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保護下的烏克蘭,為何跟美國來往密切?克里米亞是關鍵
“核武器使戰爭手段發展到極致,也導致爆發世界性核大戰不會有贏家。”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核武器乃是國防力量的最大保障,具備天然的威懾力,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威爾亦曾言“核彈頭的最大威力,是其還停在發射架上的時候。”
核武器並不一定要投入戰爭之中,但擁有核武器毫無疑問在諸多領域能夠有所受益,尤其外交方面,核武器是構建一國話語權的基礎。正因核武的重要性,無數國家明暗之中紛紛研製,但也有為數不多的國家選擇放棄核武器,烏克蘭便是其中之一。
一、克里米亞半島
蘇聯解體之後,作為其中最龐大的組成部分,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絕大部分“遺產”與所有債務,而烏克蘭亦從中繼承了小部分蘇聯遺產,其中便包括部署在烏克蘭境內的核彈。
不過在烏克蘭的眼中,核武器固然重要但同樣代表着龐大的維護費用,對於經濟困乏的烏克蘭而言很難支撐。因此烏克蘭便開始了“自廢武功”的過程。對此無論美國抑或俄羅斯等多數國家都是非常支持的,畢竟核武器掌握在別人手中尤其鄰國是非常可怕的不穩定因素。
在烏克蘭“自廢武功”的同時,換來了其他國家的一應援助,包括美國給予的經濟補償以及經濟援助等。
除此之外更是得到部分國家“核保護”協定,當烏克蘭遭到核武器侵略或威脅時,這些國家需要予以相應的安全保證,而中國作為五常也在為烏克蘭提供核保護的國家行列之中。那麼
中國“核保護”下的烏克蘭,為何跟美國來往密切?因為克里米亞是關鍵。
圍繞着克里米亞半島,俄羅斯與烏克蘭是存在爭議的,造成這一結果的禍根實質在前蘇聯時期已經埋下。歷史上克里米亞半島屬於俄羅斯領土的一部分,但在蘇聯時期,蘇聯政府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管轄。
由此便造成了蘇聯解體時,克里米亞地區以自治共和國的身份歸屬烏克蘭,並且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承認,烏克蘭依舊將克里米亞地區作為自己的一部分,而俄羅斯則是想要推翻蘇聯時期的決定,拿回屬於自己的領土。
導致俄羅斯與烏克蘭在克里米亞半島惶恐不讓的根源除卻領土本身的重要性之外,亦有克里米亞半島本身地理位置得重要性。克里米亞半島位於烏克蘭南部,瀕臨黑海,是前蘇聯走向歐洲和世界的重要海上通道,絕大部分的對外進出口貿易等由此開展,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烏克蘭政府對於克里米亞的態度非常明顯,最為基礎的便是決不允許克里米亞脱離烏克蘭,此外明確規定烏克蘭中央法律高於克里米亞地方法律,雖然允許克里米亞成為自由經濟區,建立自己的財政體系同時亦有一定限制。
然而克里米亞地區內部,卻存在着“親烏”“親俄”兩大對立派別。上述克里米亞半島有着幾百年俄羅斯統治的生涯,因此人民構成主要以俄羅斯人為主,所以“親俄派”勢力強大,不乏有人以此為號召當選克里米亞總統,並與烏克蘭整體政策相抗衡。
不過總體來看,克里米亞地區因為地方政府與烏克蘭政府的對立狀態,以及內部兩大派別對立、政治結構無效等等多重原因,導致克里米亞經濟的大幅度衰退,社會矛盾與日俱增,亦因此迴歸俄羅斯的聲音愈發頻繁壯大。
由此便導致了
克里米亞事件
的發生,14年3月烏克蘭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被併入俄羅斯聯邦,
俄羅斯接管該領土,並建立了克里米亞聯邦管區。
二、由克里米亞導致的烏俄關係惡化
“如果俄羅斯重新擁有塞瓦斯托波爾,也就是俄黑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那麼國內“憤怒的公民”將原諒普京總統的一切。”俄羅斯國內政治家對此做出評價,其中便可窺見收回克里米亞能夠給俄羅斯帶來怎樣一番積極作用。
但是凡事皆有利弊,亦有人指出克里米亞的收回是建立在俄羅斯與烏克蘭關係徹底惡化這一基礎上的。的確如此,克里米亞素來是俄羅斯與烏克蘭兩國關係的敏感之處,無論國際抑或者兩個國家國內對於該問題的關注程度都是非常嚴重的,從上述意義評價便可窺見。
因此,克里米亞事件直接導致烏克蘭內部一片譁然,對於俄羅斯的牴觸情緒不斷加深,無可避免的轉投美國懷抱。
當今時代格局,中國、美國、俄羅斯是最具影響力的三個大國,另有歐盟亦在此列,因此多數國家外交關係之中往往要作出利弊權衡,雖然談不上完全意義的附庸,但一定程度的靠攏與站位是無可避免的。
中國素來不干涉他國內政,烏克蘭與中國之間本質上是一種互惠互利的關係,中國需要從烏克蘭手中獲取前蘇聯遺留的軍事基礎,而烏克蘭則需要中國予以諸多方面的幫扶,除此之外並不存在過於嚴重的利益糾葛。
但是烏克蘭對於美國與俄羅斯而言卻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也就導致了烏克蘭一定程度深受其害,縱觀全球多數動亂區域皆能夠窺見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大國博弈。
“失去烏克蘭的俄羅斯,將無法成為全球性大國,將淪落為地區性中等強國。”美國方面曾這樣指出烏克蘭對於俄羅斯的作用。
俄羅斯雖然屬於歐洲國家,但四分之三以上的領土位於亞洲地區。宏觀來看,烏克蘭乃是前蘇聯位於歐洲的一大部分,而俄羅斯則是亞洲區域的一部分。
因此烏克蘭整體對於俄羅斯而言有着非同凡響的誘惑力,克里米亞只是俄羅斯“蠶食”烏克蘭的第一步。
此外包括“克里米亞事件”在內,皆能夠看到美國方面插手其中的身影。作為蘇聯解體之後的繼承者,俄羅斯方面繼承了前蘇聯的諸多遺留,其中包括來自美國的敵視。
對於美國來説,只要能夠限制俄羅斯發展自然不遺餘力,尤其是在鄰國“動手腳”這一塊,純屬美國慣用伎倆。包括中國現如今所面臨的鄰國問題、台灣地區問題等,便可窺見美國的制衡方式。
因此,烏克蘭無可避免的淪為俄羅斯與美國博弈的戰場,成為美國製衡、限制俄羅斯的工具。不過這也是烏克蘭方面所需求的。隨着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關係惡化,烏克蘭自然需要尋求政治依靠,能夠對俄羅斯起到制衡作用的美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因此,烏克蘭與美國來往密切的背後則是與俄羅斯關係惡化所致,此外烏克蘭內部經濟矛盾重重,面對俄羅斯的窺伺是無能為力的,因此藉助於美國來維護自身安全實屬必要,並且與此同時陸續的到了美國一應的經濟性援助等。
三、圍繞着克里米亞的世界局勢
克里米亞事件的發生實質上是烏克蘭內部局勢發酵醖釀已久的結果。
此前烏克蘭內部整體呈現出了一定的“分裂趨勢”一方面以親美勢力為主另一方面則是以親俄勢力為主,整體呈現東西部地區分化對立。至於美國與俄羅斯之間在烏克蘭的角逐早已開始,烏克蘭危機便是一場直接衝突,而克里米亞事件便是其中發展的一大標誌。
除卻美國、俄羅斯兩者之外歐盟亦是參與其中,歐盟向烏克蘭提供夥伴關係,將與俄羅斯完全不同的歐盟社會模式推到了俄邊境。
對於俄羅斯來説,如果任由西方社會將烏克蘭同化成為其中一部分,那麼形同於直接敞開胸懷與西方社會接壤,其中的安全隱患自不必多提。除此之外,西方社會的煽動性更是容易導致俄羅斯國家內部反對的聲音滋生,因此俄羅斯勢必要保證烏克蘭不會倒戈西方社會。
此外,俄羅斯顯然作出了最壞的打算,為避免烏克蘭徹底淪為西方社會一部分之後的舉步維艱,決定先下手為強將極其重要的克里米亞地區掌控。並且因此帶來了國內諸多積極意義。
但是“克里米亞”事件的發生無疑是讓俄羅斯與烏克蘭兩國關係惡化到了極點,等於直接將烏克蘭推向了西方懷抱。
實質上之所以俄羅斯發起“克里米亞事件”便是因為
烏克蘭危機的本質便是美國所扶持的勢力推翻了俄羅斯扶持的政府取而代之。
因此,導致現當代烏克蘭親近美國的原因亦不乏,
政府乃是由親美勢力所組建,對於他們而言親美是註定結果。
總而言之,生存在西方社會與俄羅斯的夾縫之中,烏克蘭內部的局勢一片亂麻,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與俄羅斯對立之下,存在着一定的分裂危機。
實質上這些在烏克蘭“自廢武功”之時便已註定,不過導致烏克蘭作出這一選擇的背後亦有重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