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人民網長沙3月6日電 洞庭湖位於長江荊江河段南岸,是我國吞吐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被稱為“長江之腎”,其承擔着調洪蓄水的重要功能,對維護區域生態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岳陽市二醫院門診部主任胡春蓮建議,應從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增加恢復調蓄容積等方面,進一步加強洞庭湖綜合治理。
“受氣候變化及人為活動等因素影響,當前洞庭湖綜合治理任務依然艱鉅。” 胡春蓮説,加強洞庭湖綜合治理,不僅事關洞庭湖區湘、鄂兩省近2萬平方公里、1100萬人口的生命財產、居住環境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且影響長江中下游地區五省一市沿江近12萬平方公里、6000萬人口的防洪和生態安全。
調研中,胡春蓮發現,洞庭湖季節性缺水問題嚴重。她説,由於沒有大型水源調蓄工程,洞庭湖區用水水源主要依靠湖泊、河道來水。受三峽汛後蓄水和長江干流沖刷水位下降影響,枯季長江流入洞庭湖的松滋、太平、藕池、調絃四口分流水量明顯減少,四口河道斷流提前、時間延長。四口水系地區呈“水窩子缺水”窘境,成為湖南省四個典型乾旱缺水區之一。
在防洪保安方面,由於洞庭湖萎縮,洪水調蓄能力僅相當於上世紀50年代的50%。儘管三峽工程建成後有效提高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防洪能力,但三峽水庫防洪庫容不到年均入庫水量的1/20。如遇1954年型洪水,城陵磯附近地區還有305億立方米的超量洪水需要洞庭湖區承擔。而洞庭湖區11個重點垸堤防經一、二期治理後,堤身斷面雖已基本達到設計標準,但建設標準較低、運行時間較長、堤防基礎較差,堤身堤基滲漏隱患突出,遇大洪水極易發生潰垸性重大險情。
針對上述現狀,胡春蓮建議,加大對洞庭湖區綜合治理的支持力度。“江湖萬古,水系天成,長江洞庭湖水系是一個整體,只能通過實施一系列水利工程,達到興利避害、人水和諧的目的。”她認為,應加大對洞庭湖區蓄滯洪區安全建設、重點垸堤防加固、三峽後續治理等工程投入力度,確保江湖安瀾。
“開展洞庭湖區河湖清淤疏浚,增加恢復調蓄容積。儘快制定科學的、符合生態環保和安全要求的清淤疏浚增容的總體規劃和具體計劃。” 胡春蓮説,還要建立國家和流域層面的資源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加大對洞庭湖區項目資金支持力度。“按照‘破壞者賠償、受益者補償、保護者受獎’的原則,將洞庭湖納入國家層面的流域生態補償試點,並列入三峽後續生態補償範圍,給予項目資金傾斜。”
三峽及幹流上游水庫羣陸續建成運行,一方面改變了江湖關係,另一方面產生了巨大防洪、水資源效益。對此,胡春蓮建議,應切實加強三峽及幹流上游水庫羣對洞庭湖的防洪補償調度與枯水期調度,開展三峽運行後江湖關係、長江中下游地區防洪水資源形勢變化與應對措施研究。(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