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三警告!過得好不好,就看豬的臉色了
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
7月4日、5日,國家發改委兩天三次出手,就為了幹一件事,穩定豬肉價格。
這次出手力度很大,直接告誡市場不要壓欄惜售、不要囤積居奇、不要哄抬物價、不要串通價格,還説考慮動用中央儲備,諄諄勸導加雷霆手段,一個都不少。
這可不常見。
為啥這麼着急呢?
因為二師兄這價格,最近漲得太快了,基本原地起飛。
7月6日的生豬報價24.89元/公斤,一個月前是多少呢?15.89元/公斤,一個多月漲了56%。
這是啥概念呢?
如果還有印象,兩年多前,豬肉價格漲得飛起,直接吃不起,零售價一斤四五十塊很正常,當時正逢春節,豬肉禮盒都成了能拿得出手的禮盒,一個人如果揹着半扇豬上街,那就是妥妥的富裕人家啊,當時的生豬商品價格是多少呢?
37.2元/公斤,如果豬價還像最近一樣瘋長,不到8月就能超過這個歷史極值。
到時候,雪糕刺客、豬肉刺客雙劍聯手,你本已不富裕的家庭將更加雪上加霜。
上面顯然也是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出手又快又狠。不過很多市場派紛紛預測,這一輪的豬價不好控制,超過前高的概率很大。
這是為啥呢?
因為對老百姓生活影響很大的“豬週期”已經開始了。
什麼是豬週期呢?
其實説起來也簡單,其實就是圍繞二師兄的週期性波動:
- 豬肉價格上漲,養殖户一看機會來了,會擴大產能,母豬養起來,小豬趕緊生;
- 豬肉供給增加,價格下降,養殖户觀察到豬肉價格下降,就減少產能;
- 生豬存欄量和出欄量下降,豬肉供給減少,豬肉價格重新回升,週而復始。
一般説來,從補欄母豬到增加豬肉供應需18個月左右,因此一輪豬週期約3-4年時間。這個週期非常顯著,為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因為我們的豬肉供應商的構成跟股市差不多,有機構大户,但更多的是中小農户,跟股市一樣,大家都喜歡追漲殺跌,豬肉價格漲,那真敢滿倉,趕上豬瘟啥的,沒病的大賺、得病的全賠,反正博弈很慘烈,搞得這個“豬週期”無比準確。
2006年以來的這16年,總共4輪豬週期,為啥説這一次的概率很高呢?就是因為這個“w”底基本形成,理論上,接下來就是拉昇了。
很多人説了,這事跟我有啥關係?不吃豬肉,正好減肥。
這就錯得離譜了,“豬週期”一來,基本上沒人能躲得過去,對你的錢包影響很大,為啥這麼説呢?咱們一點點展開説。
先説豬肉,我們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消費國,圍繞豬肉這個產業,每年有3萬多億的市場規模,這是啥概念呢?
之前都説房地產是支柱產業,鼎盛時期的房地產大概20多萬億的市場規模,汽車也是個大產業,一年有8、9萬億的規模,這麼一比,豬肉的市場規模也是很可觀的,而且這個市場參與人多、單價低、持續性強,比汽車和房產更能準確反映國計民生的真實狀況,所以它就是觀察經濟的温度計和晴雨表。
它是怎麼產生作用的呢?
大家都知道cpi,就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每個月都發布,這個指數怎麼來的呢,就是觀察一籃子典型商品的價格變化,從而得出一個數值,這其中,豬肉就是其中的大單品,現在佔比2%。
二師兄對cpi影響有多大呢?咱們一季度cpi1.1%,4、5月份成了2.1%,6月份預計2.4%,上漲部分基本都是豬肉的原因。
那這個cpi有啥用呢?最大的用處就是用來衡量通貨膨脹,一般各國都把3%設定為一個臨界點,超過這個點,那就得警惕通貨膨脹了。
道理也簡單,豬肉價格上漲帶動肉類價格上漲,然後漲價的信號傳遞給工業品、製造業,市場上由豬肉開始,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漲價潮,拉動物價整體上漲。
這也意味着你的購買力下降,生活質量下降。嚴重點的,很多國家因為高通脹搞得民不聊生、國破家亡。
每個豬週期都有這個規律嗎?差不多。
2008年豬肉高點時,cpi是5.9%;
2011年cpi是5.4%;
2016年略好一些,cpi目標2%,最後是2.1%;
2020年,就是上一波大家感覺吃不起肉的時候,cpi超過了5%。
cpi數值過高,物價大漲,貨幣貶值,一般高層都會據此修訂貨幣政策,給市場敗敗火,錢根一緊,受影響的人可多了,就拿股市來説吧:
2008年比較特殊,上證指數跌了65%,2011年跌了22%,2016年跌了13%,總之賺錢都比較難。
高層之所以這麼重視豬肉,也是因為今年的抗通脹任務有點重。
因為除了豬肉,還有一個大商品也是在高位,這就是石油。
2020年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原油跌得很慘,最多一個月跌了55%,4月底,WTI紐約原油的價格是19.8,然後開始一路漲,後來俄烏一開打,這石油價格開始狂漲,今年3月達到了130.5美元的高價,各國直呼用不起,衣食住行的成本統統大漲,苦不堪言。
前兩天,對石油價格影響巨大的歐佩克秘書長不明不白的死了,當日原油價格跌破100美元,很多國家都感覺舒了口氣,紛紛盼着油價多跌點,但油價到底怎麼走還真不好説,俄羅斯人説會漲到300-400美元,花旗預測會降到65美元,你説,哪個更可信?
原油真要繼續漲,咱們也受不了,為啥呢?
原油是最基礎的大宗,很多行業都用得到,咱們73%的石油靠進口,雖然跟俄羅斯簽了個長期供應的大單,但終歸價格的壓力不小,這就會帶來輸入性的通脹壓力,成本上去了,成品價格肯定要漲。
高油價帶來的壓力已經不小,再來個高豬價,那完成今年3%的通脹率目標難度就更大了。
油價不好調控,那就向豬下手吧。
但要説這一輪的“豬週期”會有多猛烈,現在看法不一,雖然有很多人預測會超過前高,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可能更類似於2016年,比較温和,理由是啥呢?
現在的存欄數量還是歷史高位,也就是説未來半年的供應是有保證的,價格也就很難暴漲;
但要説大跌也挺難,因為看下豬糧比就知道了,這個豬糧比就是售價和成本的關係,2020年,豬肉每公斤37塊,主要飼料玉米每噸1900元,豆粕每噸2700元,養殖户能賺錢啊,積極性自然高。
現在呢,玉米2700元,豆粕3800元,飼料成本大漲40%,售價還跌了不少,擴產的積極性肯定不高。
但豬肉價格再漲漲,就不好説了。
這就是這個時間點出手的原因,官方肯定不希望大漲,因為通脹的壓力是實實在在的。
前些年這個問題還不突出,因為經濟處於上行期,大家也都有信心滿滿,現在經濟沒恢復,就業壓力大、收入增幅小,大家的心態變化很大,這時候來個高通脹,那就真是太慘了,所以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你過得到底好不好,還真的要看看豬的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