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馬菲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偉】7日進行的韓國地方議員和地方政府官員再補選,以執政黨共同民主黨慘敗告終,韓國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拿下第一大城市首爾和第二大城市釜山的市長職位。8日,共同民主黨領導層決定集體辭職,並將提前召開全黨大會,選出新一屆領導班子。韓國媒體分析稱,這是自2016年國會選舉以來,共同民主黨首次在全國性選舉中遭遇慘敗。作為2022年總統選舉的“前哨戰”,本次選舉或對未來韓國政治版圖造成影響。雖然共同民主黨過去5年間連續4次贏得全國性選舉,但目前各候選人的處境、各派勢力權力格局因選舉結果變得起伏不定,11個月之後的民心向背難以預測。
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8日公佈的最終統計結果顯示,在首爾市長補選中,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吳世勳獲得57.5%的選票,領先執政黨候選人樸映宣18.32個百分點,第三次當選首爾市長。這與2018年地方選舉格局形成鮮明對比,那時共同民主黨在首爾橫掃24個區獲勝。這也是保守派勢力10年後重新掌權首都,意味着首爾政治版圖將發生鉅變。在釜山市長補選中,國民力量黨候選人樸亨埈獲得62.67%的選票,幾乎是執政黨候選人金榮春(34.42%)的兩倍。多數韓國政界分析人士認為,因捲入性醜聞,同屬共同民主黨的前首爾市長和釜山市長一個自殺、一個辭職,再加上文在寅政府的房地產政策失敗、韓國土地住宅公社職員炒地醜聞等,這一系列事件使得民心轉向。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首爾和釜山市長補選投票率高達58.2%和52.7%,創下地方領導人再補選投票率歷史紀錄。在此次再補選的21個職位和席位名額中,國民力量黨更是一舉豪奪15個名額,在多個地區以壓倒性態勢獲勝。韓國輿論稱,此次選舉結果“體現了民怨”。
韓國青瓦台發言人康珉碩8日表示,文在寅就執政黨在地方議員和地方政府領導再補選中受挫表示,將嚴肅接受國民的問責。文在寅説,今後將以更低的姿態和更大的責任感治國理政,致力於克服新冠疫情、恢復經濟、穩定民生、整治房地產腐敗,滿足國民的迫切需求。共同民主黨代理黨首金太年8日晚些時候發表聲明稱,將謙虛接受此次選舉折射出的民意,併為此次選舉結果負責。金太年表示,
在共同民主黨領導班子辭職後,將盡早舉行全黨大會和國會代表選舉。隨着金太年辭去共同民主黨國會代表職務,共同民主黨決定將於16日提前舉行新任國會代表選舉。同時,該黨還計劃下月初舉行全黨大會,選舉產生新任黨首和最高委員等。
韓國《中央日報》報道稱,預計韓國政府也將加快改組內閣的腳步。國務總理丁世均計劃在下週訪問伊朗之後就提交辭呈。為集中力量推行韓國版新政等經濟恢復工作,副總理洪楠基等經濟官員也有望獲得提拔。政府此次可能會進行最後一次大規模內閣改組,一次性換下五至六個部門部長。
韓聯社8日報道稱,執政黨慘敗的結局將促使其作出脱胎換骨的改變,而此次選舉的操盤手、常任選舉對策委員會委員長李洛淵難辭其咎。李洛淵曾擔任文在寅政府的首任國務總理,後又出任黨首,無法與本屆政府在房地產政策等國政運營方面的失誤脱離干係,更難以避免此次選舉失敗帶來的政治“內傷”。共同民主黨或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遭受敗選後遺症的折磨。相反,同屬於執政黨的京畿道知事李在明則因不能以現任地方政府領導身份參選免於承擔責任。隨着大選臨近,李在明的凝聚力有可能進一步提升。有分析認為,李在明雖被歸類為執政黨內的“非主流”,但如果能在下屆大選中與在野黨候選人、前任檢察總長尹錫悦形成一對一格局,共同民主黨的支持層就有望重新集結。
韓國“KoreaResearch”等四家民調機構8日公佈的最新民調顯示,在下屆總統候選人支持度方面,李在明位居第一(24%),與上週進行的類似調查結果相同;尹錫悦位居第二(18%),比上週進行的類似調查結果(25%)大幅下滑;而李洛淵則位居第三(10%),與上週結果持平(10%)。“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裏,民意迅速改變,説明政黨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是搖擺選民決定選舉結果的時代”,韓國《中央日報》分析稱,二三十歲選民和中間派對一系列社會問題感到憤怒而倒戈被認為是在野黨候選人獲勝的重要原因,“不是在野黨有多好,而是執政黨太糟糕”,因此很難預測明年大選時的民意偏向。
與此同時,韓國疫情再次反彈成為考驗文在寅政府又一難題。據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8日通報,截至當天0時,韓國過去24小時新增新冠確診病例700例,累計確診10.7598萬例,新增病例為自1月7日以來的最高值。韓國公共衞生專家認為,若不加強防疫措施,有可能出現第四波疫情。韓國中央應急處置本部防疫總括組組長尹泰皓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第三波疫情的持續時間較長,今後的疫情走勢雖有待進一步觀察,但首都圈和非首都圈的確診病例規模均有所上升,韓國出現第四波大流行的可能性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