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問人口老齡化:如何守護2.64億老年人?

十問人口老齡化:如何守護2.64億老年人?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老年人口數量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最重——三個“最”字,勾勒出我國當下及未來一段時期人口結構的基本國情。

“建立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推進各項優質服務資源向老年人的身邊、家邊和周邊聚集”“研究制定住房等支持政策,完善階梯電價、水價、氣價政策,鼓勵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贍養義務、承擔照料責任”……這些政策亮點令人耳目一新。日前,《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發佈。《意見》從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促進老年人社會參與、着力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積極培育銀髮經濟等方面,提出要求及一攬子舉措。

如何讓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國家衞健委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一問: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模式有哪些創新舉措?

答:我國自1999年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規模日益龐大、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預計“十四五”時期,我國60週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超過3億,佔總人口比例將超過20%,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意見》提出,要以居家養老為基礎,通過新建、改造、租賃等方式,提升社區養老服務能力,着力發展街道(鄉鎮)、城鄉社區兩級養老服務網絡。地方政府負責探索並推動建立專業機構服務向社區、家庭延伸的模式。街道社區負責引進助餐、助潔等方面為老服務的專業機構,社區組織引進相關護理專業機構開展居家老年人照護工作;政府加強組織和監督工作。政府要培育為老服務的專業機構並指導其規範發展,引導其按照保本微利原則提供持續穩定的服務。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作用,探索“社區+物業+養老服務”模式,增加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有效供給。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農村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建設,鼓勵以村級鄰里互助點、農村幸福院為依託發展互助式養老服務。

二問:如何進一步促進養老機構的規範發展?

答:《意見》提出,各地要通過直接建設、委託運營、購買服務、鼓勵社會投資等多種方式發展機構養老。公辦養老機構優先接收經濟困難的失能(含失智)、孤寡、殘疾、高齡老年人以及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為社會作出重要貢獻的老年人,並提供符合質量和安全標準的養老服務。建立健全養老服務標準和評價體系,加強對養老機構建設和運營的監管。研究制定養老機構預收服務費用管理政策,嚴防借養老機構之名圈錢、欺詐等行為。

三問:建立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有哪些具體要求?

答:一是要求各地根據財政承受能力,制定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對健康、失能、經濟困難等不同老年人羣體,分類提供養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復照護、社會救助等適宜服務。二是要求清單明確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標準和支出責任,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進行動態調整。三是要在2022年年底前,建立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制度,並實現評估結果在全國範圍內跨部門互認。

四問:如何進一步加強老年人的養老保障?

答:《意見》提出,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逐步實現基本養老保險法定人員全覆蓋。儘快實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調整機制,保障領取待遇人員基本生活。大力發展企業(職業)年金,促進和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探索通過資產收益扶持制度等增加農村老年人收入。

五問:如何提高老年人健康服務和管理水平?

答:《意見》提出,在城鄉社區加強老年健康知識宣傳和教育,提升老年人健康素養。做好國家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中的老年人健康管理和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加強老年人羣重點慢性病的早期篩查、干預及分類指導,開展老年口腔健康、老年營養改善、老年痴呆防治和心理關愛行動。提高失能、重病、高齡、低收入等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提高服務質量。擴大醫聯體提供家庭病牀、上門巡診等居家醫療服務的範圍。積極發揮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優質中醫藥服務的作用。

六問:加強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有哪些舉措?

答:《意見》提出,加強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一是加強國家老年醫學中心建設,佈局若干區域老年醫療中心。二是加強綜合性醫院老年醫學科建設,2025年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60%以上。三是通過新建改擴建、轉型發展,加強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中心、站)以及優撫醫院建設,建立醫療、康復、護理雙向轉診機制。加快建設老年友善醫療機構,方便老年人看病就醫。

七問:如何有效解決失能老年人的長期照護服務問題?

答:《意見》提出,完善從專業機構到社區、家庭的長期照護服務模式。按照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的有關要求,開展失能老年人健康評估與健康服務。依託護理院(中心、站)、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鄉鎮衞生院等醫療衞生機構以及具備服務能力的養老服務機構,為失能老年人提供長期照護服務。發展“互聯網+照護服務”,積極發展家庭養老牀位和護理型養老牀位,方便失能老年人照護。穩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進一步明確參保和保障範圍、持續健全多元籌資機制、完善科學合理的待遇政策、健全待遇支付等相關標準及管理辦法、創新管理和服務機制等,加大探索力度,完善現有試點,積極探索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八問:深入推進醫養結合有哪些舉措?

答:《意見》要求,衞生健康部門與民政部門要建立醫養結合工作溝通協調機制。一是鼓勵醫療衞生機構與養老機構開展協議合作,進一步整合優化基層醫療衞生和養老資源,提供醫療救治、康復護理、生活照料等服務。二是支持醫療資源豐富地區的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轉型,開展康復、護理以及醫養結合服務。三是鼓勵基層積極探索相關機構養老牀位和醫療牀位按需規範轉換機制,並根據服務老年人的特點,合理核定養老機構舉辦的醫療機構醫保限額。四是對符合條件的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員參加照護知識等相關職業技能培訓的,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五是創建一批醫養結合示範項目。《意見》提出,2025年年底前,每個縣(市、區、旗)有1所以上具有醫養結合功能的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

九問:如何有效解決老年大學“一座難求”的問題?

答:《意見》提出,將老年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系,採取促進有條件的學校開展老年教育、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老年大學(學校)等辦法,推動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職業院校開設老年教育相關專業和課程,加強學科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編寫老年教育相關教材。依託國家開放大學籌建國家老年大學,搭建全國老年教育資源共享和公共服務平台。推動部門、行業企業、高校舉辦的老年大學面向社會開放辦學。

十問:打造老年宜居環境有哪些舉措?

答:一是要求各地將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納入城市更新、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統籌推進,讓老年人蔘與社會活動更加安全方便。二是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經濟困難的失能、殘疾、高齡等老年人家庭,實施無障礙和適老化改造、配備生活輔助器具、安裝緊急救援設施、開展定期探訪。指導各地結合實際出台家庭適老化改造標準,鼓勵更多家庭開展適老化改造。三是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加快推進老年人常用的互聯網應用和移動終端、APP應用適老化改造。四是實施“智慧助老”行動,加強數字技能教育和培訓,提升老年人數字素養。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健康37℃工作室  白劍峯)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91 字。

轉載請註明: 十問人口老齡化:如何守護2.64億老年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