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了一個帖子,樓主提出了一個問題,那些從小被窮養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下面跟帖的有很多網友,紛紛分享了自己從小被窮養的經歷。看得讓人心酸又悲涼。而且從網友分享的經歷中,可以看出很多家庭,窮不是最大的問題,父母的教育方式窮養才是最大的問題。而那些從小窮慣的孩子,長大會養成以下性格缺陷,難以擺脱。
刻在骨子裏的自卑
一位網友的話,小時候父母的窮養,導致自卑刻在骨子裏,我用了半輩子都難以抹去。
很多真正家庭貧困的孩子,縱然家裏真正的物質匱乏,但也能滋生對父母的體諒。真正讓人難以釋懷的,是明明家裏條件還可以,卻刻意窮養孩子。這樣長大的孩子,從小體驗的不僅僅是物質的匱乏,更是極端思想裹挾下的自卑感。
這樣的窮養孩子,比真窮還可怕。這種明明不窮的窮養是建立在時刻的提醒與抱怨之上的。父母剋扣自己,也剋扣孩子,他們在嘴邊的話就是,錢要省着花,不能浪費,用某某代替湊合以下能省很多錢,家裏窮,要省着花,不能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一塊錢要當成兩塊錢,零花錢和生活都要比其他學生少一大截。
這樣教育下長大的孩子,想要卻不能要,連買個零食都要精打細算,不敢擁有新東西,不敢去交際,因為很多時候朋友之間的交際也是需要有錢來推動的。久而久之,自卑、敏感、小心翼翼深入骨髓,可能長大後花了很多年也無法擺脱骨子裏的自卑。
紮根在內心的不值得感
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尊重他們的孩子。很多家長用可怕的教育方式——精神貧困,讓孩子覺得不值得享受物質生活。在生活中,他善於過度批評孩子,充滿不信任和貶損。因此,來自各個方面的負面影響像藤蔓一樣依附在孩子身上,使孩子們總是貶低自己,否定自己,放棄自己,因為根植於內心的不配感,會在不知不覺中使一個人放棄對美好和向上事物的追求。
一旦不值得感紮根在孩子內心,誕生的就是我不值得,我不配,貶低自我,懷疑自我,然後孩子就會在渴望,貪戀與配不配,值不值中打轉,最終錯失很多美好。
我不值得愛的自我否定
其實被窮養長大的孩子,可怕的不是物質上的匱乏,而是精神上的匱乏。這些匱乏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差勁,不值得愛,然後衍生出的極度缺愛的心理。所以窮養長大的女孩,是最好騙的,別有用心的一根棒棒糖,她們都以為是真愛,然後付出全部身心,赴湯蹈火。人一旦有我不值得愛的自我否定,那麼就會把自己低到塵埃裏,註定滿身傷痕。
很多窮養孩子的父母會説自己是為了孩子以後好。但是這樣長大的孩子,很可能是沒有以後的。因為在年幼的時候,也沒有完全體會過什麼是物質和精神享受。到了長大,這方面也依然匱乏。懂得錢的重要,但不懂得錢只是身外物,不如快樂和自我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