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接觸足夠多的家庭和孩子,就會發現:孩子是各種各樣的,每一個孩子與父母互動的方式也是各種各樣的。
孩子與父母之間是互相影響的關係,父母能影響孩子的成長軌跡,孩子也能反過來影響父母的發展。在孩子成長這件事上,沒有某一個因素是“決定性因素”。
所以,父母不要輕易地説出自家孩子不如“別人家孩子”的話,因為我們也不是“別人家的父母”。
(一)每個人都在尋找歸屬感,孩子尤其強烈
每一個有
分離焦慮
的孩子,歸根結底都是因為“安全感”不足。如果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就很容易培養出孩子的獨立和自信的品質。
很多人都知道“安全感”的重要性,安全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關鍵的部分,孩子後期很多品質和特性,都要在安全感的基礎上才能建立起來。
但是大家是否知道,“安全感”能否建立取決於孩子是否有“歸屬感”。
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孩子便在尋找他在家庭中的歸屬感。
他哭幾聲、喊幾句、踢兩腳或者發個脾氣、摔個東西,然後觀察:有沒有人過來?有沒有人關注到他?給了他什麼樣的反饋?這種反饋他是否喜歡?下次要不要繼續?
孩子會不斷重複那些讓他感受到關注和歸屬感的行為,放棄那些讓他感受到不被關注和孤獨的行為。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睡眠訓練”得以“成功”的道理。
當一個孩子哭了很久,都沒有人來關注他的時候,他就會自動放棄這種行為。因為這個行為無法為他帶來歸屬感。(可是,這個過程中會讓他形成孤獨感,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非常不利,也會影響孩子以後的性格發展和成長。所以,魔鬼睡眠訓練法才會被叫停)
同理,當一個孩子剛剛接觸髒話,處於新鮮期想去嘗試。結果,他每一次説髒話,都能看到大人驚訝的表情和嚴肅的警告,他覺得很好玩,得到了關注,於是越發願意説這些話。
但是,如果我們對他的這種行為不理不問,聽而不聞,孩子説過幾次以後發現沒有任何反饋,孩子自然就會放棄這樣的行為。
所以,孩子的哪一個行為需要我們給出反饋,哪一個行為無需我們反饋,是需要我們衡量和辨別的。
大原則就是以利於孩子陽光、獨立、自信為長遠目標。
(二)孩子尋找歸屬感的過程中,可能形成錯誤的解讀
當一個哥哥發現家裏自從有了小弟弟,小弟弟就成功地吸引了全家人的注意。所以,哥哥認為只要他像弟弟那樣,他也能重新獲得家人的關注。
於是,他開始像弟弟那樣大哭、尿褲子、扔東西,結果他沒有得到任何一個微笑,得來的是父母失望的眼神以及批評的話語:“你都多大了?這麼不省心!能不能懂事點兒?”
孩子茫然了:為什麼弟弟這樣,你們會笑;我這樣,你們會生氣?
如果大人能知道孩子行為背後的解讀方式,知曉哥哥這樣做不過是想讓他們多看他幾眼,那麼大人就可以將孩子這種錯誤的解讀糾正過來。
比如:
多關注哥哥,多陪伴哥哥,讓哥哥感覺到歸屬感。
告訴哥哥:弟弟還小,需要他們更多的陪伴和照顧,但是這樣做並不意味着弟弟比你更加重要。
邀請哥哥一起來照顧弟弟,然後及時對哥哥進行誇讚,讓哥哥有成就感和歸屬感。
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獲得自己的定位。
當哥哥通過製造麻煩獲得父母關注的時候,他用了錯誤的解讀和行為方式;如果父母不懂孩子,父母便會越來越討厭哥哥。這是很讓人心痛的發展方向。
當父母通過努力調整了哥哥的認知和解讀方式之後,哥哥就轉而用“貢獻”的方式來體現自己的歸屬感和定位,那麼這個家便進入了和諧的良性循環。
(三)例:淏仔用欺負妹妹的方式,表達不滿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哥哥淏仔10歲,妹妹玥玥8歲。
妹妹是個女孩,愛笑,又愛説甜言蜜語,我們有的時候不知不覺對她笑得多一些,誇讚多一些。當兄妹倆發生衝突時,不自覺地偏袒妹妹。
我發現這一點不是我自己突然醒悟的,而是因為有一段時間,淏仔特別願意逗弄妹妹,不是拍她一下,就是故意説出難聽的話讓她生氣或哭鬧。
最開始我們會批評哥哥,還會和哥哥談心。可是無論軟的硬的,哥哥哪一套都不吃。
他的行為不但沒有收斂,而且還變本加厲,他不懼我們的批評,繼續頻繁逗哭妹妹。
經過幾次之後,我突然意識到:淏仔是在用這種行為尋找他的歸屬感。
然後我才反思自己這段時間,是否忽視了他。
細想之下,果然如此。
於是,接下來的日子,我不太在意兩個孩子之間的衝突,而是特意多關注淏仔。單獨陪他看書,陪他寫作業,陪他出去玩,特意增加陪伴他的時間,對他的進步及時認可。經過幾天之後,淏仔再也不故意逗哭妹妹了。
我沒有直接去解決那個表象問題,我是在解決問題的“根”。根恢復正常了,葉子自然就會健康生長。
孩子的很多行為,並不能只看表象,要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潛在目的。
不要嘗試問孩子,孩子才不會意識到他的潛在目的是什麼,我們要學會自己觀察。
(四)影響孩子發展的內部環境
在《孩子:挑戰》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孩子會觀察生活中的一切,從觀察中得出自己的結論,並據此找到自己的行為方向。從童年起,孩子們就必須學習如何調整自己以適應和應對內在環境和外部環境。
孩子的天性,就是孩子的內部環境。
孩子在出生後一年的時間內,都是在學習如何運用自己的身體。比如抓、握、移動等。他們通過各種感官器官去接受各種信息,然後進行自己的解讀。
當他們慢慢長大後,擁有了自己的思想,他們才會利用智慧做事情。他們會通過一次次的嘗試,比如看看杯子掉在地上會發生什麼、摸一摸那個紅色的東西會有什麼感覺……然後,在一次次的失敗和成功當中,不斷調整着自己的內在環境。
不同的孩子,面對失敗和成功的感受是不同的。
有的孩子對成功患得患失,對失敗/困難逃避怯懦;
有的孩子卻能勇敢面對失敗,越挫越勇;對成功坦然接納,享受成就感。
這些都是孩子的內部環境,我們無法控制,更無法強迫改變,只能合理引導。
如果我們的孩子畏難,他們就需要我們提供更多的鼓勵和支持。別去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內部環境和成長曆程。
(五)影響孩子發展的外部環境
在《孩子:挑戰》一書中,德雷克斯將影響孩子性格特質的發展的外部因素歸結於三點:
家庭氛圍;
家庭星座(排行);
訓練孩子。
在這三個外部因素中,父母能夠控制和調整的是第1項和第3項。
(1)家庭氛圍
孩子是通過與父母親的關係去體驗整個社會關係的。
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會不斷的觀察家裏的各種關係,體驗家庭氛圍,從而努力讓自己適應這個家庭。這便是“原生家庭”的由來。
比如:
當父母很
虛榮
,喜歡通過名牌物品證明自己的身份地位,看其他人也通過他們的衣着層次而有所不同時,他們的孩子多半也會形成虛榮攀比的心態。
學校裏每一個虛榮的孩子背後,都至少有一個虛榮的家長,或者虛榮的家庭。
如果夫妻間和諧甜蜜,孩子間也會友好相處,孩子與父母也會有一個良好的親子關係。
反過來亦然。
如果夫妻間互相對立,看不順眼,家裏的孩子們多半也不會太和睦。因為孩子都想和父母站在一條戰線上,可是若父母分成了兩條對立的戰線,孩子若各自站隊的話,便容易發生對立。
即使孩子都與其中一方站在一起,內心中也依然對一半的自己(代表另一方家長)產生了否定。
所以,為了孩子有個健康的身心,請我們經營好我們的婚姻。
(2)家庭星座(家庭排行)
之所以稱之為“家庭星座”,是因為我們每個成員在家庭中的位置,就如同在某一個星座中的星星,每個成員都有它固定的位置,成員之間又各有聯繫。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在與其他人互動及相互影響下,發展出不同的特質。而每個人的特質,又會作用於其他成員身上,影響其他成員的發展。
比如,夫妻剛結婚的時候,妻子是丈夫眼中的“小可愛”。可是,當女兒出生後,丈夫眼中的“小可愛”就變成了女兒,妻子如果不及時調整心態,就會有失落感。
同理,丈夫也是如此。很多女人當了媽媽以後,會格外投入到媽媽的角色中,有的人甚至忘掉了妻子的角色。而男人進入爸爸角色又很慢,這個階段如果男人不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就容易和妻子產生矛盾。
上面也説過,當一個小弟弟或者妹妹來到一個家庭中的時候,家裏的老大就會重新調整自己的位置,修正認知。
每一個變化,都會帶來新的互動方式和新的行為模式,從而讓家庭產生新的氛圍和麪貌。
這也是同一個家庭中的孩子個性不盡相同的原因。
家有兩個孩子的父母,經常會有對比的方式試圖刺激兩個孩子更加努力,但是孩子們經常會與我們預期的方向背道而馳。有的孩子乾脆會放棄那個領域,轉而通過其他領域證明自己的存在感。
比如:
姐姐畫畫特別好,媽媽總是對弟弟誇讚姐姐的畫,她希望以此能激勵弟弟向姐姐學習。
如果這個弟弟心中有個“內在老大”,他會要強到努力趕超姐姐,媽媽的刺激就有效果了;
可是若這個弟弟沒有這份要強心,他反而會在媽媽的刺激下乾脆放棄畫畫,轉向姐姐不擅長的其他領域去證明自己的價值。
在我家的飯桌上,哥哥妹妹就自然形成了不同的自我定位。
哥哥在飯桌上總是侃侃而談,有的時候還會得到爸爸的誇讚(淏仔這小口才,説的真溜兒),因此哥哥越發喜歡在飯桌上説出自己的觀點,有時還會特意在飯前準備好一些問題和我們探討。
同時,妹妹在飯桌上很少説話,有的時候她也會得到爸爸的誇讚(玥玥吃飯真好,特別專心),於是,妹妹越發認真吃飯,不到興奮之處都不插一句話。
兩個人都在這件事中找到了不同的體現方式。這些簡單的解讀方式和行為方式,會延續到他們的一生當中。所以,這些事看似小,實則不小。
還有的孩子會“見人下菜碟”。
面對媽媽的時候,敢朝着媽媽大喊大叫、大哭大鬧;
但是面對爸爸,只敢小聲商量,或者無條件服從。
這些都是家庭成員的特質不同而帶來的不同的互動方式和相互影響。
關於“家庭排行”,是一個非常大而深入的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相關資料深入瞭解。
(3)訓練孩子(養育方式)
這部分就是很多育兒作者寫到的內容。
遇到社會問題,比如看到新聞報道有孩子叛逆、打架、撒謊、厭學,甚至放棄生命,看到這樣的實例,我們大多都會分析父母在這件事中的責任。
這絕不是甩鍋。而是父母真的在孩子的成長中佔有一定責任,雖然不是全部。而父母佔有的責任,才是父母可以努力調整的部分,做好了可以避免同樣的悲劇發生。
至於不是父母責任的部分,父母又能改變多少?即使分析出來,意義又有多大呢?
當孩子哭着不想自己穿衣服的時候
,父母心疼,看不得他哭,於是幫他穿了。然後,他就知道“哭”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再然後,就有了在商場、公園躺在地上大哭大鬧的孩子。他們不會第一次就這麼大哭,而是小哭了幾次都得逞了,這一次小哭沒得逞,想必是哭的力度不夠,才變成大哭的。
當孩子遇到困難不想前行,父母就抱着他們代替他們度過了困難,於是孩子知道遇到難事他可以逃避,可以退縮,因為有父母幫他善後。
這些,都是養育方式造成的孩子的錯誤認知,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發展。
(六)結束語
沒有某一個因素是影響孩子成長的“決定性因素”。父母會影響孩子,孩子也會反過來影響父母。如果與老人一起生活,父母與老人的互動方式,也會影響孩子的認知。老人與孩子的相處,也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是互相影響的。所以,如果真心為了孩子好,請用心經營我們的家庭關係,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當然,這世上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完美的家庭關係。
我們不要對自己要求過高,不要追求完美,因為這會給我們帶來焦慮和挫敗感。
我們需要的是“有所進步”。
——END——
作者:皓月長歌正面管教,家庭教育講師。家有兩隻神獸,挑戰不斷,成長不息。所寫文字皆出自個人學習與實踐,或有侷限性,請大家建設性參考。如果你喜歡,歡迎關注我,讓我們一起擁有更好的親子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不妥,請及時聯繫,侵立刪,感謝。