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有合資光環,一邊凸顯性價比,價格相近的國產和韓系怎麼選?

一邊有合資光環,一邊凸顯性價比,價格相近的國產和韓系怎麼選?

或許是從模仿抄襲、技術借鑑到真正自主開發、獨立創新一路走來太過相似的歷程,韓系成為絕大多數國產車企實現品牌突破路上要超越的首個目標。

而近兩年韓系兩大品牌現代和起亞的沉淪更是讓這種超越勢頭更加顯著,二者銷量之和甚至還不如吉利單一品牌。

那麼,在這種時代背景和相同售價的前提下,買韓系就真的不如買銷量更高的國產嗎?

一邊有合資光環,一邊凸顯性價比,價格相近的國產和韓系怎麼選?

凡事不要只看表面

用冰山一角來形容現代起亞集團在國內的市場規模最為合適不過。

品牌數量並不多的韓系車在國際市場上卻擁有着極高的呼聲,除去雙龍和大宇之外,僅現代和起亞去年就在全球拿下了719萬台的新車訂單。

通過國內市場低迷的銷量就忽視韓系產品的實力,明顯有些以偏概全了。

一邊有合資光環,一邊凸顯性價比,價格相近的國產和韓系怎麼選?

一邊有合資光環,一邊凸顯性價比,價格相近的國產和韓系怎麼選?

一邊有合資光環,一邊凸顯性價比,價格相近的國產和韓系怎麼選?

退一步講,即使是把目光侷限在國內市場上,現代起亞的呼聲也並非羸弱可以形容。

這種品牌實力從重新復活的伊蘭特和煥新而來的凱酷熱銷就能可見一斑。

這種號召力,似乎也就神車哈弗H6等少有的產品才能與之匹敵了。

一邊有合資光環,一邊凸顯性價比,價格相近的國產和韓系怎麼選?

一邊有合資光環,一邊凸顯性價比,價格相近的國產和韓系怎麼選?

產品背後的實力,絲毫不能忽視

其實僅僅看銷量,依然是停留在表面,透過現象才能看到差距和問題本質。

國產品牌經過多年的發展相較於合資產品似乎已經不存在技術代差和沒有突破的壁壘。

但實際上ECU、閥體甚至是高壓直噴系統依然需要從博世、大陸、德爾福等供應商進口,自主品牌扮演的更多是集成和總裝的角色。

一邊有合資光環,一邊凸顯性價比,價格相近的國產和韓系怎麼選?

一邊有合資光環,一邊凸顯性價比,價格相近的國產和韓系怎麼選?

反觀現代起亞,從一開始就建立了摩比斯、坦迪斯等零部件子公司。

在完成自有產品供貨之外,已經進入零部件垂直供應體系與電裝、愛信等企業一較高下,技術輸出成為第二個成長點。

這些就足以説明,國產車依舊在體系上相較於韓企有較大差距。

一邊有合資光環,一邊凸顯性價比,價格相近的國產和韓系怎麼選?

一邊有合資光環,一邊凸顯性價比,價格相近的國產和韓系怎麼選?

辯證的道理依舊適用

哲學道理雖然對大多數人依舊是晦澀難懂,但辯證的道理在面對國產還是韓系這個問題上依舊猶如利器般適用。

面對價格相似的韓系車和自主產品,單純地依靠銷量、品牌等差別就去選定最終結果顯然是不明智的,不同需求做出不同判斷才能讓結果對自己利益最大化。

一邊有合資光環,一邊凸顯性價比,價格相近的國產和韓系怎麼選?

一邊有合資光環,一邊凸顯性價比,價格相近的國產和韓系怎麼選?

比如,對於家庭單一車輛的用户來説,空間大、舒適是選車的關鍵權重,對動力要求更高的年輕人看賬面參數就能有初步結論,顏值黨更是一眼就能分出高下。

其實選車不外乎價格、配置、體驗、口碑四個因素,除了既有的價格、配置和口碑之外,自己的綜合體驗才是決定一切的根源。

一邊有合資光環,一邊凸顯性價比,價格相近的國產和韓系怎麼選?

一邊有合資光環,一邊凸顯性價比,價格相近的國產和韓系怎麼選?

結束語:

困境一直都是暫時的,對銷量低迷的韓系車是如此,對尋求突破的國產車亦是如此。所以當下的國產品牌依舊沒有到沾沾自喜的地步,超越似乎近在咫尺的韓系車依舊任重道遠。而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也不用太過在意品牌、輿論這些相對縹緲的因素,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對此,你認同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53 字。

轉載請註明: 一邊有合資光環,一邊凸顯性價比,價格相近的國產和韓系怎麼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