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軍新一代4500噸級“震海巡防艦”造艦計劃,因台當局“中科院”自力研發作戰系統的“迅聯計劃”,未能滿足台灣海軍需求,軍方將在10月過後,以招標方式,交由台船取代“中科院”為主合約商,再由台船對國際軍火大廠邀標,研發“震海巡防艦”作戰系統,再由台“中科院”整合,預計4年後可完成第一艘原型艦造艦。
圖為台船承造的“海岸巡防署”第一艘4000噸級巡防艦“嘉義艦”
蔡英文力推的“艦艇自造”,是希望提高造艦過程中的台灣自制率,台“中科院”研發“迅聯案”,雖然自認整合各式飛彈試射成效良好,但是軍方認為無法滿足需求,傾向改採邀標對外採購。由於“迅聯案”不如預期,也使蔡英文企圖推動的“艦艇自造”政策受挫折。
據指出,10月底過後,台軍新一代“巡防艦”可望由台船承製,“震海巡防艦”構型已經確定,前幾天剛剛由船舶設計中心完成基本設計,並將設計圖交給海軍。船舶設計中心完成基本設計,也顯示“震海案造艦”工程幾乎是已經不會由台“中科院”主導,未來將由台船繼續進行細部設計,最後完成生產設計,也就是完成施工圖後,進入造艦工程。4年後,可完成首艘“巡防艦”,至於全艦關鍵的作戰系統,熱門軍火大廠約有三家,軍方早已進行評估,將不公開招標,採取邀標方式進行。
硬要“中科院”承攬,竟是牛皮吹破相關人士表示,最初“巡防艦”規格訂在4000噸,後來提高到4500噸,就是因為設計不如預期。台“中科院”可以造飛彈,但造軍艦可能就不如台船,台船畢竟過去已有成功級艦的實績,無論在載台與系統整合方面,都比“中科院”經驗成熟。當初將“震海巡防艦”的作戰系統研發交給“中科院”,主要還是台軍方高層的人為因素,並不是因為台“中科院”真的擁有這個科研能力。全案就是因為台“中科院”研發落後,延宕了兩年半多的時間。
由於台“中科院”未能滿足海軍需求,使得“震海巡防艦”的自制率下降,影響到“艦艇自造”政策的績效。造艦相關人士説,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幾年前是因為台軍某軍方高層幫“中科院”吹牛,才會由“中科院”自行研發“迅聯案”,現在牛皮吹破了,趕快修正錯誤,讓台船主導,進行邀標,將作戰系統由自行研發,改為外購,才是第一要務。
對於外傳“中科院”研發“迅聯案”成功,是海軍堅持外購,不要自造系統。知情人士説,如果台“中科院”真的研發成功,軍方高層當年硬是要讓“中科院”承攬研發“迅聯案”,現在怎麼可能讓煮熟的鴨子飛掉,允許台灣海軍改為外購。“中科院”研發的東西,沒有辦法滿足海軍的需求,怎麼能算是成功,為了堅持自制,使得造艦案延宕兩年半多,雖然浪費的時間不算太多,但也不盡合理。
據瞭解,台灣海軍將透過招標決定新的巡防艦造艦廠商,但因為台灣曾有承造3000噸以上船艦實績的廠商,只有台船,其他造船廠造艦能力仍有一段差距。新一代巡防艦幾乎確定是由台船承攬,但原型艦獲利不多,希望由後續造艦工程,讓台船能夠增加營收,解決台船財務的壓力。
海峽導報綜合台媒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