自然就少了些樂趣。但如果能把家務活轉換設計成一套遊戲,那必然能吸引到孩子的注意力。
例如下班回家,吃完晚飯看着面前的一堆碗筷一籌莫展的時候,就可以想出一個辦法:讓家裏的任意一個成員和孩子比賽洗碗,看誰洗得快,洗得快的可以獲得某種獎勵。
在這種情況下,讓獎勵和遊戲相互聯繫起來,就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金錢獎勵機制”了。遊戲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主動承擔家務,間接激發孩子對家務活的興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勞動過後,要記得繼續鼓勵並且感謝孩子
如果你想讓孩子做事,就一定要用真誠的語言去鼓勵他、感謝他。
和他一起做事的時候,可以對他的每一個小進步都進行具體的表揚,例如今天孩子地板打掃得比以前更乾淨了,你就可以鼓勵他:“你今天很棒哦!媽媽(爸爸)很感謝你!你看地板掃得多幹淨,下次説不定就可以掃得比我更乾淨了呢!”
用温暖的語言讓他感覺獲得更多的愛、更多的認可,而不要輕易就想用冷冰冰的金錢解決問題。
好的教育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促成的。讓孩子養成自發做家務的行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的是父母不斷地努力實踐和總結經驗。
作為父母,不僅僅要對自己多一份苛責,也要對孩子多一份耐心。要知道,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對孩子的影響也必將深遠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