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個説法,如果成年人想與一個人絕交,不回ta微信,就可以了。
相比任何一種熱暴力,“不給回應”的殺傷力或許有過之而不及。
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獲得回應是全人類最基本的一個需求——我笑的時候,媽媽也跟我一起笑,能夠被回應,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01
天生的社交需求者
上週我帶孩子出門玩的時候,遇到這樣一對父母。
吃飯的時候,他們把只有幾個月嬰兒放在嬰兒車裏,任由孩子在一旁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
他們家大兒子趴在嬰兒車旁,和小寶寶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小寶寶還不時發出咯咯的笑聲。
母親見狀,對大兒子説:“你不好好吃飯,總是和他説什麼話?他那麼小能聽得懂你説什麼嗎?”
或許,不少家長都會認同這位母親的做法,覺得“好好吃飯”,比逗孩子重要得多。與一個小嬰兒互動,不是在瞎鬧或浪費時間嗎。
可實際上,當小嬰兒咯咯咯笑的時候,你學着ta的樣子咯咯咯笑,ta會覺得你是在回應ta,會感覺很高興。這是人類非常基礎的一個需求。
有實驗證明:
即使是剛出生的孩子也會表現出對周圍人的興趣,他們有一種天生的社會交往的傾向。
在BBC關於嬰兒的紀錄片《北鼻異想世界》中就有這樣一個實驗。
神經科學家Sara Lloyd Fox向剛出生一週的嬰兒亞瑟提供了兩段長度為15秒的視頻。
一段是一個機械玩具在旋轉,另一段是一個人在談話,並做着不同的手勢。
亞瑟的頭上戴着一些電極,而這些電極連接着 腦部掃描機來監測他的大腦活動。
在分析時,Sara發現,當亞瑟注視機械玩具時,他的大腦活動並沒有多大的變化。
而當亞瑟觀看人的視頻時,他的腦部活動明顯更加劇烈。
這個實驗表明,孩子天生就與人的面孔有反應,而正是依靠着這種能力,孩子才能夠逐漸建立自己的社交生活。
也就是説,孩子是天生的社交需求者。
02
忽視會傷害孩子
美國的發展心理學家Edward Tronick曾做過一個“面無表情”實驗。心理學家讓母親對於1歲左右的嬰兒採用正面與負面兩種回應方式。
正面回應
當嬰兒發出聲音時,母親會微笑着熱烈回應,並不時用手撫摸嬰兒的臉頰。
當嬰兒用手指向別處時,母親會順着孩子的視線,一同張望,並不時與嬰兒進行對話。
在整個互動過程中,嬰兒始終處於一種非常平和與滿足的狀態中,時不時會隨着母親的行為或者言語而微笑。
隨後,心理學家要求母親面無表情,不要給予孩子的行為任何回應,即負面回應。
負面回應
實驗剛開始,嬰兒便發現了母親的不對勁,便開始想辦法引起母親的注意力。
剛開始,嬰兒的情緒還十分平穩,她依舊會向母親微笑,伸手向母親尋求擁抱。
當嬰兒發現,無論自己如何做,母親都不會給予自己任何回應時,她變得焦躁不安。
嬰兒開始身體後仰,發出憤怒的尖叫聲,並用手遮擋住面部,拒絕與母親交流。
直到母親最後再次給予嬰兒回應時,嬰兒的情緒才逐漸穩定下來。
從而心理學家表示:
孩子從嬰兒時期開始,對於外界環境就極度敏感,而且具有回應能力的,他們會被身邊環境的情感交流或是社交互動影響。
當孩子處於負面回應中,他們不僅能夠從中感受到壓力,甚至會深陷負面情緒中,影響正常的親子關係與個性養成。
03
看見孩子的情感需求
德國皇帝腓特烈二世曾經做過一個很殘忍的實驗,他將多個剛出生的嬰兒從他們的父母身邊帶走,並將這些嬰兒關在同一個地方。
每天只讓負責餵養的護工給予孩子食物,但從不與孩子進行情感互動,即無視孩子的情感需求,例如:撫摸、講話等,後來這些孩子全都離世了。
在心理學上,對於這樣的現象有一種解釋:無回應之地,即是絕境。
如果孩子的情感得不到回應,那麼他就會體驗焦慮,變得孤僻、自卑,長此以往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只有小時候被充分滿足情感需求的孩子,在長大之後才能更勇敢,更自信地去擁抱這個世界。
上個世紀的著名歌星陳美齡,在結婚之後毅然退出了演藝圈,專心教育三個兒子,後來把兒子們都送進了世界排名第三的斯坦福大學。
在一次採訪中,當記者詢問她是如何教育好三個兒子的時候,其中有一個關鍵性因素,就是看見孩子的需求。
▲二兒子從斯坦福畢業時,陳美齡與三個兒子的合影
每時每刻,他們都能被家長“看見”,他們的需求能夠被父母滿足,這也是他們走向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
爸爸媽媽每一次情感的回應,都能夠讓孩子得到一種安全的體驗,這是與父母之間建立起良好的依戀關係的關鍵。
當我們被忽視,我們可以安慰自己,我們可以選擇建立新的關係,但是對小寶寶來説,爸爸媽媽就是他們唯一的可信賴。
每個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被爸爸媽媽聽到、看到,他們對情感回應的渴望遠勝於其他。
別讓你的無回應,傷害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