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減負放權“套餐包”贏得科研人員“點贊”
貫徹落實六中全會精神 ·推進科技自立自強
科技部開展“我為羣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多是圍繞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的宏觀政策,具體落實起來“線長”“面廣”,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動。政策雖已出台,其利好基層科研人員是否有切身感受?
12月2日,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實地調研的黨史學習教育中央第二十五指導組組長段餘應開門見山:“此次調研,我們主要想了解科技部為羣眾辦實事項目的進展與成效。”
“我對科技部為科研人員‘減負放權’的政策措施點贊。”中國農業科學院一線科研人員、作物科學所副所長劉錄祥説道,今年國務院辦公廳相繼發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關於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的指導意見》兩份重要文件,引發科技界廣泛關注。
頂層設計有了保障,基層落實還差一環。劉錄祥記得十分清楚,《若干意見》向社會公開發布後,科技部在3個月內就出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綜合績效評價財務管理新辦法,此後“揭榜掛帥”項目也跟進推出。“落實國家方案,科技部不光行動迅速,給出具體政策‘套餐包’,還形成一攬子解決方案,有效銜接國家政策,服務基層科研單位落地執行,實實在在為科研人員‘鬆綁助力’,這是在為羣眾辦實事。”劉錄祥説。
“十三五”是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的“密集期”,作為基層科研人員,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所長張軍民談及“減負賦權”感受具體而深刻,“因為我們是整個過程的‘受益者’”。
動物育種週期長、成本高,一旦停滯還會退化。在這一領域,“急功近利”很難出成果。今年,國家強調“打好種業翻身仗”,牧醫所研發的白羽肉雞與華西牛已邁出走向市場的“關鍵一步”,這樣的成績得益於科技部對破“四唯”等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政策的出台。
“對於所裏專門做畜禽資源、牧草資源評價的科研人員來説,如果用論文指標評價,他們很難晉升。改革後的綜合評價體系既能讓科研人員的成果得到認可,持續的科研經費支持也會得以保障。”張軍民説。
2020年5月,科技部等9部門印發《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實施方案》,牧醫所成為40家試點單位之一,這讓張軍民倍感榮幸。張軍民表示,一系列制度舉措使大家的積極性調動得更高,試點改革以來,所裏有15項科技成果完成賦權,並且加速了成果轉化。
牧醫所的案例只是科技部“我為羣眾辦實事”的一個縮影。科技部落實“減負放權”政策舉措,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經費使用自主權,直指痛點、難點,回應了科研人員的突出關切;提高間接經費比例、擴大勞務費開支範圍,亮出了鼓勵科研人員多出高質量成果的硬核舉措;全面落實科研財務助理制度、改進財務報銷管理方式、簡化科研項目驗收結題財務管理,減輕了科研人員事務性負擔……
隨着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入,科技部為科研人員“減負放權”取得非常大的進展,可以説繁文縟節少了、激勵力度強了、辦事創業的環境好了,確實是給科研人員創造了一個心情舒暢的科研氛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副所長周衞在調研中表示。
系列“減負放權”政策落地的同時,科技部對加強科研誠信和作風學風建設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深得周衞贊同。“科技部在管理辦法上的進一步完善,明確了管理主體和範圍,明確了管理形式和渠道,加強了典型案例的學習教育,讓‘鬆綁’之後的科研人員有了系列負面清單作參照,也讓科研工作能夠走得更穩、更遠。”周衞説。(何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