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旅”級編制出現和消亡過程,以及現代美軍“師改旅”之得失

“旅”在民國時期的軍隊中是個重要編制,在抗戰爆發前中國軍隊有三類作戰師,分別是下轄三旅九團的“甲種師”、二旅六團的“乙種師”和二旅四團的“丙種師”(調整師不計),可見早期的旅和師之間的密切關係。八路軍最初改編時,主力部隊45000人卻只給了三師六旅12個團的正規番號,顯然是“丙種師”。

簡述“旅”級編制出現和消亡過程,以及現代美軍“師改旅”之得失

“旅”的編制名稱源自於清末軍制的“協”,比如北洋軍早期的編制就是六個“鎮”,鎮以下是協、標、營等編制,其中協的軍事主官稱為“協統”,1911年武昌首義的發動者就是湖北新軍的工兵協,協統就是後來的民國大咖黎元洪。民國建立後,袁世凱為體現新制,將北洋軍中的鎮、協、標改為“師、旅、團”建制,從此有了旅級部隊的番號。

但是“旅”又是個比較尷尬的建制單位,一般而言,戰術單位的最大編制為“團”,而戰役單位的最小編制多為“師”,於是“旅”成為了一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兩邊模糊角色,而旅部的存在又使戰場指揮多了一道程序。在1937年的淞滬會戰中,抗日軍隊的指揮層級繁瑣成為一個致命問題,“旅”一時淪為雞肋建制。

簡述“旅”級編制出現和消亡過程,以及現代美軍“師改旅”之得失

因此在1938年底的第一次南嶽軍事會議上,軍事委員會決定取消高級指揮機構的“兵團”和中級的“旅”兩級建制,形成了戰區、集團軍、軍、師、團的指揮體系,旅級司令部被廢止。不約而同的是,侵華日軍不久也取消了野戰師團的“旅團”級建制,修改成為師團直轄三個聯隊的“三單位”制度,看來都感覺到了問題。

因此從1940年以後,中國軍隊裏已經沒有了“旅”級建制,它一般只存在於地方部隊、雜牌部隊、特種兵部隊之中,比如什麼警備旅、炮兵旅、獨立旅等等。不過八路軍和新四軍由於情況特殊,仍然保持着旅級番號,到抗戰末期各大軍區成立野戰縱隊時,基本以“旅”為重要構成,兵力從4000到6000人不等,類同於一個小“師”。

簡述“旅”級編制出現和消亡過程,以及現代美軍“師改旅”之得失

1948年11月全軍統一整編的命令下達,要求各野戰軍將原縱隊改制稱為“軍”,原縱隊下轄的師、旅級建制統一改製為“師”,標誌着我軍旅級正式編制的取消。而蔣軍在1948年5月也將所有的“整編旅”恢復為師,變成了剿總(或綏署)、兵團、軍、師、團的作戰序列,因此也正式取消了旅級編制。此時中外軍隊的主要最小戰役單位編成基本都是“師”,並且在二戰期間,都逐步完成了從“方塊師”(比如轄兩旅四團)到“三角師”(直轄三團)的改制。

隨着軍事科技和作戰理念的不斷髮展,從2005年起美軍又開始着手進行“師改旅”的建設,即將原有的大型作戰師(一般14000人至18000人)改制成為諸兵種合成的若干“合成旅”,其改制理念在於:1、現代戰爭中純粹的步兵作用降低,部隊更趨於信息化、合成化、科技化。2、局部戰爭的快速反應和快速部署中,師級建制明顯偏大,集結和投送不易。3、推崇裝甲營和機械化營等營級建制為一線作戰主力單元,進而弱化師、團兩級的司令部功能。

簡述“旅”級編制出現和消亡過程,以及現代美軍“師改旅”之得失

當然還有比較重要的第4點,那就是減少指揮層級後,更有利於部隊的指揮和作戰靈活性,“師改旅”形成的結果是:陸軍師已經成為類似作訓基地一樣的後方單位,只有一個架子指揮部和師級番號存在,但喪失了全部直屬支援單位,在實戰中也不再起主導作用,各通訊、炮兵、後勤等分隊則被直接下沉到旅,形成旅級的戰鬥羣,在作戰中可直接接受更高一級司令部的指揮。

美軍的旅級戰鬥羣遂開始編入支援炮兵、偵查和工程、電子戰部隊,以一個重型裝甲旅為例,改制後下轄兩個主戰tank和步兵戰車混編的合成化作戰營、一個機械化偵察營、一個炮營(自行化)和其他的後勤、支援單位,完全可獨自投入作戰。注意旅級戰鬥隊已經沒有了團級建制,是旅司令部直屬各作戰營,這就是所謂的“師改旅”。

簡述“旅”級編制出現和消亡過程,以及現代美軍“師改旅”之得失

這種改制方式在21世紀初幾乎成為了潮流,世界各國的軍隊紛紛進行了師改旅的調整,畢竟旅級戰鬥隊十分靈活,數字化程度較高,也符合和平時期“精兵簡政”的原則,在人員、經費、管理和裝備等方面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可以説是對傳統步兵戰術、甚至人海戰術的一種否定。在海灣戰爭中,臨時組成的旅級戰鬥羣表現較好,恐怕也是促成美軍實施“師改旅”的一個重要因素。

不過近年來美軍似乎有些後悔,自2015年起逐漸叫停了師改旅的深入進程,其原因在於旅級戰鬥隊所轄兵力較小,應付局部戰爭和小規模傳統雖然綽綽有餘,但不適合大規模的陸戰要求(比如在歐洲大陸上開戰),遂開始恢復大員額建制的陸軍師級部隊建設。

簡述“旅”級編制出現和消亡過程,以及現代美軍“師改旅”之得失

曾經有美軍高層宣稱,之前十年過於急促而且徹底的“師改旅”是走錯了路,應該重新強調師的作用,以應對大規模的地面戰爭,這顯然有對俄軍“隔空喊話”的意思。

美軍再次進行調整的陸軍編制,師和旅級司令部已經屬於均衡發展:如果爆發大規模戰爭,則以師級作戰單位投入,如果遭遇局部戰爭,擁有大量支援武器的旅級戰鬥隊同樣可以從師級建制調出,單獨編成遂行作戰任務,實現了一定範圍內的兩者兼顧,至於效果如何,只能是拭目以待了。

簡述“旅”級編制出現和消亡過程,以及現代美軍“師改旅”之得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54 字。

轉載請註明: 簡述“旅”級編制出現和消亡過程,以及現代美軍“師改旅”之得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