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談判:"解鈴還須繫鈴人"
近日,有關伊核協議的維也納多邊會談正式舉行,美國和伊朗實現間接談判,釋放出雙方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的積極信號。但美國和伊朗在關鍵性問題上存在很大分歧,伊核問題短期內恐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會談進行過程之中,有關國家間的場外激烈博弈持續上演,其白熱化程度絲毫不亞於維也納的會談主場。以色列在會談首日襲擊伊朗伊斯蘭革命衞隊貨輪,伊朗納坦茲核設施於4月11日“被斷電”,以色列被疑為主謀;歐盟4月12日以“人權”為由制裁伊朗伊斯蘭革命衞隊總司令薩拉米等8名官員;美國則在第一時間與納坦茲斷電事件撇清干係,直言“美國並沒有參與”。在場內外雙重博弈的影響下,伊朗宣佈將濃縮鈾濃度提升至60%,伊核問題談判在曲折中向前推進。
坐下談判易,達成共識難。由於美國和伊朗嚴重缺乏互信,雙方在關鍵性問題上互不相讓。關於重啓伊核協議的第一步,美國要求伊朗先恢復履行伊核協議,伊朗則要求美國先解除對伊制裁,這也成為美伊當前博弈的核心問題。
其實,美國參加伊核問題的維也納會談,是出於自身的利益考慮。儘快解決伊核問題能夠使美國實現在中東地區的戰略收縮,將更多資源和精力投入到大國博弈中。在伊核問題上,美國不想進入戰爭狀態,想要用伊核協議來約束伊朗。但美國重返伊核協議,在很大程度上謀求的是達成一個新的伊核協議,或是原有伊核協議的修訂版。拜登政府並不願輕易重返一個美國所認為的有漏洞的協議,這其中有美國兩黨政治的考量。畢竟,在美國前政府已經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的背景下,不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很難原封不動地接受一個6年前的協議。就美國而言,其國內政治與國際環境都發生了變化。
伊朗在未來兩個月將迎來總統大選,鑑於總統職位的重要性,這將是伊朗各派別四年一度的博弈主場。在維也納會談到伊朗總統大選之前的這段“窗口期”,伊朗各派別為獲取國內支持都很難表現出明顯的對美退讓態度,以避免可能給其選戰帶來的不利影響。因此,現階段圍繞制裁解除問題,伊朗讓步的空間不大。
此外,在伊核維也納會談過程中,美國也面臨地區盟友的壓力。以色列對伊核協議早有不滿,認為協議沒有限制伊朗發展導彈的能力,對以色列的安全造成威脅。伊核會談之際,伊朗貨輪被炸,便是以色列發出的強硬信號。換言之,美國需要在重返伊核協議與安撫地區盟友之間做好平衡,對以色列等盟友的安全做出一定的承諾。正如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訪問以色列時所強調“我們對以色列的承諾是持久的和堅不可摧的”。
由於種種矛盾,伊核談判舉步維艱。歸根到底,“解鈴還須繫鈴人”,美國取消所有不合法的單邊制裁、早日重返全面協議,才是破解當前伊核局勢的鑰匙。
(作者繫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