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將在全國範圍內鋪開
【來自國新辦新聞發佈會的報道】
本報北京5月18日電(記者邱玥) 記者從國新辦18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的全國試點主體工作目前已經完成,普查工作即將在全國範圍內全面鋪開。這次普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開展的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
國家減災委員會秘書長、國務院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鄭國光表示,5月下旬,國務院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將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對全面開展全國普查工作進行動員部署,到2022年年底要完成普查任務。
“今年年底要完成全國範圍內的調查任務和122個試點縣的風險評估與區劃工作。明年上半年,地方的普查任務要基本完成。明年下半年,在國家層面開展分區域、分類型綜合性的災害風險評估和區劃,形成全國尺度和跨省尺度的自然災害綜合防治區劃,對普查工作進行總結,形成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基礎數據庫,形成一整套成果,使災害綜合風險調查、評估、區劃等各項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做到及時動態更新,持續發揮普查成果的應用價值。”鄭國光介紹。
對於如何保障普查數據的質量,國務院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應急管理部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司司長陳勝表示,為保障普查數據質量,將加強組織領導,形成保障普查數據質量的合力;加強技術指導,實行全過程數據質量控制;加強分級負責,確保普查數據質量;加強執紀問責,建立健全普查數據質量追溯和問責機制,堅決杜絕人為干預普查工作的現象。
“針對普查技術性強、專業性高這一突出特點,國務院普查辦專門成立了由多個部門派出專家組成的技術組。”國務院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技術組常務副組長、北京師範大學國家安全與應急管理學院教授汪明介紹,在多個部門專家不斷努力和磨合下,已經完成100餘項調查類、評估與區劃類、質檢核查類技術規範的制修訂工作,建設形成普查軟件平台體系。
據介紹,本次普查的主要目標之一是要摸清自然災害風險底數,即全面獲取全國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氣象災害、水旱災害、海洋災害、森林和草原火災等六大類22種災害致災信息,以及人口、經濟、房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系統、三次產業等重要承災體信息,掌握歷史災害信息,查明區域綜合減災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普查還將首次對全國城鄉房屋進行全面調查,對城鄉房屋建築單體逐棟進行定點定位,並採集災害風險屬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