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〇〇式擲彈器發展背景
在二戰時期,日本認為採用人力投擲手榴彈存在一定的距離侷限性,因此開始尋求一種更加輕便,用於在近戰中為步兵提供比手擲手榴彈射程更遠壓制火力的裝備,當時日本選擇了槍榴彈發射器作為其中的一個解決方案,跟國際上使用槍榴彈發射專用槍榴彈方案不同,日本的早期槍榴彈發射器主要用於發射配備的手榴彈,當時日本進行多次優化之後,設計出了非常多的型號,本期武器大講堂主要分析其中比較典型的型號-日本一〇〇式擲彈器。
不可靠的槍用手榴彈發射器
一〇〇式擲彈器又被稱為百式擲彈器,當時日本配備的九一式擲彈器在使用的時候,需要在所配套的九一式手榴彈後部,單獨安裝一個帶有彈翼的尾管,這樣在發射出去之後手榴彈的飛行彈道就會擁有比較好的穩定性。
而這樣的設計在行軍過程中還需要額外的攜帶彈翼尾管,所以存在操作繁瑣不便等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1939年日本配合新的九九式手榴彈研發了一〇〇式擲彈器,並在第二年列裝使用。
當時列裝的一〇〇式擲彈器設計的很簡單,跟如今的步槍下掛槍榴彈的設計有點類似,整體設計由發射筒、固定套筒、火藥燃氣機構和用於發射子彈的管子等組成。
發射筒獨立於其他的機構,整體長度為250毫米、為了發射直徑為45mm的九九式手榴彈,發射筒內徑設計成45.2毫米、整體重量為830克。
在使用的時候,需要先將一〇〇式擲彈器安裝在步槍去槍口上方,將固定套筒套在槍管上,擲彈器上的子彈發射管會對準槍口而導氣機構的進氣口也會與槍口形成連通,因為獨立的套筒結構並沒有將槍口堵死,所以在使用的這個結構的時候並不影響步槍的正常射擊。
當安裝完畢之後,就可以直接裝填九九式手榴彈,安裝的時候將手榴彈的保險引信一面朝向外側,然後就可以解除手榴彈保險準備射擊了。
在發射的時候,推動手榴彈的動力來源於步槍發射的子彈,當時這個機構採用位於固定套筒內的一個分流導氣機構將步槍槍管內的高壓氣體引入發射筒內,從而將手榴彈擲出,而多餘的氣體則會通過發射筒後部的泄氣孔排出外部。
前面介紹過,配備子彈通過管的固定套筒直接連接在槍口上,因此子彈彈頭可以從該部件射出,所以在使用這套系統的時候無論是使用實彈發射還是使用空包彈發射,都可以將手榴彈發射出去,因此對於實戰使用來説更加人性化。
並且在使用的時候,還可以通過泄氣孔側邊的氣體調節裝置,用來調節進入發射筒的燃氣量,便於在不同的距離和不同的角度發射使用。
瞄準機構為發射筒底部刻有白線進行簡單的瞄準,在使用空包彈發射99式手榴彈的時候,其最大射程為200米,當使用實彈射擊的時候,因為涉及到推動彈頭的動能損失,射程會有所降低。
另外其瞄準機構的精度非常差,所以在當時使用的時候對士兵的使用經驗要求非常高,另外雖然步槍在加裝擲彈器的時候並不妨礙步槍的正常射擊,但是安裝在槍口上的發射筒會擋住準星,所以在實戰中步槍是沒辦法進行精確瞄準的。
當時發射的榴彈是99式手榴彈,這種手榴彈是97型榴彈的輕量化版本,外部彈徑為44.8毫米、高87.2毫米、重300克、裝藥量57克,是一種鑄鐵製成的破片型手榴彈。
在使用一〇〇式擲彈器發射的時候,發射筒內的高壓氣體會將手榴彈推出發射器,而手榴彈會因為慣性,使得內部的撞針與雷管接觸摩擦併產生火花,然後在4-5秒後引爆手榴彈。
當時這款擲彈器投入服役之後,主要安裝在38式步槍上使用,雖然有了不錯的優化升級,但是其安全性和可靠性還是沒有多大的進步。
尤其是發射的時候步槍需要在30度以下的發射角發射,而超過這個角度的時候手榴彈會在抵達目標之前就會在空中提前爆炸,太高的話甚至還會炸到自己,所以最終這款槍榴彈發射器並沒有大量的列裝。
【來源:小芳看生活】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