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虎嗅汽車組
作者 | 張博文
頭圖 | MINI官方
1956 年秋,英國人正攜手法國以色列,準備從埃及手中武力奪回蘇伊士運河。看似強弱懸殊,然而僅過一週,英國就在美蘇兩國的威逼下低頭了。蘇伊士運河危機也稱第二次中東戰爭,從這時起全世界都意識到,二戰前那個日不落帝國已經徹底沒落。
如果非要説這件事對英國人民有什麼饋贈,大概是間接催生了一輛名叫 MINI 的小車。
從 1959 年經典 MINI 在英國誕生,到如今歸於寶馬旗下的 MINI,這個人見人愛堪稱英國名片的小傢伙,剛剛發佈了自家真正有意義的第一輛純電動概念車:
MINI Concept Aceman
這車,長這樣:
最該被電動化的傳統品牌
1959年,蘇伊士運河危機爆發導致汽油限量供應,“Mini之父”——Alec Issigonis爵士授命英國汽車公司設計一款小型汽車:“要創造性地利用盡量有限的空間,能夠容納4名乘員,確保完美的操控與低油耗”。於是,獨一無二的Mini誕生了。
大概沒有任何一家傳統品牌更適合比 Mini 轉型電動車,因為 Mini 的設計初衷,就完美契合了電動車的最大優勢。
為了以小巧的車身,實現更大的車內空間,最早的 Mini,設計團隊創造性地將引擎橫放,變速箱被整合在發動機油底殼,形成前橫置引擎前輪驅動。這種結構使得車身 80% 的容積,被留給了後方的乘員艙和行李艙,並在之後成為今天多數家用車的默認選擇。
雖然如今 MINI 官方很少提及,實際上 1959 年誕生的 Mini,是汽車史上第一款橫置引擎前驅轎車——換句話講,它是如今絕大多數家用車的技術鼻祖。
而電動車的優勢是什麼?是拿掉了傳統的動力和傳動結構,用更小巧的電機提供動力,配合平鋪在底盤的電池,留出更大的車內空間。
電動車的特點,不恰好就是 Mini 的特點。
在 MINI Concept Aceman 之前, MINI 曾經也基於燃油車型,對外發布過“油改電”版 mini,但受限於“老架構” 以及 3 門版 MINI比較小的尺寸,續航只有不到 300 公里,所以 MINI 也相對有自知之明,只展示,不公開售賣。
而 MINI Concept Aceman,則是 MINI 這個品牌六十多年曆史上,可以被當作是第一款,真正有實用意義,極其接近量產車的純電動車型。
令人欣慰的是,雖然因為電動化和智能化,汽車行業變了,但 MINI 的電動車,一眼看上去,還是 MINI。
依然是 MINI 傳統四個車輪貼近車身邊緣的“卡丁車比例佈局”,依然是經典米字旗尾燈,依然有大量的圓形設計元素。
更重要的,是即便變成了電動車,MINI 也沒有過分追求實用,過度增大體型。
MINI Concept Aceman,依然是一輛小車。
長 4.05 米、寬 1.99 米、高 1.59 米。
如果你對這個數值沒直觀概念,可以拿 Model 3 做個對比。
特斯拉 Model 3,長 4.694 米,寬 1.85 米,高 1.44 米。
也就是説,MINI Concept Aceman 是一輛比特斯拉 Model 3 還要小一些的車。
而在 MINI 的自家產品序列中,MINI Concept Aceman 的尺寸介於小轎車 3 門 MINI 和緊湊型 SUV Countryman 之間。
MINI Concept Aceman 的外觀設計,也是介於轎車和 SUV 之間,是一輛 crossover 車型。
沒錯,MINI 也不是神,也不可避免電池排布在汽車底盤,讓整車顯得“更胖”“更厚”,但 crossover 車型,剛好維護了這輛小車的尊嚴,比小轎車空間更大,但又不會像 SUV 一樣無趣單調,缺乏個性。
不理性,但有趣
雖然出身是為了“生存”,但 MINI 品牌能持續 60 多年直到今天,是因為把自己的品牌形象,從“生存”變成了“生活”。
從適應社會現狀的實用型交通工具,變成了適應自己生活的個性化表達。
2021 年,MINI 和英國最知名的設計師之一 Paul Smith 聯名打造了一款概念車:MINI Strip。
這是 MINI 與 Paul Smith 的第三次聯名,前兩次分別是 1998 年的 Paul Smith 藍,和 1999 年的 Paul Smith 彩條車。
而 2021 年 MINI 與 Paul Smith 的合作,與之前差別極大。MINI STRIP 車身沒做任何彩色噴塗,僅有一層薄薄的透明保護漆以防腐蝕。
鍍鋅鋼板上有意保留着出廠時的磨削痕跡以彰顯功能屬性和堅實耐用。這種有意為之的獨特粗糙造型被Paul Smith稱為“完美之暇”,整車的內飾,也基本上都用的是回收材料。
但因為簡潔但不簡陋的設計,極其具有高級感。
MINI Concept Aceman 的內飾,有異曲同工之妙。
按照 MINI 的説法,Aceman 的內飾使用了大量再利用材料,內飾無鉻無皮革,大量採用針織面料。
這樣的內飾,不會像傳統豪華車一樣靠真皮和大量閃亮的金屬或者玻璃件給人奢華的感覺,但看上去,格外温暖且親切。
中控屏幕為了保持 MINI 的設計基因,使用了全球首個圓形OLED中央顯示屏。
雖然從內容顯示層面,圓形顯示屏的顯示效率並不算高,為了保證內容展示完全,會損失很多面積,但從目前為數不多的展示畫面來看,確實觀感獨特。
最有趣的地方,在於織物覆蓋的駕駛台,可以通過車頂的投影,投射出不同的氛圍燈光。
打破了目前市面上的各種車型,用條狀燈光來充當車內氛圍燈的行業慣性。
在電動車革命讓各家車企的內飾都逐漸趨同,大尺寸屏幕逐漸佔領車內空間時,mini 的設計,極具行業參考性。智能化,確實不單單是靠屏幕尺寸和數量來決定的,根據用户喜好,營造更舒適和更個性化的車內氛圍,才應該是設計的關鍵之處。
除了內飾,MINI 是怎麼塑造氛圍感的?
按照 MINI 官方的説法,有這幾個點:
駕乘者接近車時,車前的光雲將隨着人移動,距離車越近,光雲越亮。同時,車輛外置揚聲器相應發出互動聲效,強度隨着人與車的距離漸行漸強。
車輛解鎖時,格柵表面的矩陣式LED光源將呈現經典英國米字旗圖案,格柵周圍輪廓燈也隨之點亮,右側大燈還會俏皮地的眨眼示意。同時伴有個性定製的音效,音效由四個音調組成,每個音調代表着MINI品牌名稱的四個字母。
打開車門後,一個彩色圖像將被投射到上車區域地面上。同時,OLED中央顯示屏呈現多彩繽紛的脈衝圖樣,伴隨着投影從車頂延伸至儀表板和門板。顯示屏上隨之打出“Hey Friend”歡迎語,並以混音聲效營造歡快氛圍。
讓大燈眨眼,不是什麼很難的技術,但確實很有趣,對吧?
這個世界需要 MINI
我自己,一直對 MINI 心生嚮往,但在燃油車時代,又沒有勇氣去真正擁有一輛 MINI。
因為 MINI 的那些極具個性的標籤,無論是尺寸小還是駕駛性強,亦或者是極具個性的外觀設計,對於我這種需要每天上班開車通勤的鋼鐵直男,都顯得沒那麼合適。
不是 MINI 不好,是我生活無趣。
但每次與同事聊到電動車話題,談到傳統汽車的轉型,我都會表示:如果有一天燃油車真的消失了,MINI 會是我唯一感到惋惜的品牌。
我自己有一輛寶馬 M2,尺寸不大的雙門大排量轎跑車,也是很多愛車的人心中的 Dream Car。但不可否認,對於任何一個性能車甚至是超跑的品牌,電動化的加入都會讓這些傳統的燃油高性能車變得更快,變得更加利於駕馭,能在賽道上刷出更快的圈速。
但我心目中的 MINI,一定是尺寸小巧的,一定是輕便靈活的,一定是設計足夠個性甚至是帶着一點兒叛逆的。
而看過了太多傳統汽車的電動化轉型產品,看過了越來越多為了妥協更長續航,為了妥協更多電池容量,為了跟風智能化,變得更大,更重,屏幕更多的“智能化傳統汽車”。
很難不讓我擔心,MINI 會變得無趣,會泯然眾人。
畢竟,目前市面上,只有 3 種電動車,一種是以五菱宏光 MINI EV 為代表,一種以特斯拉 Model 3 為代表,另外一種,就是新勢力品牌們。
一種是為了更低的購買門檻,一種是為了極限壓低成本,一種是為了更高的利潤,更適合家庭需求,甚至是揹負了中國電動車彎道超車打造出豪華品牌的重任。
有趣與個性,似乎在電動車時代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但好在,MINI 還在,儘管 MINI Concept Aceman,這輛無限接近量產的概念車並不完美,並不如傳統燃油 3 門 MINI 那樣純粹。
但你還是能感受出 MINI 的這些設計師們,想要在全新的電氣化架構上,儘量給那羣體量並不算很大的消費者,提供一個有趣的個性化選擇。
之前 MINI 在浙江弄了個博物館,140 平米在小空間裏,分出了四五個展區,展品涵蓋了 MINI 60 年的歷史。博物館裏有這麼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
Other people drive cars , I drive a MINI
MINI 是目前這個世界上,少有的粉絲歸屬感極強烈的品牌,不論是小車愛好者,熱衷創意的個性表達者,還是輕量至上的速度愛好者,MINI 的價值,是讓他們都能找到、甚至是創造出自己的心愛。
如果電動車佔領世界不可避免,那很顯然,這個世界依然需要 MINI,需要有趣的靈魂。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End
想漲知識 關注虎嗅視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