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第3452篇原創首發文章 字數 5k+ ·
· 秦朔 | 文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激情永不熄滅,只在等待時間。
7月31日,第三十屆青島國際啤酒節如期開幕。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餘款品牌啤酒匯聚青島金沙灘啤酒城,拉開了為期17天,融美酒美食、街頭文化、流行音樂、極限運動、競技體育等200餘場活動於一體的盛大啤酒季。
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年啤酒節實施人員限流,啤酒城內遊客接待不能超過最大承載量的50%,晚上9點停止入城,比以前提前了一個小時。但漫步其中,那種濃烈的人間煙火和快樂豪情還是讓人備受感染。
在青島啤酒的花園啤酒狂歡區,大篷後就是集裝箱冷庫,鮮啤酒通過管道從冷庫直接接入大篷,一扭開關,啤酒就湧動出來。真正徹底的新鮮感撲面而來!
多年前去過慕尼黑啤酒節,我覺得青島啤酒節完全可以與之媲美。我不善飲,參加啤酒節的最大收穫,是通過對中國酒業協會、青島啤酒公司的採訪,從存量和增量角度對中國經濟有了一些新認識。
我的結論是,存量的質變,也將為中國經濟打開新空間。
存量經濟不等於下行經濟,也能成為上行力量
近年很多學者提出,中國的存量經濟特徵越來越明顯。
存量經濟的意思是,很多行業的產銷量不再增長,對經濟不再有增量貢獻。此時行業的主題不再是如何做大蛋糕,而是如何分蛋糕,如何從別人那裏搶蛋糕。
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何勇説:“中國啤酒業的產銷量從1978年的50萬千升左右增長到2013年5062萬千升的頂點,數量增長了100倍,此後開始下降。”
商業數據與分析公司GlobalData的數據顯示,2013-2018年中國啤酒消費量的年複合增長率為負數,是-2.0%。
當一個行業出現這樣的拐點,很多人就預測,行業進入了下行期,沒什麼希望了,企業的日子只會越來越難熬。
青島啤酒董事長黃克興説:“啤酒產量確實出現了拐點,但行業發展正在優化,青啤步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期,呈現出利潤增長高於收入增長、收入增長高於銷量增長的趨勢。”
從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來看,青啤2016-2019年分別為10.43億、12.63 億、14.22億、18.5億元,四年增長80%。今年上半年青島啤酒(600600.SH)市值突破1100億,創歷史新高。
根據年報,青啤2016年的啤酒銷量為792萬千升,2019年為805萬千升,增幅為1.6%。四年時間,銷量增長1.6%,利潤增長80%,靠什麼?
黃克興説:“靠把蛋糕做好、做精、做新,通過創新實現產品升級,提高高端產品的佔比。這樣利潤就能做厚。”
何勇提供的數據也顯示,中國啤酒業目前的利潤增速快於產量和收入的增速。以今年6月為例,產量同比增長6%,收入同比增長11.85%,利潤同比增長38.59%。
川財證券研報指出,中國啤酒業的CR5集中度(行業前五強市場佔比)從2013年的65.2%提高到2018年的70.4%,但和美國等國際市場上CR5一般在85%以上相比,仍有很大距離,未來將持續提升。
GlobalData的報告説,2013-2018年中國高端以及超高端啤酒消費量的年複合增長為6.4%,從2013年佔市場的10.94%增長到2018年佔16.44%,未來幾年將突破20%。但即使到20%,對照美國40%以上的高端啤酒佔比,仍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此外,從精釀啤酒看,中國的精釀啤酒銷量從2012年的56.7萬噸增加到2018年的87.9萬噸,目前佔市場的2.4%左右,對照美國精釀啤酒佔市場13%的比重,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在中國的啤酒品牌中,青啤最有價值,其2019年出廠酒價平均為3430.87元/千升,高出華潤啤酒(2920.75元/千升)17%以上。但和主要依賴高端產品的國際一流啤酒集團5000-7000元/千升的出廠酒價比,還有不小差距,潛力可以進一步挖掘。
和行業專家們的交流,讓我感到,中國啤酒業過去幾年的變化,折射出了存量經濟的創新可能。
存量經濟不是隻能碌碌無為而下行,而是大有可為去上行——
1、存量經濟不等於下行經濟。一個行業的數量不增長不等於價值不增長。如果通過創新和結構調整,能實現價格總水平的上升,就能創造出更多經濟價值,讓存量經濟變成增值經濟。
2、存量經濟不等於過時經濟。一説到存量經濟、傳統經濟,總給人一種過時老化的感覺,其實很多存量經濟、傳統經濟都是基礎性的經濟,和消費者常相伴隨,不會消失。而一旦存量經濟找到創新之道、跨越之路,並和新需求、新技術、新材料、新方向相結合,與時俱進,與時恆新,存量經濟就能成為創新經濟。
我進而想到,當中國經濟已經發展到百萬億元GDP的規模,一定要防止那種“增量比存量重要,增量發展比存量發展優先”的思維,就是把資源過多傾斜到新經濟、新模式、新概念上,過度燒錢,而忽略了存量經濟本身的優化、提升、創新之中就孕育着經濟的新空間。
在某種意義上,存量經濟的創新,更有規律可尋,更加靠譜。
青啤的存量創新是如何煉成的
2012年,1986年大學畢業後就加入青啤的黃克興接任青啤總裁,當時整個市場仍是增量經濟,各大企業都在高歌猛進,跑馬圈地,以獲得更大份額。
但黃克興從青啤CFO提供的數據中感到了不安。他發現,青啤促銷費用的增速比產品銷量的增速高,主營業務利潤的增速日趨緩慢,甚至下降。
果然,2013年全行業產銷量見頂,2014年開始下降,過去積累的毛病一下子水落石出。勇挑重擔的黃克興直接兼任了營銷總裁,衝到市場一線。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1、市場競爭的主要手段是價格競爭,主要靠產品不斷下沉獲得增長,比如幫經銷商定製一款酒,在其經銷範圍內“超低空”飛行,酒價很低。青啤一位國外代理商看到中國市場有標價2元錢的青啤時誤以為是冒牌。品牌本是青啤優勢,卻不斷被丟棄,在市場上無從顯現。
2、產品雷同單一,創新產品、高端產品少,且已有的高端產品在市場上的投放力度也不夠。黃克興到西北某省會調研,抵達當晚,打車走訪了十多個商超售賣點,發現青啤在這裏投放的主流產品都是中端產品,而中端的競品很多,競爭慘烈。青啤也有高端產品,但營銷體系習慣了價格戰,主動放棄了高端的藍海市場。
3、市場不斷下沉,價格不斷向下,並沒有讓企業的日子更好過。因為各家企業都在採取類似手段,誰想多獲得一個百分點的市場份額都要付出巨大代價。
4、市場越做越累,營銷隊伍的士氣也備受影響。開會時交頭接耳,“五十步笑百步”,“我下降了5%,誰誰還下降10%呢”。一些歪風邪氣也有所抬頭。
2016年二季度,是青啤的最低谷,人心惶惶,但此時的黃克興,反而有了信心。他鎮定地説,青啤的上行期很快就會開始。
黃克興的信心首先來自於青啤天生麗質的底藴。青啤從1903年誕生就是中國啤酒的領航者,品牌深入人心,青啤始終堅持“慢、專、精”的工匠精神,恪守“慢的堅持”,堅持用“最長低温發酵工藝”,一杯青島啤酒從啤酒花滋生的土壤到包裝完工出廠,要經過1800道工藝檢測臻萃。青啤擁有行業第一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青島啤酒生物發酵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了以六大關鍵技術為核心的百餘項外圍技術,有23位國家級啤酒品酒師,佔全國的40%。
黃克興説:“青啤走技術創新之路,是有根的。”
黃克興的第二點信心,來自“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戰略升級。青啤有技術,但沒有市場來牽引的技術,註定無法牽引市場。青啤長期依靠經典綠瓶和純生系列打天下,而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細分化、差異化、個性化。原來的思維落伍了。
轉變思維之後,青啤緊緊圍繞消費者,推出了奧古特、白啤、鴻運當頭、皮爾森、IPA、黑啤等細分產品,從“有一瓶青啤”變成了“有一套青啤”,從中低端擴張變成高端引領、多元創新。
像白啤,很多國外進口啤酒都是白啤,但進口白啤的麥芽汁濃度在十二三度左右,口味較重,苦味較濃,於是青啤的品酒師反覆品嚐,最終將麥芽汁濃度定在10度到11度,推出後一炮走紅。
皮爾森是青啤1905年就有的品類,因為釀造時只用大麥不加大米,口感相對醇厚,入口微苦,在淡爽口味主導的市場中,長期被棄用,2016年皮爾森在青啤重新上線,瓶子用深棕色,瓶體纖瘦,很像歐洲啤酒,調性很有歷史感,主要針對高端主題餐廳和酒吧,推出後也很成功。
黃克興的第三點信心來自整個隊伍的士氣高漲。
在黃克興看來,在所有團隊的精神面貌中,營銷隊伍最為緊要,因為一切都要在市場上檢驗。2016年這一年,他有216天在市場上,帶着團隊貼着地皮跑,將新的產品戰略落地,產品往中高端方向走,砍掉了許多低端的、純粹為走量而拉低品牌的產品。
他大刀闊斧,換了9個省區的總代理,有的降,有的免,有的調,誰不跟着戰略走,就動誰的帽子。這一年間,他幾乎每週一、週二就開始出差,一個市場一般看兩天,然後趕下一站,週六晚趕回青島,週日上午補覺,下午繼續上班。有段時間過於疲勞,免疫力下降,老是感冒,他就揹着中藥罐出差。
有黃克興在一線指揮,營銷團隊的士氣很快起來了,過去有人專跟排名落後的比,現在誰完不成任務就感到慚愧難過,主動給領導發微信、短信檢討。青啤每月開一次經營分析會,過去是封閉的,現在則通過視頻方式讓所有分公司管理層在線,最後一個環節叫“直通車”,哪個單位有需求有困難,可以直接提出,總部當場答覆,當場答覆不了也要限期答覆。
戰略驅動,創新引領,改革成果很快顯現,2017年青啤止住了下滑,產銷量恢復正增長,在市場上重新成為風向標,再現高端本色。由此又倒逼整個供應鏈的變革,原來一個工廠一天生產一種酒就行了,現在一天要換幾十次瓶裝,多系列、多規格,要在柔性化和效率之間取得平衡。
通過個性化、定製化生產線,打造智能工廠,青啤實現了從最少要生產3000箱到最少可以“定製”15箱的極限突破,讓“總有一瓶適合你”變成現實。通過內外部流程優化,私人訂製啤酒的週期已從最初的40天縮短到現在的7天。
2018年接任青啤董事長後,黃克興仍然兼任營銷決策委員會主席,為的是實時瞭解市場的動態和趨勢。他説:“啤酒一年的銷售旺季只是幾個月,一旦對市場反應錯了,可能就是一年的損失。所以我們一點也不敢放鬆。”
存量中藴含着兩大增量的機會
怎樣看待青啤過往幾年的改革、創新與突破?
何勇説,以青啤為代表的啤酒業的供給側改革,從根本上是對需求側的消費升級趨勢的回應。
這些年,在不知不覺中,啤酒業的消費者偏好有了很大變化,如非主流個性化啤酒流行,從價格到品質,從大眾化到個性化,從社交豪飲到自酌享受,從多喝到喝少、喝精,從被淡爽型口味“習慣性馴化”到口味多元化(如濃醇化),消費者在變,所以企業必須改變。
何勇説,按照新制訂的《啤酒術語和分類標準》,啤酒種類理論上有149612種,像波本啤酒、博克啤酒、蘭比克啤酒、貴滋啤酒,雙料啤酒(兩種麥芽),三料啤酒(三倍酒花),增味啤酒,等等。啤酒業正朝着場景化、分眾化、碎片化、情感化的方向演化。誰能走在前面創新,誰就能率先贏得消費者青睞。
黃克興説:“我很關注蘋果手機,蘋果手機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出貨率為14%,但利潤佔行業近2/3。因為蘋果有自己的操作系統,高度安全,有強大的品牌和出色的零售終端,在400美元價格以上的高端機市場佔了一半多份額。作為行業領導者,必須洞察未來,用創新激發市場,引導行業往高處走、遠處走,就像任正非先生所説的,領導者要構築有效的競爭環境,如果領導者到處搶市場,把價格壓到底線,那整個行業就都沒有生存空間了。”
青啤在已有的變革創新基礎上,未來將向何處去?
黃克興説,一是以平台思維做大做強存量——啤酒主業,二是以第二曲線的理念做優增量——健康飲品及產業生態。
在啤酒主業方面,7月31日,青啤發佈了超高端啤酒“百年之旅”,這是青啤“藝術釀造魅力質量”的新的里程碑。
“百年之旅”由釀酒大師選定全球只有200公頃的專屬特色大麥產地,從全球麥芽風味庫上百種優選風味麥芽的數萬款組合中,確定了四款麥芽黃金比例組合。在生產釀造上,迴歸古法的兩罐式低温長時慢釀發酵工藝,釀造時間延長20%,由德國制麥大師恪守家族傳統工藝烘焙,由30年經驗的高級技師精準手工投料。青啤近百人的研發團隊歷時兩年多,經過52輪次測試釀造實驗、900多輪次專家品評、126次口味優化,終於創造出青啤117年曆史上的巔峯體驗。這款815毫升的頂級啤酒的零售價達到199元,001號收藏品在7月31日的公益拍賣中拍出了48萬元的價格。
黃克興説:“通過‘百年之旅’,青啤從規模大起來、競爭力強起來,開始邁向體驗美起來的新階段,也就是讓產品充滿藝術性、文化感,將卓越功能、非凡體驗、文化符號三種價值融為一身。”
在做優增量方面,青啤去年推出了“王子海藻蘇打水”,由中國海洋大學管華詩院士領銜的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和青啤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研製,充分發揮海藻活性物質抗氧化、強免疫的排毒淨化功效。
黃克興説:“青啤進入蘇打水等飲品領域,並不是對原有主業的偏離,而是利用原有主業的某些優勢,與其形成互補。啤酒消費的季節性很強,青啤60多家工廠在一年大多數月份的產能都是不飽和的,而飲品需要的水資源、生產、包裝、營銷、物流等資源恰是青啤的所長。所以關鍵是要創新出好的產品,這樣就可以在邊際投入不大的情況下,獲得豐厚的邊際產出。青啤的第二曲線不是替代第一曲線,而是和第一曲線之間形成戰略互補。”
青啤的戰略選擇表明,一方面,存量經濟有着邁向高端、創新價值的機會,另一方面,存量經濟也藴含着通過更好的資源配置、開闢新的增量經濟的機會。
文化定成敗
在我離開青啤前往機場的路上,黃克興説的一句話在腦海中縈繞不散:“我寧入高端的紅海,不入低端的泥海。”
採訪中我對他説,你這句話一定會成為中國營銷界的金句。因為中國有太多產業,太需要往高處引領的領頭人了。
送我去機場的青啤公關部員工説,今年一季度的新冠疫情對青啤也有很大影響,但從2月開始,青啤就掀起了全員創新營銷、主動營銷的浪潮,一方面出台了分銷員計劃,裂變出10萬分銷員,有的“雲員工”發展了2000多個客户;另一方面,青啤至今已在社區等公共空間組織過40多萬場活動,即百萬社區(社團)大酬賓“雙百大戰”,全員參與,人人爭先。
“下雪的時候很冷,在小區辦一場活動,其實也賣不了太多酒。但這就是青啤的精神,萬眾一心,堅忍不拔,越是困難越是眾志成城。”
我被這個雪天賣酒的細節感動了。不僅是賣酒,更是在傳遞一種精神和文化。
無論存量、增量,堅強的文化才是一個企業進步的終極力量。有這樣不怕困難、“要為成功找辦法、不為退縮找理由”的精神,青啤的創變創新仍將一往無前,而整個中國啤酒業的演進也將朝着更高價值的方向繼續深化。
「 圖片 | 視覺中國 」
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開白名單:duanyu_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