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革命理想猶如精神火炬,支撐他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

  革命偉業的鑄就,從來都有無數的付出與犧牲。在義無反顧的勇敢裏,閃耀着理想信念之光

  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紅巖精神……在對革命年代紅色記憶的追尋中,浴血奮戰、百折不撓是革命精神不變的底色

  文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陳晨 高皓亮 蔡馨逸

  一名共產黨員,為了人民的幸福,願意付出怎樣的犧牲?1944年,中央警備團戰士張思德積極響應黨中央提出的大生產運動號召,甘心在燒炭的平凡崗位上忘我工作。生死時刻,他一把將戰友推出窯口,寶貴的生命定格在29歲。

  一支隊伍,為了革命的理想,曾經戰勝怎樣的艱難困苦?1941年,面對“狼豹黃羊滿山竄,一片荒涼少人煙”的爛泥灘,三五九旅的戰士們扛起钁頭,把南泥灣從昔日的“爛泥灣”變成“陝北好江南”。

  在疾風驟雨的革命年代,無數先輩用鮮血和生命凝結出的革命精神,亮起一盞盞不滅的精神航燈。

瞭望 | 革命理想猶如精神火炬,支撐他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

全國各地的愛國志士和抗日青年冒着生命危險,衝破敵人重重封鎖,奔赴延安尋求救國真理和道路(資料照片)   攝影/本刊

  向着光明前進

  江西瑞金“紅軍村”葉坪鄉華屋自然村,松柏參天,時光彷彿凝結。

  80多年前,17位華氏兄弟參加紅軍,出發前在嶺上栽下17棵松樹,約定革命成功後一起回家。這17位華氏子弟,後來都犧牲在長征途中。

  他們手植的松樹,被後人命名為“信念樹”。僅在蘇區時期,就有93萬名贛南兒女參軍參戰,佔當時當地人口的1/3。

  黔北要塞婁山關,“一條腿走完長征路”的傳奇還在流傳。傳奇的主人公,是“開國中將”鍾赤兵。

  1930年,16歲的鐘志祿聽説紅軍就是為窮苦人民打天下的,立刻報名參加了路過家鄉的紅軍,還將名字改為鍾赤兵。1935年,婁山關戰鬥打響後,他帶領戰士們與貴州“剿共”總指揮王家烈的“雙槍兵”展開激烈搏殺。

  鍾赤兵右腿中彈也不下火線,戰鬥終於取得勝利。而經歷三次截肢手術的鐘赤兵卻失去了整條右腿……靠着無比堅韌的毅力,他硬是用一條腿走完了長征路。

  義無反顧的勇敢裏,閃耀着理想信念之光。從瑞金到遵義、再到延安,這光明照亮了前進的方向。

  1938年,冼星海偶然讀到《抗戰中的陝北》一書,頓覺心底亮堂。他對妻子錢韻玲説:“中國現在已成了兩個世界,國民黨反動派完全墮落了,延安才是新中國的發源地!”“我們走吧,到延安去,那裏有着無限的希望和光明!”

  1939年3月,已在延安魯藝任教的冼星海在歌詞朗誦會上聽到詩人光未然的《黃河吟》後,當即決定創作《黃河大合唱》。

  “早春的延安夜裏很冷。我們用一小盆炭火取暖,我有時看他寫得累了,就煮一點紅棗給他吃。夜深人靜時,炭火熄了,窯洞裏非常冷,但星海的創作熱情卻比火焰還要熾熱!”錢韻玲回憶。

  抱病連續寫作六天,冼星海完成了《黃河大合唱》的全部譜曲。在抗日戰爭最膠着的危難關頭,這部民族交響史詩,激勵了中華兒女奮起抗爭、保衞祖國的勇氣和信心。

  “思想的飛躍,源於信仰的力量。經歷過延安革命‘大學校’的洗禮,冼星海從一位愛國的民主主義者成長為一名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延安魯藝文化園區管理辦公室主任劉妮説。

  一切為了人民

  出延安城,車行40公里,便至安塞區高橋鎮洛平川村。村子廣場中央,張思德烈士的雕像靜靜矗立。

  這是一個許多人熟悉的故事。1944年9月5日清晨,安塞下起了雨。張思德和8名戰士一起進入山林,準備挖幾孔新炭窯。

  中午時分,危險突然降臨。窯洞頂上的碎土“啪啪”往下落,張思德大喊一聲,“快出去!”一把將戰友推出窯口。剎那間,兩米多厚的窯頂坍塌了下來。年僅29歲的張思德不幸犧牲。

  年輕的戰士用生命書寫了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本色。“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1944年9月8日,在張思德同志的追悼會上,毛澤東發表了著名的《為人民服務》演講。

  輝煌百年路,是什麼,讓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擁有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

  “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留給老百姓的人。”在湖南汝城,“半條被子”的故事裏,寫有答案。

  渡江戰役中,每一名解放軍戰士的身後,至少站着十位支前羣眾。百萬雄師、千萬人民,勝利的號角中藴含着歷史的鐵律。

  “昂揚的革命精神中,藴含着人民至上的真摯情感。”中國延安幹部學院教授王濤説,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革命戰爭年代,無數志士義無反顧獻身革命的動力所在。

  “始終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中國共產黨也因此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匯聚起來自人民的磅礴偉力,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延安大學副校長譚虎娃説。

  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壓倒一切敵人、戰勝一切困難。澎湃的革命精神,跨越生死,生生不息。

  年逾百歲的朱萬陵,是贛南為數不多仍健在的老紅軍。反“圍剿”時期,他和哥哥朱萬龍一起報名加入興國模範師。

  戰鬥慘烈,遠非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所能想象,但來不及害怕,迎着火線衝鋒,朱萬陵的大腿被敵機炸彈炸傷。沒有麻醉藥,四名醫務人員將他死死摁住,拔出刺入骨頭深處的彈片。

  如今,走過世紀人生,朱萬陵已是四世同堂。百歲生日當天,一大家近50口人歡聚一堂,拍下一張全家福。而和朱萬陵一同參軍、記憶裏總是戴着一頂紅五角星帽子的哥哥,卻早已長眠於紅色的土地。

  盛夏的南泥灣,青山如黛、花海如波。76歲的老黨員侯秀珍總愛站在家門前,迎接八方遊客,講述革命故事。

  家中最顯眼的位置,留給了她已故的公公劉寶齋。泛黃的老照片裏,老人稜角分明、目光炯炯。那是1941年的春天,北風依然凜冽,三五九旅的戰士挺進南泥灣,劉寶齋就在隊伍之中。

  閲讀當年的史料,人們仍能從字裏行間感受到形勢的危急。“我們曾經弄到幾乎沒有衣穿,沒有油吃,沒有紙,沒有菜,戰士沒有鞋襪,工作人員在冬天沒有被蓋……”毛澤東曾這樣回憶。

  “爸爸給我講過,沒有房子住,他們就用樹枝搭草棚、挖窯洞。沒有鞋穿,就自己動手編織草鞋。沒有飯碗,就用樺樹皮做。”侯秀珍説,她見過公公當年穿過的爛棉襖,補丁“一層摞一層”。

  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自制鋤鏟、挖窯洞、挖野菜……劉寶齋和他的戰友們,一撅頭接着一撅頭,用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頑強奮戰。

  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紅巖精神……在對革命年代紅色記憶的追尋中,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地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這段歷史始終的底色。

  奇蹟從來不會從天而降。任何偉大成功的背後,總有一羣人不計一切地犧牲與付出。只要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光永存,這種犧牲和奉獻就將永遠流淌在中國共產黨人的血脈中,不斷譜寫歷史新的輝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05 字。

轉載請註明: 瞭望 | 革命理想猶如精神火炬,支撐他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