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拿東西,父母一味地打罵會影響孩子一生,應該從根本上解決

文丨C媽學堂

如果你的孩子從放在家裏面的錢包拿上100塊錢,沒有告訴你,你會怎麼處理呢?

有相關的兒童教育專家研究表示:在孩子兩歲以後,他們就已經學會了撒謊,同時可以想辦法去掩飾自己的行為。

除此之外,孩子還有可能存在現在大部分父母所認為的“偷”的行為,而父母處理的方式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正所謂“三歲看老”,在小時候所遭受的一些教育,直接影響到孩子未來的成長道路。

而就像我們上面所説的,孩子從家裏面拿錢這個行為,不同的父母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孩子偷拿東西,父母一味地打罵會影響孩子一生,應該從根本上解決

01

小林是我們的一個朋友,平時都不怎麼喜歡説話。我們邀請他去逛街,他也從來只是待在家裏。在去年的時候,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卻還是沒能緩解他本身的性格問題,甚至在較為壓抑之下還被查出產後抑鬱症。

後來在看心理醫生之後,醫生分析説這可能是她在小的時候有心裏傷痛。當時通過和醫生的交流,她出了自己內心一直存在的問題。

有一次同學過生日,我想給她買禮物,但是那時候爸爸媽媽每天給的零花錢也不多。有一次回到家裏看到錢包放在那裏,加上爸爸媽媽又沒有回來,所以就選擇從裏面抽出50塊錢。可是沒想到爸爸媽媽一猜就知道是我拿走了,當時錢還在兜裏沒有捂熱,爸爸媽媽就對我訓斥了一頓。

“你怎麼這麼沒出息,想要什麼不知道給我説嗎?還學會從家裏面偷東西了,我看你是不是以後要把所有的東西都偷出去賣了,怎麼生了你這樣一個倒黴孩子?”

自此以後不管遇到什麼人,我的朋友或者其他的親戚他們都會説“這孩子小時候偷過錢”把我們氣壞。

孩子偷拿東西,父母一味地打罵會影響孩子一生,應該從根本上解決

每每聽到這樣的話,他就會受傷一次,不曾想爸爸媽媽會將這樣的小事告知眾人讓自己難堪。或許在他們的心目當中,沒有想將事情演變至此,但是卻真真實實的傷害到了他。

後來不管做什麼事情的時候,自己總是會想起“你是個偷東西的人”甚至變得破罐子破摔。父母在教育自己的過程之中,也常常會利用偷東西這件事情威脅、抨擊、攻擊。而這也就成為他的一個心結,影響了他的大半輩子。

確實聽完小林的問題之後,我們覺得不可思議,但是爸爸媽媽給孩子帶來的傷痛就是這麼持久。

02

記得我家孩子在一年級的時候,曾經從我錢包裏面拿過錢。當時因為記得清清楚楚在錢包裏面放了差不多有1000塊,有一次去核對生活支出之時,竟然發現少了100塊。

加上錢包一直放在抽屜裏,從來也沒有動過。家裏又沒有來客人,所以想着就有可能是自家寶寶拿走了?後來詢問之時孩子總是不願意承認。

孩子偷拿東西,父母一味地打罵會影響孩子一生,應該從根本上解決

當時我和丈夫考慮的孩子本身年齡也比較小,很有可能不知道自己所做的行為到底是對是錯。加上爸爸媽媽嚴厲地詢問,他自然而然讓他感到十分的恐懼。

所以最後就給孩子説:不管發生什麼事情,爸爸媽媽永遠不會責怪你。沒想到下一秒孩子就招了,最後我瞭解清楚原因才知道因為其他小朋友都有錢,自己也想有,所以才從爸爸媽媽的錢包裏面抽錢。

後來經過一定的教育引導,我家孩子從小到大的行為都是比較守規矩的,再也沒有讓我們操過心。

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之中扮演的角色極其重要,有些時候父母所説的一句話、做的一件事、表現出來的一種眼神都很有可能成為傷害孩子的問題。就像上面所説的,所謂的偷東西的行為其實也存在一定的差異。

03

孩子真的是偷嗎?

父母在處理孩子拿東西這一件事情之時,從來沒有思考過自家孩子的行為是否真的算得上是偷?當被憤怒的情緒衝昏了頭腦之時,父母想到的只能是通過一定的方式去懲罰孩子,因為孩子品行不端。實際上有一部分孩子表現出來的偷東西的行為,其實是他們無意識之下所做出的動作,並不能真正地暗示孩子行為有問題。

根據一些心理學家的研究,我們可以瞭解清楚:在孩子三歲之前,其實他們並沒有存在比較明顯的物權意識。等到之後慢慢的引導,孩子才會明白“你我他”的含義,之後和其他人相處之時不會逾矩。

孩子偷拿東西,父母一味地打罵會影響孩子一生,應該從根本上解決

三歲之前:

我們可以發現,在三歲之前孩子想要拿什麼東西,他們從來不會去詢問爸爸媽媽的意見,而是自作主張的決定。

很多父母還會責怪自家孩子不懂禮貌,實際上這僅僅只是他們一種思想的正常行為展示。因為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分不清一個是自己的,哪個是別人的?

自己是不可以拿別人東西的?在他們的想法之中,只要能看到的都能拿過來玩兒。所以在這個階段發現孩子拿東西,我們一定不能隨意地認為這是孩子偷東西的表徵。

三歲到六歲:

孩子三歲以後自我意識存在,經過爸爸媽媽的引導,他們也會逐漸地向一個社會人轉變。當孩子慢慢的理解清楚“你我他”的道理之後,他們就會自動地劃分自己的東西,也就是存在了比較淺顯的物權意識。

處於這個階段,孩子會慢慢的規範自己的行為。只是有些時候,就會表現出來比較明顯的搶取,父母也需要進行一定的引導。

孩子偷拿東西,父母一味地打罵會影響孩子一生,應該從根本上解決

六歲以後:

6歲以後的孩子已經完全具有判斷能力,如果父母在這個階段發現自家孩子竟然選擇拿東西。比如錢財錢包或者其他比較貴重的物品,一定要對孩子進行教育。當然在這個過程之中,説出“偷”這個字眼,其實就是在侮辱孩子。爸爸媽媽也應該注意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言語是否犀利是否會傷害到孩子?

“偷”這樣一個帶有侮辱性的字,一旦説出口就永遠無法撤回,影響孩子的一輩子。

不管是父母還是周圍人羣,一聽到有人偷東西,自然而然會顯露出來比較鄙夷的情緒。試想一下,我們內心已經有如此明顯的不滿情緒,為什麼又要讓孩子遭受二次傷害呢?

難道就不能給孩子一次機會正確地教育他們嗎?“子不教父之過”孩子出現這種問題,難道不是父母進行相應的引導?將孩子的事情説出去只會加劇他們的傷害。

04

在孩子成長過程之中,因為本身心理不成熟以及行為不能規範等情況,很多孩子都有可能出現比較明顯的偷東西行為。

只是因為爸爸媽媽是孩子最為依賴的人,父母發現這個問題之時也不能過分地暴躁,而是想辦法進行一定的分析,改正孩子身上所存在的問題。

孩子偷拿東西,父母一味地打罵會影響孩子一生,應該從根本上解決

1)瞭解孩子偷東西的原因

孩子為什麼這樣做呢?大家有沒有在教育孩子之前思考過呢?相信很多人都沒有做。

你個小兔崽子,現在還會偷東西呢,你看我不打斷你的腿。真是一天不收拾你,你就皮癢癢。偷東西這種事情你都做得出來,有教養沒?

我們辛辛苦苦教育你,每天讓你明白自己到底應該做什麼事情,偷東西這種下三濫的事你都能做出來,你還有底線沒?

你看是不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現在還玩起偷東西來了?家裏面的東西。你想要什麼你給我説,我看你是不是要把家掀翻天了?

大部分的父母會採取上面三種較為暴躁的方式,但是發泄完自己的情緒,孩子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我們應該詢問孩子為什麼偷東西?偷東西最為主要的原因是什麼?瞭解清楚原因進行一定的引導教育才是必要的。

孩子偷拿東西,父母一味地打罵會影響孩子一生,應該從根本上解決

2)從小給孩子立規矩

有一部分孩子從小都不會因為自己品行不端而受到父母的責罵,因為爸爸媽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告訴他們應該遵守哪些規矩?

要懂得誠實做人,不準撒撒謊;不能隨意玩別人的東西,這樣簡單的話語其實就給了孩子預防針。

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品行不端可能產生的危害,這也是正確處理問題的方式、如果我們從來都沒有教育過孩子不能偷東西,又如何去保證他們不做這件事情呢?

孩子偷拿東西,父母一味地打罵會影響孩子一生,應該從根本上解決

3)以身作則影響孩子

有一部分父母比較喜歡佔便宜,就算是到了超市,他們很有可能在水果區偷偷吃一個葡萄等,看似是比較小的行為,卻會影響到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

他們也會把自己拿得比較少的東西當做是可以的,這種佔便宜的思想直接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以及和他人的相處。

長時間偷盜行為也就比較明顯的存在,所以爸爸媽媽希望自家孩子品行端正,也一定要保證自己的引導的合理性。

偷東西本身就是一個不恥的行為,爸爸媽媽發現自家孩子有這樣的特徵以及可能性之後也要進行適當的勸解。如果長時間不聽從爸爸媽媽的話,懲罰也是較為必要的。

只是我們相信,任何父母對孩子進行一番教育,他們一定能夠改變自己身上的問題。減少對孩子的咒罵,問題解決之後就全部忘掉也是需要做的,隨意地向別人吐槽,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自信,缺乏自尊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16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偷拿東西,父母一味地打罵會影響孩子一生,應該從根本上解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