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北汽沒有了奔馳會如何,不敢想也不能想,但是冷冰冰的數據不會説謊,我們先看兩組數據,第一個是今年1-7月北汽集團總收入為778.54億元,實現淨利潤為58.11億元,其中北京奔馳銷量為27萬台,收入749.2億元並佔北汽集團整體收入的96.2%,由此可見,北京汽車集團的盈利大頭還是在奔馳;第二組數據:北京汽車賴以轉型的新能源汽車方向,北京藍谷今年上半年銷量暴跌78.49%,虧損18.63億元,一盈一虧之間,奔馳實際貢獻的盈利還是有賬可查。
事實上,國內所有合資車企中,中方企業在今年實現自身盈利的只有長安汽車,而北汽和華晨分別背靠奔馳和寶馬,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躺賺企業,雖然北汽略微勝出華晨一籌,目前BJ40甚至已經出現了斷貨的情況,但是獨木難撐大廈,北汽在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上實則雙雙失利。
合資汽車這個產物,應該屬於正兒八經的“中國發明”,其初衷就是想通過市場來換取技術,早在上個世紀國內汽車市場一片荒蕪的時候,這個決定似乎無可厚非,甚至從表面看是中方車企佔了便宜,但是外資車企也非吃素之輩,在長達二十多年的孕育之後,外資車企終於等來了國內汽車市場的繁榮,但是中方車企能夠得到的技術可謂寥寥,呈現給國人更多的是,換殼老款合資車的純國產車,比如奔騰B50、風神A60等車型。
這就很尷尬了,所謂技術交換結果變成了消化老舊產品,這絕非國產車企願意看到的結果。那麼今天我們還是以北汽為例,在國內汽車市場蒸蒸日上之時,北汽和奔馳決定加深彼此之間的合作,於是2015年成立了北京北汽德奔技術中心有限公司,北汽和奔馳分別持股51:49,簡單粗暴的命名背後,是雙方計劃在技術上實現共贏,而且是專門負責為北汽研發高端車型和生產平台。
如果售價高達69.8-99.8萬元的BJ90就是雙方合作的產物,那麼我有足夠的理由認為,這個北汽德奔就是一個空殼公司,因為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BJ90都是換殼的老款奔馳GLS,所謂重新研發基本是停留在外殼的層面。而且從雙方合作的宗旨來説,這個北汽德奔也只是單向地為北汽服務,雖然開創了一個行業的先河,但是溝渠挖好之後卻不見河水淌過。
其實進一步去挖掘的話,北汽德奔存在的意義,也確實是為了幫助北汽融合老款GLS和V212技術平台(奔馳E級平台),以及此前北汽收購薩博獲得的技術,而實際的產物就是BJ90和全新發布的BEIJING X7,所謂的技術研發,本質上還是奔馳單方面的輸出了舊有的技術和平台,北汽並沒有因此獲得有全新意義的技術。
至於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就苟延殘喘的薩博汽車,直到倒閉也沒有推出什麼新技術,北汽除了拿到一個品牌之外,再沒有任何值得炫耀的資本,像極了另一個國產汽車寶沃。
即便如此,如果北汽德奔能夠堅持下去,那麼依靠着水磨的工夫或許還有點希望,但是奔馳還有自己的想法, 這個想法就是和北汽分道揚鑣,從最新的企業信息來看,奔馳已經徹底退出了北汽德奔,目前北汽持有百分百的股份,管理層人員也全部由中方人員擔任。
這個技術合資公司也變成了北汽的獨資公司,至此我們已經能夠確認,這個轟轟烈烈的合作計劃以奔馳變卦為結局,技術合資目的也由此流產,奔馳這一手可謂夠狠,將北汽從技術層面甩到一旁,讓其完全成了一個利益上的附庸。
每次説到了北汽奔馳有多麼不好的時候,總有人要跳出來説,北京奔馳不好是中方説了算的結果,但是從北汽德奔的分道揚鑣不難看出,即便在股比較少的前提下,真正擁有技術的一方還是有着非常大的話語權,甚至足以左右北汽的技術研發進程。
其實此類的案例不止北汽奔馳,如奧迪只佔了一汽集團10%的股份,但是一汽集團50%的盈利來自於這10%,造成奧迪的不滿並轉而和上汽集團再行簽訂了合資協議,甚至奧迪因此完全掌握了銷售渠道的話語權。
如今奔馳撤離,北汽形單影隻,那麼未來的高端之路又何去何從?北汽是否能夠和長安一樣,憑藉自己的力量千里走單騎,這都是留給北汽和行業的一個問題。但是讓辣哥來説,未來對於北汽是難上加難。
由於哈弗、吉利、比亞迪等私營性質的車企茁壯成長,在未來的行業大洗牌中,如北汽這樣完全依靠合資品牌盈利的自主車企,將面臨着技術積累、品牌形象、產品口碑的三座大山,競爭日益自由化的汽車行業,還能否容下背靠大樹好乘涼的惰性思維,真的不好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