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本月剛履新的省委書記,為此事連發“三問”

由 回秀蘭 發佈於 綜合

在12月11日召開的海南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海南省委書記沈曉明就科技創新連發“三問”,引發海南省內大討論。

《海南日報》12月13日發文回應省委書記“三連問”,海南省各級黨政機關、科研機構、企業等相關負責人接受採訪。

沈曉明在講話中強調,海南省科技創新要“彎道超車”,不可“按部就班”。

“不可按部就班”

“領導幹部要捫心自問,花了多少精力在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上面?市場主體要自我評估,在技術研發與創新上的投入比重有多大?科技工作者也要想一想,有沒有圍繞國家戰略、科技前沿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難點問題,沉下心來潛心研究?”12月11日,在海南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對海南科技創新,省委書記沈曉明連發“三問”。

“海南產業基礎差,產業人才少,好的大學和科研院所也比較缺乏,目前尚無法與科技大省、科技強省相比較。”沈曉明在會上説,海南仍然是科技小省,基礎差、投入低、人才少、成果缺的總體現狀沒有變。

沈曉明還非常具體地指出了海南科技發展的問題和差距:“十三五”時期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明顯低於規劃目標;連續8年未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以上獎項;高新技術企業總量與北上廣深等先進地區相比差距很大等。

“如果別人做什麼,我們也做什麼,就一點機會都沒有。”他説,海南推動科技創新不可按部就班,要大力發揚特區精神,在創新和完善體制機制上下更大功夫。

乘“東風”

在海南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沈曉明説,要乘着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東風”,堅持正確方向,推動科技創新。

海南自貿港建設是海南省面臨的重要任務和機遇。

今年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貿易自由便利和投資自由便利為重點的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到2035年,成為我國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自由貿易港。

本月初,海南省黨政一把手均調整。劉賜貴不再擔任海南省委書記,由海南省長沈曉明“接棒”,上月從浙江省委常委、副省長任上調往海南出任省委副書記的馮飛為海南省代理省長。

同時被“接棒”的還有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任。

在12月1日召開的全省領導幹部會議上,劉賜貴説:“親身參與、見證自貿港建設的順利開局,這是我人生最大的幸運。”他表示,堅信在以曉明同志為班長的中共海南省委帶領下,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一定能早日建成。

沈曉明則表態説:“接過海南事業發展的接力棒,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他表示,自己將紮實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標杆。同時,沈曉明還表示,馮飛處事穩重、謙和低調,長期從事經濟政策研究,並曾在發達省份政府任職,對產業發展有很深思考,對經濟工作有豐富經驗。“我一定會全力支持馮飛同志的工作。”

代省長馮飛則在履職感言中説,自己將鋭意改革創新,既解放思想又腳踏實地,高質量高標準推進自由貿易港建設。

三股力量

説回科技創新,它成為海南自貿區建設過程中被反覆強調的要點。

如何推動海南省科技創新?沈曉明在海南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表示,要充分發揮黨委政府、市場主體、科技工作者三股力量,以捨我其誰的使命感和知恥後勇的緊迫感,全力以赴集聚各方面資源,圍繞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重點領域,推動科技創新,實現“彎道超車”。

如何發揮三股力量的作用?沈曉明表示:

  •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營造公平誠信包容的創業創新環境,領導幹部尤其是“一把手”要抓“第一生產力”,把更多精力花在推動科技創新工作上面;

  • 企業要當好創新創造的主力軍,加大研發投入,強化自主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

  • 廣大科技工作者要瞄準國際前沿、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發展需求,着力攻克技術難關。

沈曉明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建設創新型省份,以科技創新驅動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高質量發展。

沈曉明還提到,科技創新的另一有力支撐是創新和完善體制機制。

政知君注意到,12月11日上午,剛履新10天的沈曉明前往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等單位調研,就“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自貿港建設的重中之重位置”主持召開座談會。他要求,要聚焦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建立與高水平自由貿易港相適應的政策制度體系。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房穎 題圖來源:上觀圖編 圖片編輯:徐佳敏

來源:作者:政知圈 高語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