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鑑別力,決定着一個人能不能自主做出決策。缺乏鑑別力的人,在做決策的時候就會出現猶豫不決、優柔寡斷的現象,這正是領袖的致命弱點。教孩子不要過於崇拜他人。一個人有沒有鑑別力,關鍵在於他能不能不受他人的影響獨自去判斷一件事情,自主地做出決定。如果一個人總是覺得他人是對的,過於崇拜他人,這樣的人顯然是沒有主見的。當然,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無法做出正確的鑑別與判斷。
有一次,大哲學家羅素來中國講學,聽講的基本上是研究部門的學者。羅素登上講台,首先在黑板上寫了一個題目:2+2=?然後,羅素誠懇地徵求聽講者的答案。出人意料的是,台下一片寂靜,沒有一個人主動表示願意回答。每一位聽眾都在心裏暗暗琢磨:黑板上的題?肯定不是簡單的數學題,大哲學家是不是要藉此説明他新發現的哲學觀點?儘管羅素誠懇地請求台下的聽眾將答案告訴他,但是,沒有一個人願意“貿然”地回答。
不得已,羅素只好請一位先生來回答。誰知,這位先生竟然面紅耳赤地説自己還沒考慮成熟。最後,羅素坦然對台下的聽眾笑道:“二加二就等於四嘛,這是一個很簡單的計算題目呀!”羅素幽默地告訴了人們:過於崇拜權威會使人迷信,束縛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扼殺自我的思想。由此可見,習慣於權威定勢的人,往往會被牽着鼻子走,無法獨立思考,一旦權威失去了依靠,就會感到無所適從。
為了培養孩子的鑑別力,父母不要過於引導孩子崇拜某個人,當孩子崇拜他人的時候,父母也應該提醒孩子,崇拜不代表盲從,而是應該把他人作為學習的榜樣,學習他人身上的優點,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只要孩子樹立正確的崇拜觀,就不會出現一葉障目、盲目附和的情況。不要對孩子太專制。大部分的父母在養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喜歡讓孩子聽自己的,並不斷地向孩子強調:“你要做個聽話的孩子。”事實上,孩子太聽話並不是一件好事。
老卡爾·威特認為,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不矇蔽孩子的理性,不擾亂孩子的判斷力,因此,作為父母不要太專制,不管什麼問題要與孩子講道理。老卡爾·威特説,如果孩子失去了正常的判斷力,他的一生就不能正確地判斷是非了。他在書中寫了這樣一個例子:有一次,威特對人説了粗魯的話,我沒有馬上責備他,而是立即向人家道歉説:“我兒子是在鄉下長大的,所以才説出這種話來。請您別介意。”這時,威特就會意識到自己説了不該説的話,事後一定會和我談到這件事。
這時候我才對他説:“你的話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其實我也那麼認為。但是在當着別人的面説就不合適。因為你説了那種話,N先生不是臊得臉都紅了嗎?N先生喜歡你,又礙於爸爸的情面,所以沒有説什麼。但他一定生氣了,他後來一直不説話,就是因為你的那些話傷害了他。”我不贊成威特的粗魯,但又向他剖析了這件事的是非,因此他的判斷力也就不會受到損害了。為了讓大家明白我的教育方法,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假設威特説:“可我説的是事實呀。”
那麼,我就會進一步開導他:“是的,你説的是事實。但N先生可能有他自己的想法,才那麼做的。他可能會想,我有我的考慮,你這麼一個小孩懂什麼。再説,即使你説的是事實,你也沒有理由非那麼説不可。因為那是人人皆知的事,別人不都沒有説話嗎?如果你以為那事只有你一個人知道,那你就太傻了。反過來,如果別人當着大家的面揭你的短,你會舒服嗎?其實揭你的短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因為大人指出孩子的缺點是理所當然的,反正孩子難免有許多缺點,説出來也並不丟人。即使是這樣,大人們不是也沒有那樣做嗎?如果你認為他們都不知道你的缺點,那你就錯了。他們知道你的缺點而不説是因為考慮你的自尊心,不想讓你丟臉而已,現在你明白別人對你的好意了吧。而你應該怎麼做呢?也應該像他們一樣。所以當着大家的面,説出別人的過錯是很不合適。”假如威特還是不理解,又提出:“那我不就成了撒謊了嗎?”(事實上他是絕不會這樣問的)我就會繼續開導:“不,當然不能説謊,説謊的人是偽君子。
你完全沒有必要説謊,只要保持沉默就行了。如果所有的人都互相攻擊,當眾宣揚別人的缺點,那這個世界不就整天吵鬧不休了嗎?這樣一來,我們也就不能安心地工作和生活了。”我會用這種方式,一直到説到他想通了為止。不過,對威特來説,我用不着説這麼多,幾句話就能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過錯,他會含着眼淚保證不再那樣做。如果以家長的權威壓服孩子,孩子也會口服心不服,從而導致孩子的判斷力失常。所以,家長在批評孩,應曉之以理,以理服人,不讓孩子捱了批評後不知道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