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家庭出來的孩子,在社交中到底有多卑微?
窮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認知上的“窮”與無助感
心理學家認為,環境對人格的塑造是難以改變的。這意味着,貧困家庭出來的孩子,儘管在條件上可能會得到改變,但是在認知、情感和意志方面存在很大的侷限性。其中,貧困家庭中的父母掌握的生產資料是有限的,他們要麼一年四季種莊稼,要麼遠赴他鄉打工。他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莊稼上,但凡出現天氣反常,這一年也就白乾了。在這種環境下,孩子會產生認知侷限性。遇到困難也更容易感到無助,因為他們不知道還有什麼方法能改變這一切。
情感上的“窮”與缺愛
貧困家庭中的父母,幾乎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種地、勞作上面,根本沒有時間來照顧孩子。其結果就是,導致孩子缺乏愛的呵護、缺乏情感的付出與回報。他們長大後可能會變得自私,因為他們實在沒有多餘的愛來分享給別人。他們很難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既不敢主動尋求建立一段關係,也不敢主動切斷一段關係。他們情感上的匱乏感,導致迫切想要得到他人的愛。他們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沙漠一樣,要吸乾你身上的所有水分一樣。跟這樣的人相處,很難不會感到疲憊。
見識上的“窮”與固執
貧困家庭中的父母自身見識少,能夠教給孩子的東西也極其有限。長期處在這種環境下,他們缺少見識,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極差,容易形成刻板思維和固執己見的性格。他們把沒有見過的東西當做不存在的東西,他們把沒有聽過的想法和信念當做錯誤的。長期在一種匱乏的環境下,他們變得越來越固執。當他們進入到新的環境中的時候,會出現認知、情感上面的矛盾。他們原先沒有見過的、不能理解的、不能接受的想法,在他人那裏都變得如此正常。這也讓他們感到十分的卑微,並且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行為模式。
貧困家庭出來的孩子,獨特的卑微行為模式
不敢主動選擇一段關係
內心卑微的人從來不敢主動選擇一段關係,他們不敢跟脾氣相投的人建立友誼,不敢跟喜歡的人表白。他們也不敢跟討厭的人斷交,也不敢表露內心對他人的敵意。在他們的認知中,無論哪一種做法都會覺得自己沒有力量。在長期貧困的環境下,人的想法和情感都變得過於被動。有一種聽天由命的感覺,這種感覺讓他們失去了活潑的個性。他們總是謹小慎微地對待身邊的人和事,生怕出現一點點錯誤。面對喜歡的人,只敢在心裏面默默地喜歡對方,從來不敢主動表白。
不敢有太多自己的想法
內心卑微的人通常總是迎合別人,很少暴露自己的想法。他們迎合別人只是為了保護自己,區別於依賴型人格,不會對他人有過多的依賴。內心卑微的人不願意跟任何人發生矛盾,所以才會迎合別人的觀點。內心卑微的人有很強的獨立性,他們不會依賴任何人。他們因為小時候沒有得到足夠的愛,所以內心得不到滋養,缺乏強大的力量。他們內心敏感、脆弱,總是逃避任何可能的傷害。在他們的世界觀裏,自己是可有可無的存在。他們寧願自己是透明的狀態,不被任何人注意到。
不敢多吃多拿
內心卑微的人在跟大家聚餐的時候,從來不敢多吃多拿,所有的好東西一定要別人先用。好東西先緊着別人用,自己永遠是最差的那個。他們給人的印象是覺得自己可能不配多吃多拿,不配用好東西。但是很少有人明白,這是他們交朋友的一種方式。當他們認同一個人的時候,就會願意把好東西留給對方。他們覺得自己本身沒有值得拿出來給朋友的東西,所以每次遇到好事就會先想着朋友。他們對人好的方式顯得質樸、單純、真誠,絲毫沒有任何掩飾的樣子。
別人有事主動幫,自己有事不好意思開口
內心卑微的人只要把你當做朋友,就會主動幫你的忙。當然,雖然他們幫不了你太大的忙,但是卻總是很積極地來幫助你。可是當他們自己有事兒的時候,從來不好意思開口。在他們的認知中,自己的小事不值得麻煩朋友。他們害怕自己虧欠別人,無論是情感上還是物質上。他們對人的原則就是,自己可以吃點虧,但是絕不能委屈了朋友。他們不想欠別人,並不是為了和別人劃清界限,而是骨子裏的自卑感、面子薄,自尊心強導致的。他們真心把你當朋友,反而會跟你特別客氣。
被人欺負了只能忍氣吞聲
內心卑微的人被人欺負了,只能夠忍氣吞聲。他們骨子裏有一種妥協的傾向,無論遇到任何阻礙,他們總是無限度地妥協。有時候人們把他們稱之為老好人,明明自己受欺負了,朋友想替他們出頭,他們自己卻説算了。他們忍氣吞聲的原因,是為了儘可能地避免犯錯。在他們的認知中,只要能夠避免傷害、避免犯錯,自己就可以無底線地退讓、妥協。他們常常會説,自己沒有本事跟他們抗衡,只能忍氣吞聲。其實,他們沒有學會用成年人的方式保護自己,仍然停留在童年時期那個貧困的家庭模式中。
總而言之,貧困家庭出來的孩子,儘管物質條件可能會改善,但是在認知、情感上的貧困是無法改變的。他們在社交中總是表現得如此卑微,儘管看着心疼但是也沒有辦法幫助他們。只有他們自己改變,才能夠擺脱困境。
作者:九霄雲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