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人民為中心 注重基層“治未病”

近年來,常州市主動適應市域治理現代化要求,在基層紮實推進精細化民主協商議事機制,探索出一條走出社區參與不足、共識短缺、協商無力的治理困境之路。

基層民主協商議事治理迭代三步走

常州市創新“楓橋經驗”,在溧陽率先探索設立村級“百姓議事堂”,形成了民主協商的鄉村治理經驗1.0版。“百姓議事堂”包含法律政策宣傳教育、矛盾糾紛化解、引導依法維權等,特別在調處化解矛盾糾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隨後繼續推動基層民主協商的升級,在新北區廣泛推廣“19點議事廳”,出台相關實施意見,細化工作機制、內容、流程、落實措施等,充分提升基層治理“耳聰目明”的指數,將矛盾發現在基層、化解在一線,形成民主協商的基層治理經驗2.0版。

加大基層民主協商治理的迭代力度,突出人民為中心的核心價值觀,以共同體培育為目標,確立“全面共創賦能、全程二維伴生和全景科學議事”三大基本原則,構建“街鎮、村社兩級協商議事平台”。全市先後湧現出“石頭湯”“説事廣場”“阿嫂客堂間”“竹言堂”“社區管家”“好鄰居茶室”“有事好商量”等一批基層民主協商議事品牌。常州市基層民主協商議事3.0版初具規模。

全面共創賦能,精細錨定協商主體

基層治理現代化要求以開放、透明、責任、平等、高效並能滿足人民需求的方式,基層民主協商議事必然是多方參與、協同創新的。常州市將精細化民主協商議事納入市域治理共同體建設的整體佈局,其功能定位和使命始終聚焦於“人民”,精細錨定協商參與的主體。

按照村社機構資源、部門協調資源、居民賢達骨幹資源、專業支持資源、駐地單位資源、社會組織資源進行分類,精確到人。以共同體營造願景共創來統合多元訴求,找到不同主體參與協商議事的訴求交集,形成齊參與、共管理、同促進的熱烈議事氛圍。

採用多個並行賦能小組形式完成民主協商議事參與主體的培訓工作,必修與選修靈活選擇,學習與實踐交替進行,讓每一個參與主體在民主協商議事過程中實現自我成長。

在基層的民主協商議事中,解決矛盾糾紛不是民主協商議事的終點,而是起點,把人民本位作為絕對價值,是常州市基層精細化民主協商治理新時代的“硬核”特徵。在精細化的實踐過程中,演繹出與中國文化基因和制度基因更相匹配、與村社非科層化的空間生長更契合的協商議事治理方式。

全程二維伴生,精細管理矛盾週期

在社會治理過程中,基層民主協商多用於解決衝突和糾紛,屬於矛盾爆發後的“危機介入”,而常州的精細化民主協商議事機制強調“治未病”,通過建立“兩級平台+三級議事”機制,從而暢通表達渠道,創設參與機會,實現管理矛盾週期與協商議事過程的兩個維度合二為一,全程管理矛盾的生命發展週期,掌握主動權。

“兩級平台”中,街鎮平台側重於“共治”,村社平台側重於“自治”。“三級議事”中,常態議事收集社情民意,輕重緩急排序收斂,聚焦發現存在問題,解決矛盾糾紛疑難雜症,在常州的城鄉社區,協商議事是對基層矛盾發展規律的自覺運用。

率先突破以結果和效率為導向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強調過程考核和動態評估,給予基層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溯源矛盾的緣起,“製造”議事的里程碑事件和節點,確保城鄉社區成為精細化民主協商議事機制成長的主要戰略空間。

全景科學議事,精細設計協商流程

常州市基層治理的精細化協商議事流程有3個模塊、20個步驟,是科學議事的技術優化和改進,提升了城鄉社區居民參與基層治理的意願水平。常州市民政局局長錢旭健表示:“要加強精細化民主協商議事的經驗推廣,切實提升常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參與感、幸福感和獲得感,加快推進和諧幸福城建設。” 趙振杰 王江華 葉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82 字。

轉載請註明: 突出人民為中心 注重基層“治未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