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門德國血統小炮,到了二戰蘇軍手中,為何成納粹坦克噩夢?

由 南宮丹紅 發佈於 綜合

1941年,當“巴巴羅薩”的號角吹響之後,黑色的鐵十字便以滾滾之勢,踏入蘇聯的土地。而在西歐、南歐戰役中,利用“閃電戰”戰法打垮無數聯軍官兵的德國人,卻在面對一門“小水管”時犯了難。這些低矮、小巧、裝填射速快的45小炮,雖然未能對整體戰局構成太大影響,但當“黑十字”來臨之時,仍能給予其迎頭痛擊。恐怕更讓德國人難以接受的是,這個小水管是自家賣到蘇聯的。1920年代,建國後的蘇聯工程師開始發展自家的反坦克火炮。然而,由於經驗、技術尚未成熟,因此,蘇聯在反坦克火炮上的研究可以説是困難重重。同樣,作為受凡爾賽條約限制的魏瑪德國,私底下也對反坦克火炮進行細緻的研究。但西歐各國都看的緊,國內不好造。怎麼辦呢?為了避開國際聯盟的耳目,萊茵金屬公司於1929年創立了一個名為“布塔斯特”(Butast)的假公司,同時派出“公司代表”積極與蘇方聯繫。1930年8月28日,蘇德雙方在柏林簽下了一筆“軍火互助協議”。在這批總價高達1125萬美元的“互助協議”中,萊茵金屬公司提供了些許武器裝備的樣品,供蘇方考察、研究。而這項對蘇的“互助協議”中的大部分裝備,更是成為日後國防軍的多數裝備的改良款。但由於蘇軍的技術依舊並不成熟,所以,大多數項目成了“打水漂”。


蘇方從萊茵金屬公司那裏得了12門37毫米反坦克炮的樣品,將其定型為M1930(1-K)型37毫米反坦克炮。該型火炮與Pak35/36反坦克炮很是相似。由加里寧(Kalinin)8號工廠量產。該廠於1931年下線了255門M1930(1-K),但由於皆為手工製造,工期過長,質量堪憂。真正過檢的寥寥無幾。1932年下線404門,1933年下線105門,主要用於訓練。衞國戰爭初期,蘇軍第8機械化軍曾上報説曾使用過該型火炮,但由於戰時混亂,多數M1930(1-K)皆為德軍所俘,定型為37毫米Pak 158(r)。


▲曾在BT-2輕型坦克上使用過的37毫米炮,名為B-3(5-K)。其實就是M1930(1-K)的車載版本。不過,蘇軍高層對於這款“德式小水管”並不滿意。為此,他們決定採用另闢蹊徑,開發新式的45毫米反坦克炮,這便是M1932(19-K)。不過,新式的45炮自誕生起便問題重重。工程師們在技術測試中,竟然有四分之一的M1932(19-K)無法通過。原因竟是它們太過笨重、缺乏機動性。即便經過了些許變動(包括在1933年8月10日,發現該型火炮的數個缺陷後,M1932(19-K)的首席設計師被逮捕)後,仍被判定不合格。1933年12月26日,該炮被重新送交陸軍測試。為此而誕生的半自動改進型被稱之為“M1934型45毫米反坦克炮”。隨着技術的不斷髮展,蘇軍又於1937年開發出新式M1937(53-K),逐步淘汰了不爭氣的M1932(19-K)。上述兩款火炮被德軍繳獲後,分別得了個45毫米Pak184/1(r)、45毫米Pak184(r)的編號。


▲45毫米M1932(19-K)的一系列產量數據表。▲芬蘭帕羅拉軍事博物館內陳列的M1932型45毫米炮實物。相比M1930,其輪子已升級為橡膠輪,可由汽車牽引。雖然口徑有所變化,但仍能看出些許Pak35/36的影子。而其改進的過程相當緩慢,往往是邊造邊改。



▲M1937(53-K)45毫米炮實物,同樣攝於帕羅拉軍事博物館。


除了反坦克炮,坦克上也有45毫米炮的身影。它被定型為M1932(20-K),作為車載版本,它裝配了火炮垂直穩定系統,使得炮彈的命中更加精確。在衞國戰爭初期,雖然它能給予同時期德軍車輛沉重殺傷,但自己的損失也是十分巨大。德軍在繳獲該型火炮後,將其定型為45毫米Pak 184/6(r)。


▲蘇軍的45毫米反坦克炮炮彈。


隨着戰局的不斷深入,軸心軍使用的坦克車輛,再也不是“脆皮大肉”的一號、二號。而戰爭初期的三號坦克,也逐步被強化了裝甲,改進了火炮的四號坦克所取代。45毫米炮也逐漸從第一線反坦克炮的位置上,慢慢退下。不過,直至1945年,很多蘇軍步兵師中仍然存在着這些“德國血統”的“小水管”。因為,它們雖然無法擊穿厚重的虎豹軍團,但在面對偵察車、人員輸送車甚至是卡車、工事上,仍然是佔據上風的。


▲奮力開火攻擊的蘇軍炮組


▲在45毫米反坦克炮的支援下,一隊蘇軍步兵向着敵軍的據點發起攻擊。


▲對德軍坦克來説,蘇軍的反坦克炮便是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很多蘇軍炮手甚至在炮身上寫下遺言,以必死的決心來攔截這些曾經橫掃歐陸的“黑十字”,最終取得了勝利。本文為築壘地域原創作品,主編原廓,原作者北部灣。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